对越反击战前夕,一种淘汰武器从仓库取出,重新装备部队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0-26 02:44:47

对越反击战前夕,一种淘汰武器从仓库取出,重新装备部队

1979年初,中越边境气氛紧张。在云南、广西边境,我军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前准备。一个特殊的命令在各个步兵连传达:从军械库取出一批尘封已久的武器,重新编入连队编制。这批武器,曾在十年前被淘汰,让位给了更先进的装备。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军队决定重启这个"老古董"?这个决定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这个武器,最终在战场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60迫击炮的退出

1963年夏天,辽宁某军械库内一批批崭新的60迫击炮正被陆续封存。库房主任老张在登记表上又添了一笔:"第374批,60迫击炮,共计50门。"这已经是当月第三批入库的60迫击炮了。

就在两个月前,军区下发了最新指示:全面清查60迫击炮装备数量,未损坏的统一封存。这个陪伴解放军走过抗美援朝,又在边境冲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伙计,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现役序列。

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1963年7月5日,苏共在莫斯科发表公开信,将中苏关系的裂痕彻底暴露在世界面前。短短数年间,昔日的"老大哥"迅速转变为最大的潜在威胁。

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部队,我军的训练重点开始转向反坦克作战。1964年初,军委会议上,一份关于部队装备调整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重视。报告中提到:"目前苏军在中蒙边境地区已部署大量装甲部队,我军现有装备难以应对可能的装甲突击。"

1965年3月,总参装备部向各大军区下发了新式40火箭筒的试装通知。这种专门用于近距离反坦克的武器,具有威力大、携带方便的特点。在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下,它被认为是应对装甲部队的最佳选择。

各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40火箭筒换装工作。原本装备60迫击炮的排级单位,改编为火箭筒班。一个火箭筒班配备3具火箭筒,9名战士,机动能力和反装甲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1966年底,军委再次召开装备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反坦克武器的研发和列装,同时推进'三打三防'训练体系的建设。"这标志着我军在装备发展方向上完成了一次重要转型。

然而,60迫击炮虽然退出现役,却并未被彻底报废。各军区的军械部门接到严格要求:妥善保管库存60迫击炮,定期进行技术状态检查,确保必要时能够快速启用。这个细节,在十多年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到1969年,几乎所有步兵连的60迫击炮都已更换为40火箭筒。但在军械库的某个角落,这些老式武器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战备状态,仿佛在等待着重返战场的那一天。

二、特殊地形下的重要抉择

1978年12月,广西军区某侦察组从越南边境返回。侦察组长手中拿着一份详实的地形分析报告,立即送往军区指挥部。报告中写道:"越南北部山地,平均海拔800-120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重要的特点是,这里的植被覆盖率高达85%以上。"

在军区作战室内,这份报告引发了激烈讨论。一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老军官指出:"这里的地形地貌与我们过去的设想有很大差异。密林作战,视野受限,大型武器难以发挥威力。"

就在当天下午,军区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几位曾在越南战场服役的军官轮流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在这种特殊地形下,传统的作战方式需要调整。一位炮兵团长说道:"在如此茂密的丛林中,直瞄火力往往找不到目标,我们需要更多的曲射火力。"

1979年1月初,军区装备部向各参战部队下发了一份统计表,要求各单位报告库存的60迫击炮数量和技术状态。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几天后,在军区装备部的一间会议室里,几位专家正在研究着越南军队的作战特点。他们发现,在1975年攻打西贡的战役中,越军就大量使用了轻型迫击炮进行密林作战。一份美军的战后分析报告中提到:"在丛林地形中,小口径迫击炮的机动性和火力效果远超出预期。"

一周后,军区装备部向上级提交了一份建议报告。报告中详细分析了60迫击炮在山地丛林作战中的优势:首先,它重量仅有约20公斤,便于携带;其次,它的曲射弹道特性使其能够有效打击山体背后的目标;最后,它的机动性非常适合山地作战环境。

1月中旬,一支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开始对库存的60迫击炮进行技术检查。检查结果让人欣喜:大部分炮管完好,制退机构正常,炮座稳定性良好。一位年过六旬的军械师说:"这些炮虽然存放多年,但保养得当,完全可以重新使用。"

随后,军区后勤部立即组织力量,开始对存储的60迫击炮弹药进行全面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现,由于储存条件良好,大部分弹药仍保持着良好的性能。这为60迫击炮的重新启用扫清了最后的技术障碍。

1月下旬,第一批经过检修的60迫击炮被送往前线部队。在接装仪式上,一位连长说了一句话:"这个老伙计,终于又回到了战场。"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装备调整,更是对特殊战场环境的精准应对。

三、装备恢复与编制调整

1979年1月28日,广西军区某步兵连的军械员王明收到一份新的编制调整通知。通知要求在保留两个40火箭筒班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一个60迫击炮班。这意味着这个连队即将恢复"老式"火力配置。

第二天一早,王明来到军械库,接收了两门保养完好的60迫击炮。交接时,库房管理员递给他一份黄色的技术档案袋:"这是这两门炮的完整履历,从1962年列装到1969年封存,每次使用和保养记录都在这里。"

2月1日,连队开始了新的编制调整。原本的三个火箭筒班各装备3具火箭筒,现在改为两个火箭筒班,每班仍维持3具火箭筒编制。新组建的60迫击炮班编制8人:1名班长、2个炮组,每组3人,外加1名弹药手。

在装备交接会上,老兵张国华被任命为炮班班长。张国华1975年入伍,此前从未接触过60迫击炮。为此,军区专门从某炮兵团调来一位退休的老教员,用三天时间对新组建的炮班进行了专门培训。

培训中,老教员特别强调了装备携行方案。根据新规定,炮长要背负两根标杆、一个零件包;1号手负责背炮;2号和3号手各自携带10发炮弹。这样的携行方式经过反复测试,既保证了机动性,又能维持15分钟的持续火力。

2月5日,一场实弹演练在某训练场展开。两个炮组用了不到90秒就完成了炮位展开。老教员说:"在山地丛林中,快速机动、占领有利地形格外重要。这个展开速度,比过去至少快了30秒。"

为了适应新的作战环境,连队还对装具进行了改进。原本的弹药袋容易与灌木纠缠,经过改装后增加了防勾面料。炮座也加装了特制减震垫,既能降低炮击时的噪音,又提高了稳定性。

2月10日,军区下发了最新的战术训练指南。指南特别强调了60迫击炮与40火箭筒的协同配合:"火箭筒主要负责打击正面装甲目标,迫击炮则重点打击侧后方工事和隐蔽火力点。两种武器必须密切配合,形成远近结合、直曲互补的火力体系。"

2月15日,在一次综合演练中,60迫击炮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8名战士背着全套装备,在崎岖山地急行军5公里后,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火力展开。随后的10分钟内,两个炮组共发射20发炮弹,其中18发命中了400米外的目标区域。

演练结束后,连队对装备携行方案作了最后的微调。每名战士除了专业装备外,还要携带两天的干粮和一个急救包。这个细节的确定,标志着60迫击炮班已经完全具备了山地丛林作战能力。

四、意想不到的战场发现

1979年2月19日,云南前线某高地,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40师120团6连的战士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弹药库。李德才班长打开一个弹药箱,立即喊来了连队军械员:"同志,你快来看,这好像是60迫击炮的炮弹!"

军械员仔细检查后确认,这批缴获的炮弹确实是60迫击炮弹,而且包装完好,型号竟与我军所用的完全一致。经过清点,这处弹药库共存放着312发60迫击炮弹。这个发现立即上报团部。

原来,越军也装备有同型号的60迫击炮。这批炮弹正是他们从前苏联进口的库存。团部很快向各连下发通知:缴获的60迫击炮弹经过技术鉴定后可以直接使用,这为前线部队解决了燃眉之急。

2月21日,在广西某战区,148师444团遭遇了类似的情况。3连在一次突击战中占领敌方阵地后,意外发现了一个越军的前进弹药补给点。Among缴获的物资中,赫然有80发崭新的60迫击炮弹。

连队军械员当即组织人员进行检验。通过对炮弹的尺寸、引信和装药进行详细测量,确认这批炮弹完全符合我军60迫击炮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炮弹的保管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这一发现很快在前线部队中传开。各参战单位纷纷将缴获越军60迫击炮弹的情况向上级报告。统计显示,仅在2月份的战斗中,我军就缴获了超过1000发可用的60迫击炮弹。

2月25日,军区后勤部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这一情况。会议决定:将缴获的60迫击炮弹纳入正式战斗物资补给序列。同时,要求各部队在战场上优先搜索和保护可用的敌方弹药库。

这个决定很快在实战中显示出重要价值。3月1日,163师488团在某次阻击战中,炮弹即将耗尽的危急时刻,7连60迫击炮班利用缴获的越军炮弹,成功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

一份前线总结报告指出:"敌我双方使用同型号武器装备,在战场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优势。我军不仅可以直接使用缴获的弹药,还可以利用缴获的备件维修自己的装备。"

这种特殊情况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战争期间,我军共缴获并使用了超过3000发越军的60迫击炮弹,这些"战利品"为前线部队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援。

3月15日,在一次战后总结会上,一位参谋提出:"我们意外发现敌军使用同型装备,这种情况确实带来了补给上的便利。但更重要的是,这证明60迫击炮在山地丛林作战中具有其他武器无法替代的作用。"

五、战例验证

1979年2月17日清晨,163师488团7连在探垄东北方向的无名高地上布防。这是一个关键位置,直接控制着通往同登的要道。天还没亮,7连就完成了阵地构筑,60迫击炮班选择了一处凹地作为发射阵地。

上午11时20分,越军3师2团的先头部队出现在阵地前沿。6门60迫击炮(含8、9连支援的4门)立即展开射击。第一轮齐射,炮弹准确落在越军集结区域,当场击毙十余人。越军随即分散,企图从两翼包抄。

炮班长立即调整射击诸元,采用跳跃射击方式封锁敌人可能的迂回路线。一个小时内,炮班共发射炮弹86发,成功阻止了越军三次突击。战斗中,60迫击炮不仅打击了敌步兵,还成功摧毁了一挺高射机枪和两门无坐力炮。

2月24日,地点转移到了朗忠东南的劳改农场。这里,40师120团6连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在地形复杂的农场区域内歼灭越军残部。战斗从上午10时10分打响,60迫击炮班立即在木薯山西侧就位。

农场里的建筑密集,视野受限,常规武器难以发挥威力。这时,60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展现出独特优势。炮班排长王真学爬上木薯山,利用高处优势精确指挥射击。短短20分钟内,炮火就压制了多处越军火力点。

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炮班的弹药即将耗尽。此时,一名弹药手在战场上发现了越军遗弃的一批60迫击炮弹。经过试射确认可用后,炮班立即组织人员搬运,获得了212发弹药补充,保证了后续战斗。

正午时分,6连和4连形成了对越军的包围之势。面对顽抗的敌人,60迫击炮班采用了高密度火力突击。炮班指挥员根据战场态势,集中100发炮弹对东侧无名高地实施了精确打击,彻底摧毁了敌人的抵抗中心。这次战斗中,该炮班共摧毁3个火力点,歼敌60余人。

3月4日的一场伏击战,更加凸显了60迫击炮在复杂地形中的战术价值。148师444团5连2排在332高地北侧设伏,目标是拦截从班笨村撤退的越军。当天下午5时30分,敌人果然出现在预定区域。

战斗中,60迫击炮采用了三种战术射击方式:对疏散的敌人实施面状覆盖射击;对企图突围的敌群进行拦阻射击;对隐蔽工事进行点射。这种灵活的火力运用,不仅造成了敌人的重大伤亡,还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最后阶段,几名越军躲进一座独立小屋负隅顽抗。60迫击炮立即对小屋实施精确打击。在连续三发炮弹的轰击下,残敌被迫放弃掩体,暴露在我军机枪火力之下。整个战斗持续不到30分钟,就以全歼敌32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而胜利结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