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探亲回京,带回一个窝窝头,毛主席吃下时,眼泪不住往下流

云史长安 2024-03-26 21:05:4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哪怕是一国领袖也不例外。

毛主席曾这样感慨,自己并不是一位爱哭的人,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每每见此便会伤心落泪,二是每当看到身边的战士牺牲了,就会难过得落泪,三是为了自己的爱人和家人而落泪。

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毛主席一生中几次动情落泪的故事。

(一)为人民落泪

或许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缘故,毛主席对于农民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感。

1959年—1961年三年间,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旱灾、霜冻、洪涝等等灾难造成举国上下粮食短缺,毛主席为此心焦不已,在得知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等人要休假回家探亲,特意嘱托几人要调查好乡下老家的受灾情况,回来汇报给他。

不久后,警卫员带回了一袋农民吃的糠菜窝头,因为路途遥远,这些窝窝头到毛主席手上时已经馊掉了。

毛主席捧着手里又黑又硬的窝窝头,端详了一番,他想到各地发来的报告,数十万的民众因为食不果腹患上了浮肿病、消瘦病,毛主席深深叹了一口气,群众平时就吃这种东西,那能不生病吗?又想到有些受灾严重的地区,大家连这糠菜窝头都吃不上,心情愈发沉重了。

毛主席将一个个窝窝头掰开,仔细分给了李银桥等人,被毛主席低落的情绪感染,大家的心情也很不好受,见大家还不开动,毛主席语调颤抖,说道:“这是农民的口粮,也是我们的口粮,大家都要吃。”

毛主席说完率先咬下了第一口,李银桥也将窝窝头送进嘴里,入口的一瞬间,李银桥只感觉味道苦涩,口感粗糙。

咀嚼间抬眼一看,竟看到毛主席的眼睛红了,停顿了几秒后,毛主席的面部肌肉微微抽动。

将窝窝头咽进肚子里后,毛主席眼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了,豆大的泪珠一颗颗从眼眶里掉出来,水线一样挂了满脸。

那一刻,他也许想到了很多。

新中国还没成立前,红军转战全国各地,很多地区举目四望到处是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清苦百姓,每当这时,毛主席就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几分,眼看百姓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战争,却又要面临如此严重的天灾,想到这里,毛主席不由得泪湿青衫。

从那之后,一向简朴的毛主席对自己更加“苛刻”了,整整7个月没吃过一口肉,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住,警卫员、秘书、大夫、护士轮番劝他,就连周总理都亲自上门劝说,毛主席回答他:“人民群众还饿着肚子,我吃不下,你不要说我了,你不是也不吃吗?”

那段时间毛主席常常一盘马齿苋就是一顿饭,一盘炒菠菜能吃上一整天,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毛主席得了浮肿病,脚上一按就是一个坑。

还有一次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毛主席年事已高,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已经到了多半时间处于昏迷,要靠鼻饲生活的地步,少有的清醒时刻,毛主席也一心挂念震区情况,不顾病重坚持要亲自过目送过来的情况汇报。

在听完秘书报告说唐山地震伤亡二十四万多人,其他损失无法估量时,这位83岁的老人,竟然一下子嚎啕大哭。

照顾毛主席的医疗专家王新学后来回忆,那是自己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如此失态的样子。

(二)为战士落泪

除了为了受苦的人民群众,第二种能让毛主席落泪的情形是因为身边战士的牺牲。

1935年6月上旬,毛主席亲自率领军委纵队翻越甘竹山,部队爬到半山腰开阔地带时,毛主席提出停下来歇歇脚。

毛主席向来没什么架子,战士们围着他坐成一圈说说笑笑,谈笑风生之际,毛主席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敏锐地听到了马达声,立刻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大家抬头一看,果然看见东南方向飞来了几架敌机,众人赶紧四散逃开,可是敌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逼近,利落地投掷了几颗炸弹,其中一颗就落在离毛主席不远的地方。

时刻关注着毛主席的胡昌保见状,只来得及大喊一声“主席”,紧接着纵身猛地向毛主席扑去,炸弹落地的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随即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浑身尘土的毛主席蹲在胡昌保身边,看到他一身的血,焦急地呼唤:“小胡,小胡,你快醒醒呀!”

在众人的呼唤声中,胡昌保终于有了一丝清明,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毛主席有没有受伤,在得知毛主席毫发无损后才放下心来。

毛主席制止了胡昌保还想继续说话的动作,找来卫生员为他医治,但是由于伤情过重,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胡昌保咽下最后一口气。

作为毛主席的警卫员,胡昌保牺牲前最后一句话还在交代其他战友要保护好主席。

看到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的胡昌保,毛主席的心情万分悲痛,他取过毛毯,颤抖着手将其盖在这位年轻的战士身上,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是泪水涟涟。

四个月后,中央红军率先抵达陕北重镇——吴起镇,这一步意味着中央红军正式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全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为了鼓舞士气,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由毛主席亲自发表讲话。

走上讲台后,毛主席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先认真地看了看在座的将士们,扫视一圈后,发现一些熟悉的面孔并不在场,一路枪林炮火走过来的毛主席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再看看在座的战士们,个个面黄肌瘦、憔悴不堪,无不显示着一路走来的艰辛苦楚,这让毛主席十分心疼,多么好的子弟兵呀,不喊苦,不喊累,为了国家和人民流血流泪,自己将他们带出来,却没能一起带他们回去,想到这里,毛主席的泪水再一次涌了上来,他含泪说道:

“走到今天,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失去了许多同志,但是留下来的同志都是革命的火种,我们丢掉了中央根据地,但最终还是走到了陕北,接下来我们要重新出发、从头做起!”

毛主席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大家和毛主席一样红了眼眶,也重新燃起了信心。

回顾毛主席的一生,他曾多次为人民子弟兵落下眼泪,这仅仅是其中一二。

(三)为妻子落泪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婚姻可以说是中国最受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

二人相恋于1928年,婚姻生活历经十年,这十年也正是毛主席政治上最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二人风雨相依,感情甚笃。

遵义会议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成功四渡赤水,又成功开进云南贵州交界的盘县,接下来只要成功北渡金沙江,红军就能扭转被动局面了,就在毛主席挥斥方遒的时候,一场灾祸却悄悄降临到他的妻子身上。

1935年4月,贺子珍跟随红军总卫生部来到盘县境内一个小山村,当天中午,敌人突然派出战机突袭,警卫员第一时间让贺子珍躲到安全的地方,但贺子珍坚持要留下来疏散伤员,最终,贺子珍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身受重伤,经医生检查发现她身上竟然有17处负伤。

苏醒后,贺子珍交代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受伤的事告诉毛主席,以免影响他在前线指挥作战。

由于贺子珍的伤势过于严重,警卫员不敢按照她的嘱托行事,还是派出骑兵飞奔到贵州红军总部通知毛主席。

收到消息的毛主席立刻翻身上马,很快便来到了贺子珍的病床前,看到昏迷不醒的妻子,这位铁骨铮铮的军事统帅竟然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当众抽泣起来。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结合,可以说是一对风雨同舟的患难夫妻,可惜的是,他们并没能走到最后,1937年贺子珍远赴莫斯科治病外加进修学习,两年后两人彻底分手。

虽然天各一方,情缘已断,但毛主席依旧像家人一般关心着贺子珍的生活,1954年的一天,在上海休养的贺子珍无聊之际偶然打开了收音机,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熟悉的声音,贺子珍呆住了。

她执拗地一遍又一遍听着广播,收音机放了一夜,贺子珍就枯坐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嫂子李立英才发现精神恍惚的贺子珍。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立刻向父亲告知了母亲病倒的消息,一夜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二人曾一起走过了十年时光,因此当毛主席获悉贺子珍病倒的消息后,焦急又感怀的他第一次在女儿面前流下了泪水。

擦干眼泪,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托李敏转交给贺子珍,信中嘱咐她要谨遵医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贺子珍收到这封信后,心情终于得以开怀,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此后李敏的每一次探亲之行,毛主席都会亲自为她打点好行装,向贺子珍捎去北京的土特产,即使对方早已不是他的妻子,但在重情的毛主席眼里,依旧视她为家人一样的存在。

以上几个小故事,对于毛主席丰功伟绩的一生或许是不足为道的,但向后人展现了一代领袖有血有肉、儿女情长的一面,不论是对人民,对战士,还是对家人,毛主席同样有着如同常人一样丰富的感情世界。

本文由“云史长安战未央”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0

云史长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