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沙会战证明,“以正合,以奇胜”你可能理解错了

祥孝看历史 2023-06-10 07:52:06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兵法名言虽出自《孙子兵法.兵势篇》,实际上思想雏形可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兵法》之《握奇文》,相传为黄帝麾下名将风后所著。

在通常认知中,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讲的是以正兵与敌合战,制胜敌人还要靠出奇兵奇谋,“奇”作出其不意、出敌预料之意。

实际上呢,这种理解有相当偏颇,与孙武的兵法思想出入非常之大。孙武所说的正奇,实际上并非奇谋奇计,而是正兵奇兵变化之道:先出者为正兵,后出者为奇兵,正兵可转为奇兵,奇兵亦可转为正兵,二者相互循环转化。

为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权且拿抗战时期第二次长沙会战和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两个著名例来做个实证分析。

薛岳

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第九战区部队实际上是败了,计有五个军先后被日军击溃、击残,连长沙也短暂陷落了。

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部队采用“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天炉战法”予敌以重创,一路屡遭打击处于强弩之末态势的日军久攻长沙不下,在撤退过程中又被第九战区部队追击围打,狼狈退回新墙河北岸。

从第九战区参战部队分析,第三次长沙会战甚至还比不上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的兵强马壮,其他不说,至少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绝对主力74军就没来得及赶上第三次会战。

部队还是那些部队,甚至还要更弱一些,将领基本还是那些将领,且时间也仅仅差了几个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之所以结局大相径庭,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真正做到了“以正合,以奇胜”,后者却“正兵不正,奇兵不奇”。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将防御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幕阜山、大云山等防线的部队依次当作正兵,通过多轮战斗迟滞日军后,迅速撤向外线,变成两翼,这样就由正兵变成了奇兵。

第九战区重炮

待日军通过一道防线后,下一道防线的防御部队本为奇兵(先打为正兵,后打为奇兵),又马上变成了正兵与敌接战,而从上一道防线向两翼撤退的部队则变成奇兵,从两翼尾击日军辎重部队或后卫部队。

就这样,第九战区部队不停由正兵变奇兵,又从奇兵变成正兵,不停地在正面、两翼、侧背等方向给日军以打击,让日军每进一步都付出相当代价。

日军费劲气力终于逼到了长沙城下,早成了强弩之末,因此其战力甚强的第三、第六两个师团联手都无法攻破“泰山军”第十军镇守的城池。

待日军感觉破城无望,狼狈向北撤退之时,埋伏在两翼的、已经经过无数次正奇转换的第九战区部队,又都先后变成了正兵,逐次围截、追击向北逃窜的日军。

甚至有数据显示,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追击北逃日军的战果,要比此前节节防御时还要更大一些。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

到这里我们再稍稍总结一下,所谓“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战法精髓,无非就是正兵、奇兵的多次相互转化而已,而不是单纯呆板的正兵就是正兵、奇兵就是奇兵。

用这个原理套一下,就能很容易明白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为何吃大亏了。

这次会战期间,先后作为正兵的第20军、26军、37军、第10军、第74军等第九战区强力部队接连被日军打垮,特别是后四个军基本都丧失了战斗力。

我们再拿第74军详细说明一下这个正奇原理:会战初期,74军从江西战场紧急赶往湖南战场,这时候它的身份是奇兵,在春华山一带与日军接战后随即变成了正兵,由于全军损失过半,完全丧失战斗力,因此没有能力再变成奇兵,更没可能再次转为正兵。

也就说,以74军为代表的第九战区强力部队一战就被打残了,从而让薛岳丧失了正奇兵循环转化的可能,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正兵不正,奇兵不奇”,第二次长沙会战不打败仗那才是咄咄怪事。

王耀武74军

事实上也正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吃亏,才让薛岳汲取教训,在几个月后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铸造了“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天炉,从而真正做到了“以正合,以奇胜”。

再次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孙子兵法.兵势篇》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出奇兵制胜,以奇谋奇计取胜,而是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态而进行的正兵、奇兵的循环互换调整。

也就是说,没有永远的正兵,也没有永远的奇兵,将二者固定,绝非取胜之道,只能是取败之法。

0 阅读:22

祥孝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