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齐国有位大将名叫孙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
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军事上,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以取得胜利,是很高明的计谋。而中医也很强调因势利导,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体质、病位等因素而施治。清代医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提出了“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的论断。此为临证心得之语,可谓要言不繁,洞中肯綮,因而广为称道。兹对“使邪有出路”加以梳理分析。
20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就有“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的“轻”“重”“衰”“高”“下”等都是指疾病的“势”,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的体现。
病在上部较轻浅的,宜轻扬宣散,因此清代医家吴鞠通,经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法。古人还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则,创立吐法,主张服盐汤或用鹅毛刺激喉管引起呕吐,使病邪从上而出。再如,夏秋时令,误食腐败不洁之物,腹泻腹痛,医生也得因势利导,让病人继续泻下秽臭之物,腹痛、腹泻亦渐好转,若此时止泻,逆其病势,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兵法与医法相通。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他甚至还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在他看来,中医的治疗思想贯穿在《孙子兵法》中。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中医治病一定要给病邪以出路,即因势利导、就近而出。这些论述反映出给邪找出路时的一个重要思路,因势利导本是一种用兵之道,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言:“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用于治疗中,则要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进退的趋势顺而为之,通过引导和推动以祛除邪气。就近而出则是要根据邪气的性质与所在部位,采取适当措施,选择便捷途径,使邪气易于外出。对此,《温病条辨》说得明白:“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概而言之,祛邪应当据邪之性、势、位而定法。
具体而言,邪居上焦,应顺其向上之势,使之上越而出;邪居下焦,顺其下趋之势,使之下泻而出;邪居中焦,心下痞闷或胀满,无明显上越下趋之势,则宜用消磨之法使邪内消;邪在肌表,应顺其向外之势使之自表而出。此如《类经》言:“能审其道,则自外而入者,自表而逐之;自内而生者,自里而除之。自上来者可越之,自下来者可竭之。自热来者不远寒,自寒来者不远热。自虚而实者,先顾其虚,无实则已;自实而虚者,先去其实,无虚则已。皆来去之道也。俗云来处来,去处去。此言虽浅,殊有深味,诚足为斯道之法。”
因势利导原本为中国古代兵法策略用语。现实中疾病就如偶尔来犯的敌人,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战争?故一样可以采用因势利导的兵法策略,即根据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策略,而把病邪驱逐出去。
比如说我感冒了,感冒以后,邪气在皮表,在汗孔,比较表浅。中医治疗把你推出去就完了。不需要用泄啊,只要推出去就完了。怎么推呢,就是发汗,你一发汗它就出去了。因为它刚进来立势未稳,病情比较表浅。
中医很朴素,也很诚实,完全就是一种生活态。“其高者,因而越之”这是《素问》中的话,即对于痰食、毒邪等阻遏于胸脘之上的病证,因病位在横膈以上,离嘴比较近,吐出来不就行了吗?
“其下者,引而竭之”,意思是病邪在下焦的,肚脐以下的,需用通大便,利小便的方法,把邪气排出去。
那不上不下的怎么办呢?即在中焦病位的,也叫中满,用的方法是就地消散,也就是消导的方法。
在外的就汗,在上的就吐,在下的就泻,在中间的就消。我不按这个规律,比如大便秘结,我不泻我就吐,行吗?所以,这中医就是个生活常识。
“势”是什么?病势也。因势利导即要根据病邪的性质和部位所造成的“势”,随其性而宣导,就其近而驱逐,“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总之,因势利导是以最经济的原则(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用于调理身体,给邪以出路,不硬搏之。
太阳腑证的第二个证候是血分证。血分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所造成的。
我们现在打开讲义的第68 页,看文的第106 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这就是太阳蓄血证的成因。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化热,热和血结于膀胱。大家可能会问,膀胱是水腑,膀胱哪有血啊。实际上任何一个器官,既有气分,也有血分。膀胱这个泌尿系统,它的生理活动既靠气来提供能量,它也靠阴血来滋养。整个泌尿系统它有血液循环吧,所以血分,就是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系统。膀胱是个水腑,它也有血液循环。热结膀胱就是邪气入里化热以后和血结于膀胱。“其人如狂”,一个膀胱血热互结的证候,为什么可以出现如狂这样的精神症状?如狂和发狂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
“血自下,下者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个病人,当时正处于来月经的时候,或者他原来有痔疮,正是痔疮出血的时候,或者他的膀胱可能在个小结石,如果出现了尿血的时候。月经是一种生理的,痔疮是一种病理的,膀胱有小结石,然后结石剌破了膀胱壁,出现尿血是病理的,这本可能是一种生理的,或者病理的情况。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热和血相结,那么随着这种出血,或者月经的出血,或者便血,或者尿血,这就象我们放血一样,血自下,下者愈,热随血减,热随血泄,没准儿这个膀胱蓄血证就形不成。由于一出血,这个郁热随着出血排出体外了,这就是血自下,下者愈的道理。这只有在血热初结,热盛,热迫血妄行,使出血增多,这个出血倒把热邪给排泄出去了,这个病就不再继续发展下去了。可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一般的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不能够出现血自下,下者愈,怎么办?那你只能用泻热逐瘀的方法了。
接着往下看,要用泻热逐瘀的方法的话。由于这个病是由表证发展而来的,这叫表证兼里实。我们前面讲治则的时候,表证兼里实要先解表后攻里,这个治疗原则,在《伤寒论》中是特别强调的。“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外”。你要攻里话,你要泻热逐瘀的话,你要看看表邪解除了没有,如果表邪没有解除,应当先解表,“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这里又补充了太阳蓄血证的另外一个主证,就是少腹急结,少腹急迫不适,少腹疼痛,急迫不适。用这个急字,少腹拘急疼痛,急迫不适,提示了热势重。
凡是热重的证候都有急的表现,而没有说少腹硬,没有说少腹满。硬是医生摸着硬,满是病人自觉胀满。那说明有形的瘀血刚刚开始凝结,而说少腹急结,提示了热邪重而且热势比较急。“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大家想一想,这个证候是太阳蓄血证的初起阶段。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在表邪解除以后,那么要专门治疗瘀热互结的话,是泻热为主呢,还是化瘀为主?泻热为主。因此在治法上应当是泻热化瘀。如果把活血化瘀放在前面,那就不大合适了,应当是泻热化瘀,以泻热为主,兼以化瘀,方子用桃核承气汤。
“血自下,下者愈”。后面又讲“血自下,下者愈”,这什么意思,这个血为什么会自下?这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自愈,一种是指治疗。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血不是新鲜的,好像高热出血,不是这样的意思。而是一种脓血、血块、陈旧性的瘀血、凝血,暗红色的血便或者血水,感染性的一种渗出物等等,是这样一种东西。
“血自下”就是指从阴道、从肛门、从尿道排出脓血,所以讲就是“下者愈”,这些排掉了反而会好。
这种形式是人体自我引流从而达到自愈。生病了人体能自发抗病,总是要找到一个方向,感到比较薄弱的地方,它就把这种东西通过这个地方突破了,就出现出血,这个出血等于说是好事,等于把这种脏的东西排掉。
另一种形式是什么?就是需要医生用一种逐血的药把它排出去。从什么地方排,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不知道,吃了药以后,有的通过肛门,有的通过尿道,有的通过阴道,用药物达到瘀血外排的目标。整个条文就这样的意思,排掉了人体就会好,所以它下面对于排掉以后所得到的效果,是比较自信的。
“血自下,下者愈”这种,对于西医来讲,是感到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中医来讲,这是非常常规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这个方子的五味药,就是在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三味药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桂枝。脑的病属于“上冲”,用桂枝能够让这种“上冲、发狂”下来,还有祛瘀血的桃仁。
瘀血在体内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这里简单说两点。首先是 影响血脉运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如果瘀血阻滞于心,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瘀血还会影响新血生成。瘀血是病理性的产物,已经失去了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还是比较关心这个方子到底怎么用才好。这里还是引用一下张仲景的原话吧: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这里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要点。先稍稍说一下“如狂”,如狂并不是说狂躁、打人毁物那种程度,刘渡舟老先生说可以是: “言语行为有时正确,有时就很离奇,有点儿狂妄不羁,但是还不是发狂,叫做如狂。”其实,如果有瘀热互结的情况,就算是只有一点点烦躁,也是可以算的,这个对于我们平时使用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
“血自下,下者愈”。之所以张仲景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个病症是热和血初结,势力还没成,所以有“血自下,下者愈”。血自己下来了,正气抗邪,热随血减,病就好了。那从哪儿下呢?因为病在下焦,所以一般是从大便下血,妇女可能有一些像来月经,男性一般是从大便泻下,下了就痊愈了。
但如果不下呢?热与血没有一个自我作解的机会,那就要用药来攻逐了。用药物攻逐的时候,张仲景提醒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这个病泻下的时候就要注意,表邪,诸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是不是完全都解除了,如果还有一些什么恶寒,还有一些什么表不解,那就“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应当先用药解外。
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也就知道了,应该用逐瘀泻热的药。 桃核承气汤这个方子是在调胃承气汤,即大黄、甘草、芒硝三味药基础上,再加上桃仁和桂枝两味药组成的。
先看调胃承气汤有大黄、有芒硝,苦寒、咸寒,能够泻热,能够破结,能够治狂。大黄本身虽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要加上桃仁,桃仁是一个滑利之药,能够行血,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力量不太大,但是和大黄两个合在一起了,桃仁配大黄,力量也是很可观的,所以桃仁是为行血逐瘀而设。
但这个方子为什么加桂枝?因为桂枝是辛温药,是一个通阳、理气、止疼的药。由于桃核承气汤药偏寒凉,也偏于血分,您看大黄、芒硝、桃仁都是血分药,都是寒凉之药,所以张仲景在这里很巧妙地用了一味桂枝,桂枝通阳理气,通阳的药都有理气的作用。通阳理气和活血化瘀相辅相成,要活血化瘀,就得理气,气得利,血就活,这是气血关系的问题。
这里有个问题大家需要注意,那就是中病即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大家发现药物对症了,病情大体也消失了,就可以停药了,服用个3~5天就行了,万不可长期服用。
另外,虚人也需慎用此药,比如大病过后或者说年老体衰之人。大家看,方子里的药物大多是寒性且泻下的,所以虚弱之人一定要慎而又慎!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吃这个药的时候,要空肚子,这个要记住,这是关键的问题 。“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疾病的病位在下焦,空腹喝的话,比较容易让药物快速到达下面,这样才能更快起效。
其实,这真是个挺好的方子,在经过长年累月的运用之后,医家总结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比如,如果是身体某处疼痛,像针刺一样。从肉眼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就是疼痛,痛得像针刺火烤一样;或者舌苔黃暗,舌质紫红。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把它辨为瘀热。所以,大家在日常使用的时候注意“瘀”和“热”就可以了。
现代大部分人体内有瘀血都是和肝有关,和肝经常得不到疏泄有关。肝本身是藏血的,如果肝气经常瘀滞的话,慢慢的就形成瘀血体质。我们应该应重点保护肝脏,注意疏肝理气。
哇.中医好历害的才能。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很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