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年初,在贺龙的介绍下,萧克和蹇先佛结成了革命夫妻。当年冬季,蒋介石调集了130多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六军团发动大举进攻。当时红二六军团的总兵力仅有2万余人,兵力和武器装备与敌人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后,没能打退敌人的进攻,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当时蹇先佛已经怀有身孕,虽然萧克是军团长,但却没有给妻子任何特殊照顾。
甘孜会师后,红二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萧克出任副总指挥。之后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向陕北进发。过草地的时候,蹇先佛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是在废弃的土围子里面出生的,因此萧克给孩子起名为萧堡生。当时草地的条件十分艰苦,能吃的野菜大部分都被前面的红军官兵吃光了。生完孩子的蹇先佛身体很虚弱,饿得头晕眼花,杨尚昆的妻子李伯钊见状很是心酸,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点大米硬塞给了骞先佛,骞先佛母子这才得以走出草地。
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萧克出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继续和贺龙搭档。1939年春季,他被派到平西独当一面,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统一领导平西、平北和冀东三地的抗日武装斗争。三个月后,萧克的第二个孩子萧星华出生。当时冀热察挺进军的条件很苦,由于日寇的持续进攻,主要产粮区斋堂沦陷,萧克被迫率部退到了百花山以南的山区里。
这一带地广人稀,物产有限,根本就供养不了一万多人的部队穿衣吃饭。为了支援萧克,晋察冀军区把第十军分区划给了冀热察挺进军,萧克艰难的处境这才得到了一些改善。由于要经常和日寇作战,孩子带在身边很不安全,萧克夫妇商议后就把长子萧堡生送到了湖南慈利的岳父家中。1941年,日军进攻慈利,5岁的萧堡生不幸在战火中遇难,这也成了萧克夫妇的一生之痛。
1942年春季,由于多种原因,冀热察挺进军的番号被撤销,萧克来到晋察冀给聂荣臻当副手。三个月后,日寇出动重兵对华北八路军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为了安全起见,萧克夫妇把萧星华寄养在了老乡王金生家中。日寇的残酷扫荡加上旱灾的影响,导致根据地的秋收大为减产。王金生家中本来就不丰富,现在日子更难过了。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朴实的一家人勒紧腰带省下小米煮成米糊糊喂给萧星华吃,他们自己则采些树叶子和着米糠煮了充饥。
萧星华后来回忆说:“那时候,家家都缺粮,树皮、树叶都被吃光了。那几年,全村共22个孩子,最后只活下来两个,我是其中一个。”萧星华在王金生家中生活了三年,抗战胜利后才被萧克接回到自己身边。对王金生一家,萧克夫妇很是感激,新中国成立后,萧克多次邀请王金生和他的家人进京。每次王金生来做客,萧克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亲自作陪,走的时候还为他们买好车票并送到车站。
尽管王金生一家对萧星华很好,但由于条件实在有限,因此萧星华被接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很瘦弱。萧克夫妇虽然心疼孩子,但从来不溺爱。1947年,萧星华已经8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当时萧克在晋察冀军区担任副司令,经常指挥野战军作战。蹇先佛带着萧星华也需要经常转移,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上不成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人碰到了一起,萧克抱起儿子亲了又亲。
之后他郑重地嘱咐儿子说:“孩子,你到了上学年龄了,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长大后要有本事才能接好革命的班,全要靠你自己努力啊!”萧克出生于书香之家,自身的文化水平很高,当天晚上,他熬了大半夜,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不少常用字。第二天分别前,萧克把这些字交给了萧星华,对他说:“孩子,你要把这些字全认下来,学会写,学会念,这样你就能看书了。”
萧星华牢牢记住了父亲的叮嘱,之后他每天勤学苦练,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及时问妈妈和部队里的叔叔、阿姨。因此萧星华虽然未能及时入学,但识字量却很大,这也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萧星华跟随父母进京,并进入正规学校学习。当时有一些不好的风气,不少干部子弟经常互相攀比,比谁的爸爸官更大。萧克对此很反感,萧星华上学时,萧克一再叮嘱他:“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你的父亲是萧克。”
萧星华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在学校里,没有人知道他是萧克的儿子。萧克一生节俭,对萧星华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从小学到初中,萧星华基本上没有穿过新衣服,而且不管刮风下雨,上学或放学时也没有坐过一次爸爸的专车。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萧星华考入了北大哲学系。毕业后不久,特殊时期开始,萧星华被派到了湖南一个农场劳动,参加围堤造田。
当时机器比较缺乏,因此许多劳动都要靠人力,强度很大,也很消耗体力。连续多日的艰苦劳动导致萧星华的肩膀红肿疼痛,十分难受。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没有向任何人诉苦。不久后有人悄悄告诉场长,说萧星华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萧克。场长听后急忙找到萧星华,准备给他安排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萧星华却拒绝了。萧克得知儿子的做法后很欣慰,给他写信说:“现在你已经成人了,要靠你自己努力了,要经受艰苦条件的考验,年轻人吃点苦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
在农场经历了一年多的艰苦劳动后,萧星华回到了城里。他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父亲又身居高位,只要打个招呼,找一个好工作是不难的。但萧克却没有这么做,他对儿子说:“你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大碗的饭,谁也别想靠着我的名头去走后门!”后来萧星华参加了工作,却没有沾父亲一点光,他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武警少将的位置。萧克将军的家风,实在令人敬佩。2008年,萧克将军不幸病逝,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