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外交自救!”——当美俄在利雅得举行“世纪大和解”会谈时,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突然现身中国驻朝大使馆,专程为“加深友谊”找上门来。
这波“外交闪电战”,让国际社会直呼看不懂:俄罗斯刚跟美国眉来眼去,朝鲜咋就火速倒向中国了?
2025年2月,美俄在沙特谈了4小时,双方罕见释放“友好信号”——普京要求代表团“对美国同行保持最大善意”,特朗普则暗示可能放松对俄制裁。
这可把朝鲜吓出一身冷汗:过去两年,朝鲜为支持俄罗斯“库尔斯克保卫战”,可是掏空家底——派出1.2万精锐士兵、支援谷山大炮等重武器,换来的却是西方“支持侵略”的指责。
更让朝鲜焦虑的是,一旦俄乌冲突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军事援助大概率缩水。
毕竟,双方的合作本质是“战时互助”,而朝鲜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分量,可能被归零。
第一板斧:外交转向。
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主动上门,不仅重申“中朝友谊是战略基石”,还透露一个重磅消息:疫情后首次批准中国旅游团入境。
要知道,中国占朝鲜对外贸易的90%以上,开放旅游既是经济破局的关键,更是民间外交的“破冰之举”。
第二板斧:经济示好。2024年中朝贸易额同比暴涨182%,丹东口岸原油输送量日均增加2100吨,朝鲜市场小米手机占有率突破41%。
朝鲜用数据证明:跟着中国混,钱包不会瘪!
第三板斧:安全绑定。面对美韩在半岛的“核威慑”军演(B-1B轰炸机、F-35A隐身机轮番上阵),朝鲜直接撂话:“若美国敢挑起战争,解放军必介入!”。
这波“绑票”操作,让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话语权直线上升。
特朗普政府把重心转向亚太,看似给朝鲜“松绑”,实则埋下更大隐患。美国试图用“交易外交”重启美朝谈判,但朝鲜早已不吃这一套——2019年谈判失败的经历,让朝方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更危险的是,美国将朝核问题与台海局势捆绑,2025年慕尼黑会议上,美日韩甚至发布联合声明施压。这种“议题嫁接”手法,反而加速了朝鲜倒向中国。
面对朝鲜的主动靠拢,中国大使王亚军明确回应:“发展中朝友好是坚定不移的方针”。
这番表态,既是给朝鲜吃下“定心丸”,也是对美韩的警告——半岛问题,容不得外部势力指手画脚。
从历史维度看,中朝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牢不可破;从现实角度看,朝鲜的转向让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支点更加稳固。
正如辽宁社科院的模型预测:若朝鲜完全倒向中国,年均经济收益可达127亿美元,远超与美韩和解的35亿美元。
朝鲜的这波“外交自救”,本质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而中国展现的务实态度,既维护了传统友谊,又避免了过度刺激美韩。
未来,当美俄在亚太继续“秀肌肉”时,中朝的紧密合作,或许将成为破解“印太战略”的关键钥匙。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