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精神病人当天皇,才能为上世纪初的日本带来民主?

历史微鉴时事 2023-09-22 19:29: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出殡。当天皇的灵柩自东京,缓慢地向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移动时,一对老夫妇,将手中的利刃插进了自己的胸膛。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已经宣称自己迈入了文明国家的行列。老夫妇的殉国行为,本不应作为文明时代的选择,被政府大肆宣扬

然而1912年的日本政府如果真的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这个国家便未必会在十几年后,头也不回地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这对老夫妇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三代天皇更替,所折射出的深刻事实,是日本将会在日后,必然走上那条命中注定的疯狂道路

明治天皇即位

因天皇之死而选择自杀殉国的老夫妇,正是带领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的乃木希典大将,和他的妻子静子

日本陆军大将乃木希典

乃木自杀的消息刹那间点燃了整个日本,甚至一度盖过了天皇出殡的风头,日本政府借着乃木自杀的风头,在各地兴建“乃木神社”,并大肆宣扬“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

借着日本政府的煽风点火,乃木迅速从一位将军,进化成了具有神格的“军神”,无数的日本年轻人在乃木的激励之下

选择从军报国,为所谓“八纮一宇”的侵略梦想浪费自己的生命

然而乃木仅仅是日本政府的一个棋子,从根源上来讲,日本人的种种疯狂行为,都与天皇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直觉相反,明治维新虽然被认为是日本踏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节点,然而这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仅没有否定天皇

反而将天皇从一个虚位的神棍,变成了一位掌握巨大实权的君主

1867年1月,孝明天皇驾崩,年仅十四岁的睦仁继位成为新的日本天皇,这个幸运的小男孩在继位同年

早年的明治天皇

就因大政奉还中幕府的主动退让,从统治日本近三百年的德川家族手中,接过了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权

次年一月,日本政府宣布以《易经》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一句改元,明治时代自此拉开序幕

维新后的天皇制度

14岁的小男孩,在此时并不能对主导明治维新的各路大佬造成影响,然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其所依靠的最大政治正确便是“尊王”

为了证明自己夺权的合理性,在维新成功后,各派势力围绕着加强天皇权威,做出了大量政策上的改变,将原本深藏于宫中的天皇,彻底塑造成了神格化的日本统治者

维新派进行了这一轮脱胎换骨般的重新阐述后,曾经只是一个神棍身份的日本天皇,突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了自己名义上的最高统治权

此时的天皇不仅在名义上是日本的统治者,实际上,也拥有对日本首相领导的日本政府的一票否决权,只要明治天皇真的想做什么,那么在程序上,没有人能拦得住他

一般而言,这种独裁者的身份,往往会因为君主对权力的滥用,而导致民间响起彻底改革君主制的呼声

可是明治天皇是一个极其精明的人,他清楚自己的权力基础并不牢靠,因此他在大多数时候放任日本政府为所欲为

却又在关键时刻给政府使绊子,提醒他们自己才是日本的真正统治者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对于天皇的小花招,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文官们虽然时常心怀怨恨,却也没有什么反击手段

1886年在同天皇协商后达成的“机务六条”中,伊藤博文要求天皇不得突然参加内阁会议,而国务大臣却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拜见天皇

这一条目,旨在避免天皇在自己感兴趣的时候对国家政策指手画脚,却又在不开心或者对政策不满时,通过装病拖政府的后腿

然而“机务六条”实际上只是对天皇的劝诫,并没有对天皇的权力做出真正约束

明治天皇偶尔的独断专行虽然令伊藤博文很是恼火,可是在维新派自己的规定下,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反对天皇的任何意见

天皇此时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最大的痼疾,建立在天皇制度上的新政府的命运,已经完全绑定在了天皇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喜好当中

1889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便赫然写着“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借着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明治天皇一方面放权给下属,让首相领导的日本政府在维护他的地位的同时,为他打理国家的各种琐碎事件

明治天皇家族画像

而另一方面,当有战争发生时,天皇又作为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通过营造“御驾亲征”的氛围,在激发日本民族士气的同时,收割一下民众对他本人的爱戴

明治天皇的行事方式,实际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作为封建君主,在现代社会中的声望

在他去世时,这一套披着君主立宪制的绝对君主制,不仅没有因君主的胡作非为而给其家族带来负面影响

反而借由他本人的精妙操作,在将天皇逐渐神格化的同时,也让真正在干苦活累活的日本政府无话可说

此时的日本,从严格意义上讲,虽然身为能代表“进步”一词的列强,但论君主的专制程度,比起对面的大清帝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正民主时代

然而在明治天皇驾崩之后,日本不仅没有加速走向极端集权、以及军国主义的道路,反而在之后的几年间,呈现出一种开明开放、百花齐放的社会状态

1912年以来,日本进入了一段被称之为“大正民主”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天皇就像隐形人一样,虽然手握最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丝毫不干涉日本政府的一切行为

在新生代民主人士的活跃下,日本成立了多个拥有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在这些政党的交替执政下,持有任何理念的人,都有可能入主内阁,塑造自己希望的社会形态

日本首位平民首相原敬

在大正民主时期,日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居然破天荒地遵从着所谓的民意,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喜好

并且在1918年,平民出身的原敬居然当上了日本首相,第一次结束了由被称为日本华族的贵族,控制日本政府高层的时代

在这批平民政治家的运动下,日本在1925年制定了《普通选举法》,覆盖全体国民的普选权,自此才在日本部分确定下来

除了内政上的改变,大正时代的日本人减缓了对外入侵的步伐,虽然依然通过二十一条妄图侵吞中国主权,但在英美联合干预之下,日本也没有选择铤而走险挑起战争

正是因为天皇的短暂缺位,日本才在这个短短的窗口期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为何在明治时代曾握有巨大权力的天皇,在此时就像消失了一样?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明治天皇的儿子大正天皇,是一个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身着正装的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自幼体弱多病,因童年时得过脑膜炎,后遗症令这位天皇的精神一直不是很正常

继位还没几年,大正的病情就愈发严重,40岁时,脑血栓彻底摧毁了天皇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他完全没有能力干涉发生在日本的任何事情

在大正时代,手握大权、声望巨大且已经拥有神格的天皇成了整个日本最好用的工具,民众可以肆意膜拜天皇,而不用遭受君主制的反噬

政府可以随意假借天皇的名义,而不需要考虑天皇个人的判断,日本上下都在利用着天皇这块金字招牌进行快速变革

明治维新后最讽刺的一幕,便是当精神病人成为日本天皇时,才能真正激发日本人的改革热情

可惜的是,罹患重病的人,其生命每时每刻都可能是倒计时。1926年12月,大正天皇的心脏再也支撑不起那颗错乱的大脑,年仅47岁的天皇驾崩于神奈川县

最终,已经被雪藏许久的天皇大权,落到了一个最不应该掌握这份权力的人的手中,这个人,便是在法西斯道路上狂奔的昭和天皇,裕仁

昭和天皇即位

裕仁、也就是昭和天皇,他不仅不是他爸那样的精神病人,也不是他爷爷那样的甩手掌柜,他自童年开始,就被有意培养为一个军国主义份子

大正天皇驾崩时的车队

裕仁在童年的老师,正是日后为明治天皇殉国的乃木希典,在乃木希典日复一日的灌输下,裕仁完全认可了“忠君爱国”的那套说辞

如果平民认可这个想法,那目的是为了向天皇效忠;但是天皇的继承人认可这个说法,那可就是准备以此为由,肆意号令自己的臣民了

1921年,裕仁以日本皇太子的身份出访欧洲,在这次出行中,他接见了相当多的日本驻外武官,并以“未来的天皇的身份”,获得了这批人的忠诚

此时全日本上下都知道他那个精神病爸爸活不了几年了,越早同这位皇太子打上交道,便能越早在新政府中预定好位置

靠着以未来的威望作担保,裕仁在还未继位时就已经能团结起自己的势力,并将曾牢牢掌控日本陆军的长州派驱逐出去

年轻时的岗村宁次就曾效忠天皇

此时大正民主时期的种种改革,在他眼里都是冲击“忠君爱国”的大逆不道之举,随着大正天皇的驾崩

这个疯狂的年轻人终于登上了日本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此时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想法:“是时候修正日本在过去十五年间犯下的错误了”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在此时重启,对中国的入侵

参考文献:

从历史上天皇经济地位变化看其权力演变 全泉

论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政党政治 万峰

大正天皇の失語症 杉下守弘

大正时期日本民主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陶信达; 本田洋

真相:裕仁天皇与现代日本的形成 [美]赫伯特·比克斯

0 阅读:1

历史微鉴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