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写回忆录,为何对张闻天颇有怨言:他早听毛主席的就好了

小英历史加油站 2023-12-11 19:35:04

“我们当时就应该听毛主席的话,跟着他北上!”

84年,83岁的徐向开始整理自己的历史回顾,并于88年主动辞去副总理等多个职位。在其回忆录中曾多次提到了张闻天,并不断感慨道。

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什么了?这一切跟张闻天又有什么关系?

从贫苦书童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徐向前于1901年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并一直在母亲身边长大。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接受了有限的教育。他在幼年时期在私塾读书,他也非常喜欢学习,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但由于家境不济,他的读书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就被辍学务工。

务工期间,他在一家书店打杂,他也非常喜欢这个工作,因为他可以看到许多书籍。这段时间的工作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品格,并丰富了他的知识,他也开始不甘于一辈子打杂。于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大学,这也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发展平民教育,这次机遇使得他能够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同时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这也使得他的经历了多次转变。在毕业后,他接受了黄埔军校的训练,并参加了北伐运动,支持中国的进步和平等主义。在这期间,他也加入了我党,并积极参与党的活动。

他先后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并积极组织和指挥军队,成功地抵御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多次进攻。其领导才能和军事战略的卓越表现,对于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战争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游击战术原则,如“集中作战,分散游击”、“我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等。这些原则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后,他逐渐发展成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他组织指挥了多次战役,以劣势兵力击败敌人,扩大了鄂豫皖苏区的势力范围,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向年轻一代让位 整理回忆录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经历了长期的内战和革命,国家需要稳定和发展。可是内部的帮派斗争却非常激烈,导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徐向前作为我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在我国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可在一些斗争中,他却遭受打压,被边缘化。

他的命运在华老担任主席之后发生了转机,华老上台后,就第一时间解决了我党内部帮派斗争,稳定了局势。他也重新恢复了职务,并先后担任副总理、副主席等职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毛主席的去世和老战友们的相继离世,徐向前开始深感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他逐渐意识到,时代在发展,国家需要新的领导力量来应对新的挑战。他决定辞去自己的职位,为年轻一代让位。

在辞去职位后,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回忆录。他回顾了自己的革命历程,记录了我党的艰辛奋斗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回忆录中,他多次提到了张闻天,同时不断感慨自己当时的选择。他感慨当时没有听从毛主席的指示,没有跟随毛主席北上。

艰难选择与深深遗憾

徐向前在35年党内出现严重分歧和冲突的时刻,承受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这成为了他一生深深的遗憾。作为红军高级领导人,他面对着纷乱的局势和艰难的选择。他最终将自己的遗憾和内心深深的痛楚记录在了整理回忆录中。

那时,张国焘坚持南下川康边发展,企图通过人多枪多裹挟中央,危害中央权威。红军右路军收到密电后,叶剑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及时向毛主席汇报情况。毛主席随即决定立即北上,以避免红军内部可能爆发的冲突。毛主席紧急召开会议,决定率领红1军和红3军北上,在意识到红军内部可能分裂和争端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他试图稳定局势,确保红军内部的团结和战略方针的统一执行。

在这一关键时刻,毛主席需要争取前敌总指挥徐向前率领部队跟着中央北上,以保持红军的整体实力和团结。毛主席亲自来到徐向前的住处商讨,但徐向前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担心分裂四方面军可能带来不利局面,同时也受到了陈昌浩态度的影响。

最终,在复杂的形势和多重的影响下,毛主席指示率领部队北上,但右路军的军政首长都主张南下,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中央致电要求右路军北上,陈昌浩面临抉择,最终决定率领部队南下,徐向前也为了自己带出来的部队不被分裂,选择了一同南下。

后红四方面军因错误军事冒险路线而受挫,后被迫向西转移,陷入国民党军重围,徐向前成功指挥部队突围,保住了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此后的战斗中,他凭借各种战术取得多次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35年,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徐向前指挥部队发起嘉陵江战役,后与中央红军会师,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在党内矛盾活动中,他积极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推动部队第二次北上。

最终,徐向前与部队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任西路军总指挥。在西路军浴血奋战后失败,徐向前决定离队东返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他于37年中旬抵达延安。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续编写回忆录时,他常常感慨。在那个关键时刻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担心分裂四方面军可能带来不利局面,同时受到陈昌浩态度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南下。他的这个决定不仅是对毛主席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也让他深感内心痛楚和遗憾。他明白自己的选择对红军的整体实力和战略方针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南下的过程中,红四方面军遭遇了失败和围困,被迫转移到西部地区,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徐向前在这个艰难时刻成功指挥部队突围,保住了红四方面军的主力。然而,他对于原本红军的整体实力瓦解以及分裂的结果感到深深的痛苦和遗憾。

回顾起所有经历,徐向前对35年内党内的严重分歧和冲突心存痛惜。他意识到,他的选择对红军的整体实力和团结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影响。这份痛楚的遗憾深深地刻在他的内心,激励着他在后续的战斗中更加坚定地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为革命的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结尾:徐向前的经历和选择,体现了一个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精神和态度,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珍惜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0 阅读:695

小英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