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他的离开给这一年都笼罩了一层悲伤的气息,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
当宋庆龄得知这个令人崩溃的消息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悲痛的哭声在屋内一直传来,莫大的打击让她的身体忍不住颤栗。
她想要亲自去送一送自己曾经的亲密战友一程,就算是撑着病体也要来再见这位挚友一面。但是宋庆龄没有想到还有一场巨大的风波在等待着她,让她无处躲藏。
在追悼会上,宋庆龄愤然失控,直接离开了会场,愤怒地表示要辞去全部的职位。
与周总理的初相识宋庆龄一直坚定不移地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早年懂俄文的宋庆龄就曾作为列宁与孙中山之间的纽带,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还未曾见过面的时候,周总理听说了不少关于宋庆龄的事迹,就已经对她敬佩不已。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催生下的黄埔军校见证了两人的初相识,给之后长达50年的革命友情铺垫了一个美好的开场。
1924年11月,20多岁的周总理早早就显露了他出色的能力,成为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特意邀请了宋庆龄这位“国母”来学校进行革命教育讲演。
在演讲中,年纪轻轻、革命立场坚定、极富个人魅力的周总理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1926年,宋庆龄又邀请周总理为广州妇女讲习所授课。
两人有着相同为国为民的心愿,在造就国民革命军史和妇女人才的目标下,他们的革命友情也延续了50年之久。
在孙中山先生逝去后,宋庆龄强忍着内心的伤痛,仍旧坚定不移地高举着革命的旗帜,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而蒋介石却在背弃孙中山先生的理念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蒋介石为了夺取权利不择手段,一边不断地掀起了一次次的内斗,另一边不断地对宋家示好,更是疯狂地追求宋美龄。
宋庆龄对于蒋介石整个人都很不认可,私德是一方面,政治理念也是一方面,然而她的极力反对对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合没有产生一丝干扰。
当蒋介石收获了自己“苦心”挣来的成果后,他撕下了那张伪善的面孔,在1927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全面清洗,国共合作的成果被毁于一旦。
而周总理作为党内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处境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异常危险,这些威胁都让宋庆龄异常揪心,她曾多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周总理脱险。
宋庆龄在与周总理的交往中,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认同并且坚定地选择了追随共产党,两人也因为共同的信仰成为了互托后背的亲密战友。
宋庆龄“反蒋”的动作已经被蒋介石记在了心里,她的处境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她的行动几乎24小时都被监视着,周围都是眼线和特务,一个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
可是宋庆龄从来不曾有过畏惧,她聪明地与敌人周旋,暗地里更是一直和中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为我党保藏机密文件。
尽管两人因为当时的环境恶劣,几乎没有会面的机会,但周总理与宋庆龄互通书信、电报的留存,也成了两人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重要见证。
最懂我的还是周恩来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为着“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目标,一直以来只能通过书信往来神教的周总理和宋庆龄,终于再次见面。
抗战全面爆发,周总理等党内重要领导人前往庐山与蒋介石谈判,他们在途中去拜访了宋庆龄,终于再次见到周总理的宋庆龄甚至激动到差点掉下泪来。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两人的探讨终于从书面转移到了会面,宋庆龄紧紧地握住周总理的手,狠狠地汲取肝胆相照的战友给予的力量。
两人的这次见面聊了很久,周总理给宋庆龄仔细地分析和介绍了,当时的国内形势和党内的方针政策。在周总理温润有力的言语中,宋庆龄心中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后来周总理与宋庆龄各自分道,在祖国大地上不同的角落奋斗着,周总理领导着我党与日军战斗,宋庆龄组织爱国同盟,为国内抗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援助。
淞沪抗战爆发,国内局势紧张,周总理很担心宋庆龄的安全,连发几封电报给请她尽快撤离上海去香港。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周总理也很担心宋庆龄的安危,专门给廖承志致电,请他务必保证宋庆龄安全撤离。
果不其然,宋庆龄刚刚转移到重庆,香港就彻底失守了。而宋庆龄和周总理在重庆也实现了革命友谊的进一步加深。
1949年春,全国解放在即,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已经奋斗了几十年,胜利就在眼前,周总理和毛主席联名写信,邀请宋庆龄北上,但宋庆龄还是婉拒了。
因为她本就因为高血压常年就医,再加上当时她的福利基金会在上海,而当时的上海还没有解放,宋庆龄的动作势必会引来危险,所以她决定“一动不如一静”。
直到6月,此时大局已定,上海已经完全解放,外部环境与之前已经不同,周总理再次邀约宋庆龄北上,本来他想要亲自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但由于建国前夕工作繁忙,只能拜托自己的夫人邓颖超前去请宋庆龄。
宋庆龄收到周总理的亲笔信后,终于决定北上,但是宋庆龄病体欠佳,不能够长途奔波。周总理从邓颖超那里知道这个事情后,立马下达指示,让宋庆龄北上之行“一路绿灯”。
周总理还为宋庆龄安排好了住处,亲自前往查看合适后才定了下来。8月28日,毛主席和周总理带着几个同志亲自迎接宋庆龄。当宋庆龄从专列上下来后,还有一群孩子捧着鲜花簇拥过来。
这一幕又深深地感动了宋庆龄,果然还是周总理最懂她。
因为宋庆龄一向低调,也不想要搞什么欢迎仪式和要人去车站迎接,周总理选择尊重她的想法,但是也不想让她下车后感到冷清,于是就安排了这一切。
而那些孩子本就是孤儿,能够健康成长和上学,也是因为善人们响应宋庆龄的号召捐款。宋庆龄没有孩子,一生也都在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所以这样的安排实在是让她暖心。
我不干了!我辞职!宋庆龄为国家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她与周总理一家也一直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不仅是最知心的挚友,更是感情深厚的战友。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周总理总是会为宋庆龄考虑很多,让宋庆龄感到很贴心。因为宋庆龄生活本就十分简朴,也很少与人走动往来,周总理也全都细心地照顾到了,嘱咐要注意好宋庆龄的衣食住行。
所以当宋庆龄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时,她是那样的悲痛欲绝,那个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人走了,那个时时关心自己的人,再也见不到了,泪水怎么也流不尽,悲伤使得身上的疼痛来得更加刺骨。
宋庆龄再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怎么样了,坚持要去送总理最后一程,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竟然也能被别人拿来攻击她。
第二日,宋庆龄在隋永清、隋永杰姐妹的搀扶下,极力抑制住精神上的悲痛与身体上的不适,努力地端详着灵床上消瘦苍老的周总理。
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如今这般,实在让人心痛!告别周总理遗体后,宋庆龄愣愣地回到了家,始终走不出那心痛的情绪。
然而这时候竟然收到了批评,宋庆龄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忍不住控诉道:“我这么大年纪有个人扶着怎么了?再说她们两个也是总理看着长大的,怎么就不能去告别?”
宋庆龄一生尽善尽美,基本没有过这样歇斯底里的时候,这样的批评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侮辱”和“不尊重”,而沉浸在悲痛中的宋庆龄发泄完也按捺住了。
1月15日,周总理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被那一通“批评”气到发病的宋庆龄仍旧抱病出现,然而这一次更多的“评价”跑进了她的耳中。
想到周总理的离去,再加上这些诋毁,她悲愤至极,再也无法忍耐。宋庆龄:“真是岂有此理!不干了!我辞职!这么大年纪了,也该回上海养老了!”
如今的局势加上周总理的离世给她的打击太大,她已经心灰意冷,立即让秘书做准备,她26日就要回上海,秘书打完报告,联系好专机后,最终定了27日走。
而这一天恰恰是宋庆龄83岁的生日,她带着满腔愤懑离开了北京。此后的日子,她都把自己关在家中,整理从前的资料和回忆,忍不住落下泪来。
可宋庆龄已经为祖国奋斗了这么多年,她根本就放心不下,于是一年后,在中央领导的邀请下,她再次回到了北京,继续参加工作。
她毕生甘为人民公仆,被周总理称之为“国之魁宝”,而她在临终才达成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夙愿——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