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资料,不是编出来的小说故事,而是真实的发生过的事情。
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说是贫下中农是当家做主的主人,扬眉吐气,昂首挺胸,腰杆子很硬,说是越穷越光荣。还会经常开忆苦思甜的大会,有个很典型的贫下中农,家徒四壁,但是是榜样和典型,就是穷得讨不到老婆,或者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这么穷的一个贫下中农模范代表,这也是人之常情,正常人的思维。
但是,偏偏有不按正常思维出牌的人,那自然就是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了,报告听得多了,纯洁的心灵就被打动了,就被感动了,于是,就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也说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那句话“我愿意嫁给他”。
女知识青年年不但这么说了,还就真的这么做了,在父母朋友的好言相劝和反对声中,她和贫穷的当地农民结婚了,她是要立志扎根农村,要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了。
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可以冲破世俗的观念,封建的理念,知识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嫁给没文化的农民的呢?为什么这就不是伟大的爱情呢?这样的婚姻,为什么不会幸福?为什么一定要门当户对呢?你们嫌弃他穷,你们嫌弃他没文化,这是你们对他们的不尊重,对他们的侮辱。你们嫌弃他,我就是爱他,我就是愿意挨着他。
这本该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然而,时光荏苒,一时的任性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岁月的真实磨炼,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脾气性格信念也是天壤之别,贫穷的家庭依旧贫穷,贫穷的老公还有家暴倾向,还威胁不许她离婚。
后来,好像还是离婚了,女知识青年也还是回到了城里,自己的家,父母的身边。就是蹉跎了自己的青春,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婚姻本该是人生幸福的港湾,也本该慎重对待,但是如果忽略了婚姻的本身,强调了阶级立场,把自己的婚姻自己的青春看作了正义的工具,自然也就会说出有违常理的惊世骇言“我愿意挨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