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重症医学领域。近年来,血液吸附(Hemoadsorption)作为一种新兴的血液净化方法,因其高效去除血液中多种毒性物质的能力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科普血液吸附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及其在重症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血液吸附技术的基本原理
血液吸附是一种利用吸附材料去除血液中特定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其核心组件是吸附器,吸附器内含有特制的吸附材料,常见的材料包括多孔树脂、活性炭和具有特定表面修饰的聚合物。这些材料通过物理吸附、化学键合或电荷相互作用,从血液中清除毒素、炎症因子或代谢产物。
血液吸附的主要特点
特异性强:吸附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去除目标物质,例如内毒素或细胞因子。
实时性:血液吸附是一种实时的动态清除技术,与血液透析类似,可持续工作数小时。
相对温和:对血液成分的损伤较小,特别是对细胞和蛋白质的损伤有限。

二、血液吸附的适应症
1.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脓毒症是重症患者常见且致命的疾病,其主要病理过程包括感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失调。研究表明,血液吸附技术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内毒素和炎症因子(如IL-6、TNF-α),从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患者预后。
2.肝功能衰竭
在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中,血液中毒性物质(如氨、胆红素和芳香族氨基酸)大量积聚。血液吸附技术通过特定吸附材料有效清除这些毒性物质,从而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并改善其他并发症。
3.药物或毒物中毒
血液吸附对某些药物或毒物(如巴比妥类药物、有机磷农药等)有显著的清除效果。通过吸附特定的毒性分子,可以快速降低其血浆浓度,达到解毒的目的。
4.炎症风暴
包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内的多种疾病中,炎症风暴是导致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血液吸附可以通过清除多种促炎性因子,有效调节免疫反应。
三、血液吸附技术在重症领域的应用
1. 健帆血液灌流器(Jafron系列)
健帆医疗(Jafron)是中国血液净化领域的领先企业,其开发的HA系列血液灌流器以高效吸附内毒素、炎症因子和毒性代谢物而闻名。健帆产品采用特制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肝衰竭、脓毒症、药物中毒和炎症风暴等领域。相关研究表明,健帆吸附器在治疗肝性脑病和脓毒症患者时显著改善了预后指标。

2.Cytosorb®吸附器的应用
Cytosorb®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细胞因子吸附器,主要用于脓毒症和其他炎症性疾病。其聚合物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可同时清除多种中小分子毒性物质。在一项涉及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中,Cytosorb®显著降低了IL-6水平并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3.内毒素吸附器(Toraymyxin®)
Toraymyxin®吸附器是一种专门针对内毒素的血液吸附装置,其核心材料为多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该装置通过与内毒素结合,快速降低内毒素水平,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
4.肝衰竭中的Prometheus系统
Prometheus系统结合血液吸附与血液透析,用于治疗肝衰竭。其双级吸附机制能够高效清除胆红素和氨基酸等毒性物质,同时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5.炎症风暴中的应用:COVID-19治疗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伴有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如IL-6)。通过健帆系列、Cytosorb®等血液吸附技术,许多临床研究观察到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和氧合指数提升的结果。这表明血液吸附在减轻炎症风暴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四、血液吸附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高效多样性:能够同时清除多种目标物质。灵活性强:可与其他血液净化技术(如透析、滤过)联合使用。患者耐受性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重症患者。局限性
成本较高:吸附器材的价格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标物质局限:对特定分子清除效果较好,但对大分子和非极性物质的清除能力有限。血液相容性问题:吸附材料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炎症反应。五、未来展望
血液吸附技术在重症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
开发新型吸附材料:如纳米材料或生物相容性更高的聚合物。优化吸附器设计:提高目标物质的清除效率,减少副作用。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特定病情选择适合的吸附器和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模式:将血液吸附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实现协同增效。血液吸附技术是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其在脓毒症、肝衰竭、药物中毒等多种疾病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吸附技术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重症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文献
1.Rimmele T, Kellum JA. Clinical review: Blood purification for sepsis. Crit Care. 2011;15(1):205. doi:10.1186/cc9966
2.Ronco C, Navalesi P, Vincent JL. Role of blood purifi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illness. Intensive Care Med. 2021;47(9):1240-1254. doi:10.1007/s00134-021-06477-5
3.Kellum JA, Venkataraman R, Powner D. Hemoadsorp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Blood Purif. 2020;49(6):736-747. doi:10.1159/000507603
4.Rojas-Camayo J, Unwin RJ, Tam FW. Cytokine removal in COVID-19: Blood purification strategies. Crit Care. 2020;24(1):1-3. doi:10.1186/s13054-020-0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