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互动频繁,尤其是俄罗斯空天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和中国空军轰6K轰炸机互相降落对方机场,展现出了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而在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这样表示,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一句话道出了中俄两国关系互相依靠、互相成就的实质,那么,为何中俄两国互相需要,两国关系具备怎样的性质,又有怎样的前景呢?
在咱看来啊,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真正的可以平起平坐,但是又可以完美互补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国关系中都是少有的,完全可以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大国关系形式:人类历史上的大国关系,最早比如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汉帝国和萨珊波斯,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等等,由于地理阻隔,除了偶尔派遣使节和交换当地名产等,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交往,双方看对方,都像是隔着一层万花筒,近似于走马观花式的外交。
而到了近代,西方世界出现大量强盛的民族国家后,大国关系迅速变成了尔虞我诈式的,但是无论怎么尔虞我诈、纵横捭阖,大国关系的形式不外乎这么几种:海权国家联合几个陆权强国,去打击另外一个陆权强国,最典型的比如英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和沙俄去打击拿破仑法国;陆权国家由于对外扩张,结果发生碰撞,在碰撞中爆发更大的战争并引发海权国家介入,比如最典型的德国的两次对外扩张,第一次对外扩张碰上了法国和俄国,第二次对外扩张打垮了法国,但是在苏联跟前再度折戟;海权强国对陆权强国周边施加影响力,挑动一群小国去牵制陆权强国,从而限制陆权强国发展的势头,最典型的就是目前的乌克兰战争。
而在地缘政治上,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特殊的,要说两国的性质,中俄两国都是陆权大国,这种陆权大国在近代的欧洲,那基本上就是激烈对抗的标配,比如德俄关系,德法关系,或者更早的德奥关系等等,无一不发生龃龉,乃至爆发了激烈的血型对抗。但是,中俄两国之间的大国关系自有其特殊性,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在东部,更加上台湾问题的牵扯,因此,中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方向是向东,面向广袤的太平洋,同时还有东南亚地区,呈现出海陆二元化的大国特征;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俄罗斯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西部,加上乌克兰问题和北约东扩,因此,俄罗斯的战略方向是向西,面向欧洲方向,同时还有黑海和高加索山脉方向,这使得中俄两国之间在地缘关系上,不是面对面,也不是同路人,而是独特的背靠背关系。
这种背靠背关系,不得不说,在地缘政治上是天然的天作之合,如果两个陆权大国的战略方向是面对面,那么毫无疑问就会发生血腥对抗,比如法德,比如德俄,而如果陆权大国之间的扩张方向是同路人,那么即使不发生对抗,也必然会有龃龉,同样比如德国和法国的南下战略,即使到现在为止,两国在南欧和北非、中东地区也一直是内部勾心斗角不断。
但是,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恰好是被我们形容为背靠背的关系,中国有自己的战略方向,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战略方向,两国之间的战略方向正好是相反的,两个陆权大国都把后背交给了对方,这一方面既避免了中俄两国之间发生冲突,又避免了中俄两国互相出卖,毕竟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出卖对方的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这种关系,既便于中俄互相依靠,又便于中俄对外同时发力,几乎可以说,是近代以来最好的、最有优势的大国关系没有之一。
除了在地缘政治上,中俄两国具备极强的互补性优势,在其它几乎任何领域,中俄两国都有极强的互补性优势:比如在农业领域,我们的优势是耕作技术成熟,育种技术可以基本上接近西方的水准,但劣势是耕地面积太小,人口又太多,美国中部那种大型的农场机械化作业,我们现阶段除了少数地方,大多数国土上根本做不了;而俄罗斯的优势,恰恰是耕地面积、尤其是黑土地面积极为广大,而且地广人稀,几乎是天然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土地,而俄罗斯的劣势则是育种技术相对较差,比如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对俄制裁的一个内容就是断绝对俄罗斯的育种服务,这等于就是想打击俄罗斯的农业。
因此,中国的育种技术+俄罗斯的耕地+俄罗斯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再加上中国高度发达、已经成品牌化的食品加工业,完全可以锻造出亚欧大陆上最强的农业组合体,以俄罗斯的农产品尤其是肉类产量,要是和中国深度合作,咱们说不定也能过上人人吃牛排的生活。
又比如在工业领域,我们的优势就不用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工业强国没有之一,钢产量,有色金属产量,化工产品产量,各种工业制成品产量,各种轻工业制成品产量,民用家电产量,汽车产量,全部位居世界前列乃至首位,劳动效率极高,生产效率极高,是恐怖的工业怪兽。
但是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我们在知识经济领域还有些不足,在研发领域缺乏一些天才引领,在基础学科领域也不够强,同时最为关键的是,我们的工业原料、能源等等大多数还要依赖于进口,比如石油天然气等。而俄罗斯的优势恰好相反,就没见过这么地大物博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藏,铜矿,镁矿,锌矿,钻石,黄金,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很显然俄罗斯的工业已经基本上废了,可由于有苏联时代强悍的基础科学做底,俄罗斯的基础研究还是相当扎实的,尤其是数学水准,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某种意义上就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工业产能+俄罗斯的工业原料,中国的研发平台+俄罗斯的基础学科,这在世界上同样是无往不利的组合,而且正好可以完美互补。
所以,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俄罗斯,对方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谓是极佳的合作对象,这就是中国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俄罗斯也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的最佳含义。当然,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相信,未来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一定会愈来愈深厚,必将成为大国之间合作和战略协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