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郝阿姨
整理人:善良的松鼠
妈,我要赶快结婚,儿子一进门就对我说。
你们不是说十一结婚吗?现在二月份,房子还没有装好,我说。
等不及了,你要当奶奶了,儿子说。
我要当奶奶了?我吃惊的问
对,怀孕了,赶快结婚,儿子说。
房子正在装修,结婚你们住哪,先租房?我问
就先住咱们家,儿子说
你女朋友愿意?我问
愿意,怀孕了反应大,有些事需要你给指导指导,儿子说。
我很诧异这么标新立异的两个人竟然要回来和我们一起住。

儿子儿媳是自由恋爱,没有给我们说,据说是在两个人之间一个特殊的日子领了结婚证,领完证才通知的我们。
我们很惊诧,但证已经领了,除了接受还是接受。
见第一面,儿媳妇明确说:我不想两代人住在一起,不自由矛盾多,所以虽然领证了,结婚仪式要到明年十一房子装修完以后举行。
虽然我也觉得两代人住一起不方便,但这么直接的说出来,我还是感到有点小不舒服:行,那和你父母约一下,我们商量一下以后婚礼的事?
不用,婚是我和你儿子两个人结,以我们的意见为主就行,我爸我妈不用参与,儿媳妇直接说。
结婚很复杂的,彩礼,婚宴啥的都需要商量商量,老公在旁边插嘴说。
我们自己商量,你们不用管了,儿子说。
我们就等那天去吃饭就行了?我问
当然不是,你们出钱就行了,儿子嬉皮笑脸和说。
我们不要彩礼,你们出封个红包就行了,儿媳妇说
你爸妈愿意吗?老公不可思议的说。
为啥不愿意?我可不想劳心劳力的,我们那天就叫上关系好的朋友,你们通知关系好的亲戚就行,我们不请婚庆,不找司仪,我们自己主持,大家一起吃个饭,热闹一下,让自己最亲的人知道我们结婚了就行,其他的我们不需要,儿媳妇说。
婚纱不拍?我问
脸上画的亲妈都不认识,让人摆布的做各种动作?不要,儿媳妇说。
就是,我给你们讲,我一个朋友拍婚纱照,他媳妇去化妆,他坐着休息,他媳妇的包包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他媳妇出来去拿包,他眼疾手快的把包抱到自己怀里:这是我们的包。
他媳妇笑骂他:你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他认真一看还真是他媳妇,这妆化的,他竟然没有认出来。
儿子讲完哈哈大笑。
但结婚连婚纱照都不拍,是不是少点啥?老公问。
不拍,儿媳妇坚定的说。
我和老公面面相觑,我们就这一个儿子,想着儿子结婚要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办办,没有想到人家两个人不配合。
但想着不能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意见不相同就让本来高兴的是弄的不开心,我还是接受他们的想法:按你们的意见办,你们不要彩礼,我们给你们10万块钱,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不用,你们给包个红包三两万就行,儿媳妇说。
老公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啥意思,现在都说男孩花钱多,娶媳妇就是一关,我们没有想到我儿子娶媳妇我们三两万都可以过关吗?
儿媳妇看我们迟疑的表情,开口说:不用怀疑,我们结婚要求不高,但你们也要有心里准备,将来你们对我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我不可能像你们老辈人那样,照顾老的伺候小的。
我心里一惊,啥意思,将来不给我们养老?
儿子赶快解释:爸,妈,你们虽然不太容易接受,但现实就是这样,将来我们有自己的事要做,你们的养老大概率是保姆或养老社区。
老公被他们的直白搞懵了,赶快问出他最关心的事:孩子你们要不要?
顺其自然,有了就要,没有也不强求,儿媳妇说。
我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心里想:只要没有直接说不要就行。

我和老公觉得自己已经是比较开明的人了,但经过和未来儿媳妇的接触,我们觉得我们和年轻人还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思想不是我们能跟的上的。
按照儿媳妇和儿子的想法,简单的办了个婚礼,儿媳妇在婚礼上说:今天吃饭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结婚了,你们知道,政府也知道就行了,大家吃好喝好,简单明了。
我们第一次见到亲家,我想要亲家的电话号码,儿媳妇直接拒绝:没有必要。
儿媳妇住进了我们家,但当天晚上,儿媳妇就给我们列了几条:1,不准不经许可进他们屋,动他们的东西。2,他们的衣服自己洗,不能洗他们的衣服(我儿子的也不能帮着洗)。3,她的早餐由自己老公做,我们不用做他们的早餐。4,在家里不能穿太过暴露的衣服(我想她主要是怕我老公夏天不穿上衣)。
虽然觉得她说的很可笑,但我觉得不难做到。
没有想到第一天我就被惊住了,儿子一早起来顺眼惺忪的做早餐,牛排和牛奶。
大早上的吃啥肉,多不好消化,我心疼儿子说。
妈,你不用管了,儿子回答。
吃饭的时候,我给儿媳妇提出建议,以后早上我做饭的时候多做点,这样我儿子也能多睡一会,你让做啥我做啥不就行了?
我让他做饭是锻炼他,以后有孩子了总不能他啥也不分担吧,现在培养习惯,儿媳妇说。
早上吃牛肉不好消化吧?我不甘心的问。
早上吃牛排喝牛奶,和吃馒头喝稀饭,哪个营养高?儿媳妇问
我被噎的说不出话。
儿媳妇每天忙的很,我觉得对孩子不好,就劝她多休息,人家来一句:优胜略汰,如果他这么容易就出问题,那是他发育不好被自然淘汰了。
我悄悄的问儿子:你媳妇那么与众不同,你们干嘛回来和我们一起住?
儿子笑笑说:一是咱家离我媳妇单位近,方便,二是省房租,三是让你们提前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以后也不是完全不来往对吗?
我捶儿子一下:以前没有发现你是这样的人,都是跟你媳妇学的。
这样不好吗?有啥直说,大家都不累,儿子说。
儿子房子的装修也把老伴气的不行,老伴气的要返工,但我劝住他:是他们住,又不是咱们住,随他们便。
客厅装修成书房,不要沙发和茶几,不要餐桌,不伦不类的,老公抱怨。
我也不理解他们的装修风格,但我觉得儿媳妇的性格不可能让重装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能是咱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我劝老伴。
你和亲家打个电话,让亲家劝劝她闺女,老伴说。
我没有亲家的联系方式,我无奈的说。
你怎么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老伴气急败坏的埋怨。
可能儿媳妇就是不想我们之间互相联系,话传来传去,麻烦事多吧。
现在年轻人都是这样吗?我看不是吧,老伴说。
当然不是,但我们的儿媳妇就是这样,关键儿子喜欢,你有啥办法?我问
我能有啥办法,他愿意我适应呗,老公无奈的妥协道。
是的,我们除了适应别无他法,但有时候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简单明了,不用想那么多,省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