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明教”。其实,“明教”并非虚构,而是一个在历史上流传甚广的宗教。“明教”原名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向西传到了欧洲,向东则传到了中国。在唐、宋、元时期,“明教”曾经风靡一时,可是却最终走向消亡。那么,“明教”在中国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一、唐武宗禁止
694年,武周女皇武则天接受了“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并且大赦天下,改元证圣。就在这一年,来自波斯的拂多诞(摩尼教教士的称号)携带《二宗经》来到中原。但是,摩尼教很快就遭到了朝廷的打压。732年,唐玄宗李隆基下旨,“摩尼法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不过,这种来自波斯的信仰还是在唐朝民间生根发芽。
之后,摩尼教传入回鹘,并且迅速成为回鹘的国教。在回鹘的支持下,唐朝允许了摩尼教的传播,于是在唐朝迅速发展了起来,唐代宗、唐宪宗还多次下旨在各地设立摩尼教的寺院。可是在回鹘衰败后,唐朝就转变了对摩尼教的态度。众所周知,唐武宗在位期间进行了灭佛运动,摩尼教也遭到了镇压,被唐朝朝廷明令禁止。
二、明教徒起义
摩尼教虽然在政治层面上被唐朝至今,但是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它已经在民间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信徒群体。所以,唐武宗虽然禁止摩尼教,但民间的信仰仍然存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江浙、福建等地,仍然有大量明教的信徒,他们还掀起了反对朝廷的起义。1120年,方腊在清溪县发动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六州五十二县。
方腊之所以能够迅速席卷东南,因为他就是当地明教的首领。南宋统治时期,王宗石发动贵溪起义,也是依靠明教徒起事的。当时,明教在南宋非常流行,陆游曾写道,“淮南谓之二襘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明教尤盛。至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
三、朱元璋打压
元朝统治时期,对宗教的管理相对宽松,明教在民间的影响依然不小。到了元朝末年,明教与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教派互相融合,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最终,出身红巾军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起了大明王朝。出身社会底层的朱元璋,深知像明教这样的民间教派的厉害,于是他在成为皇帝后,就下旨严禁。
1370年六月,朱元璋颁布“禁淫祠”的诏书,“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巫觋、扶鸾、祷圣、书符、咒水诸术,并加禁止。”在编写《大明律》时,朱元璋将明教、白莲教等列入“旁门左道”,规定“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另外,明教的名称与明朝的国号相同,所以明教就难逃被打压的命运。此后,明教就逐渐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