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被挖心后,明明已被姜子牙所救,为何一见卖菜老妇却毙命?

小金会讲历史 2025-02-20 18:16:39
前言:

比干,忠诚与正直的象征,哪怕被王朝所弃,依然毫无畏惧地为国捐躯。

然而,历史上最让人疑惑的一幕却发生在他被挖心之后。

明明得到了姜子牙的救援,但当他遇见一位卖菜的老妇时,却瞬间命丧黄泉。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谜团?一位老妇,究竟如何成了比干命运的转折点?

引曲折,生事端

女娲寿诞,竟成纣王调戏的"好日子"

时值女娲娘娘生辰之日,商纣王前去朝拜,不曾想这一拜却埋下祸根。

只见女娲娘娘神像端坐龛内,宛若仙子下凡,灵动绰约,纣王不禁起了歹念。

他痴痴地望着女娲像,嘴角挂着猥琐的笑,对身旁大臣道:"嘿嘿,若是有幸,能和女娲娘娘共度春宵,那该多好啊。"

说罢,竟爬上龛前,大肆抚摸女娲像,淫词秽语不断。

不止如此,他还写下淫诗秽句,公然羞辱女娲。

这一幕,岂能不惹怒天上女娲真身?

女娲怒不可遏,本想直接取了这昏君性命,但念在商朝气数未尽,不便亲自动手。

转念一想,何不借刀杀人?正好自己座下修行的九尾狐狸精,不如命他下界祸乱商朝,断了纣王的国运。

天道好轮回,纣王不久便遇上了绝色美人妲己,一见倾心。

他极尽富贵荣华讨好妲己,不惜倾尽国库宝藏,只求博得美人一笑。

妲己正是九尾狐狸精变的。

狐狸精杀了真正的苏妲己,取而代之,成了纣王的宠妃。

从此,一段荒淫无道的人妖姻缘拉开帷幕。

纵美人,乱朝纲

美艳妲己,本是狐妖。

但商纣王却为她神魂颠倒。

妲己无论提出多荒唐过分的要求,纣王都来者不拒。

一时间,商朝官场人心惶惶。

为了讨好妲己,纣王竟命伯邑考父亲剖开儿子的身体。

伯邑考父亲不忍下手,纣王竟亲自动手,杀伯邑考,割其肉以飨妲己。

群臣震惊,无不为之悲愤。

可妲己还嫌不够。

她还提出荒唐要求,让人剖开孕妇肚子看胎儿,导致孕妇和孩子无辜丧命。

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妲己行径,引得忠臣比干忧心如焚。

比干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晋见纣王,力陈利弊,敢怒敢言,直斥妲己罪行。

"国非一人之国,家非一人之家。"

比干痛心疾首地说。

当朝政废弛,深宫歌舞不止时,一连三天三夜,比干跪在摘星楼下,要纣王醒悟。

比干本是纣王叔叔,又是国之重臣,一片赤诚为国为民。

可惜妖艳妲己蛊惑纣王心智,竟将比干的苦口婆心当作耳旁风。

妲己见比干直言敢谏,屡次触怒纣王,对其早已恨之入骨。

可比干身份不凡,她也奈何不得。

暗自咬牙,终有一天要此人好看!

弄权术,设灭口

妲己筹谋已久,悄悄修建了鹿台,美其名曰供纣王游乐寻欢。

鹿台建成,妲己召集宗亲,摇身一变,化作仙女来鹿台共享欢宴。

群狐聚会,酣畅淋漓。

酒过三巡,有几个小狐狸喝醉了,竟将狐尾露了出来!此时纣王醉酒不醒,根本没注意到异状。

而比干作为清醒者,一直密切注意着妲己的动向。

他曾受女娲点化,有七窍玲珑之心,洞察世事。

此刻自然也瞧见了妖狐破绽。

酒宴散后,比干派人尾随几个小妖狐,来到狐狸洞。

一把火烧得洞中浓烟滚滚,将偷偷摸摸的小狐狸们活活烧死。

比干不动声色,将狐皮收集起来,裁制成华贵皮袄,前去献给纣王,只盼纣王能从中醒悟,看清妲己的真面目。

不料事与愿违。

纣王沉沦于妲己温柔乡不可自拔,非但没有识破妲己的狐妖身份,反而严斥比干图谋不轨,胡乱栽赃!

遭谗谏,献忠心

这下可将狐妖妲己彻底惹恼了。

这口气,她是万万咽不下的。

为了除掉眼中钉比干,她想出一个阴狠毒辣的计策。

只见她在纣王面前装病卧床不起,楚楚可怜,声音微弱:"妾身幼时患一怪病,若不吃'七窍玲珑心',恐命不久矣。"

纣王闻言,顿时惊慌失措。

他双眼通红,六神无主地问:"这七窍玲珑心何处可得?若有人能献此心救爱妃性命,寡人定重重有赏!"

狐狸精妲己喘息道:"听闻比干有一七窍玲珑之心,正是良药。"

纣王哪里还听得进去旁人规劝,连忙召比干进宫。

比干一路上心事重重,隐隐觉得大祸临头。

殿上纣王也不绕弯子,单刀直入问道:"朕听说圣人有七窍玲珑之心,不知卿家可有此等异物?"

比干闻言,再也忍不住满腔悲愤,当即跪倒在殿前,涕泪横流。

"君有诤臣,父有诤子......"

"夏桀无道,终失天下......"

可纣王此时已被妲己迷得神志不清。

他只觉得比干持忠太甚,碍了自己的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来人,摘了他的心!"

一声令下,殿前殿后涌出无数士兵和胡喜媚,将比干团团围住。

在惨叫声中,锋利的尖刀划破比干的胸膛,鲜血迸溅......

徒挣扎,难回天

比干绝望地瘫倒在血泊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脏被生生挖出。

他本该立时毙命,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原来,姜子牙临走时料到此劫,悄悄留下一张符咒给比干。

要他若有性命之忧,就服下符纸烧成的灰,可解生死危局。

此时符咒灵验,暂且保住比干残喘。

可怜的比干,失了心智,失了尊严,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

怎料妲己怎肯轻易放过他!她早看穿了姜子牙的法术。

在比干离城时,妲己化身一老妪,在街边担着空心菜叫卖。

比干晕晕乎乎,忽然想起姜子牙临别时嘱咐过的话。

"若你献心后偶遇卖菜老妪,须当面问她一句'人若无心可活?'倘若她回你'无心尚可活',你便可得救。

若她道一声'无心难活',你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糊里糊涂的比干,竟来到卖菜老妇跟前,机械般复述了那句话。

老妇身形一顿,慢慢转过头来,森森道:"无心,焉能活?"

话音未落,比干只觉一股寒流袭遍全身,眼前一黑,再无知觉。

从此,忠臣比干,惨死街头。

英魂不再,只余恨也。

良臣殒,天数尽

比干之死,令满朝文武为之震动,无不悲愤填膺。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昏庸暴虐的纣王,荒淫无道的妲己,已将商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从此,更无人敢直言进谏,再无人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

一个肱骨尽失,人心涣散的王朝,还能走多远呢?这,不过是垂死王朝最后的苟延残喘罢了。

而在神话《封神演义》中,比干之死更是天命所归。

他本是女娲钦定的封神名单中的神灵,注定要殒命于妲己之手。

其死,既为商朝敲响了丧钟,也标志着封神大幕正式拉开。

天数已尽,妖魔乱舞。

纣王的结局,已是注定。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纵使有万千荣光,千秋功业,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

成王败寇,兴亡荣辱,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段故事。

比干忠而遇害,妲己恶而得意,背后是天意的暗流涌动。

善恶因果,终有报应。

但愿今日之人,能以古为鉴。

莫学纣王沉沦酒色,恣意妄为。

当以比干为榜样,忠君爱国,侠肝义胆。

虽身死族灭又何妨?留得清名万古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