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江苏南京23岁小伙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导致左下肢肿胀、疼痛前往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治疗和介入手术,他的病情已得到控制。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如何预防久坐导致的血栓形成?一起了解↓
01
男子连续开车10小时险截肢
方
久坐导致的血栓案例并不少见。 今年春节期间,50岁的长途货车司机王某在一次货运任务中,驾驶超10小时几乎没怎么休息。途中,他左小腿胀痛难忍,休息后未得到缓解。到达杭州后,他已不能正常行走,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王大哥的左腿比右腿粗了一大圈,颜色青紫,诊断其为深静脉血栓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股青肿”,需立即手术,否则有截肢风险。术后,王大哥腿部肿胀明显缓解。 医生透露,该院这个春节假期已接诊了十多例此类患者。他提示,无论是从事办公室工作、长时间驾驶还是在学校学习,久坐不动都会使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02
久坐不动,这些部位最易被血栓“盯”上
方
血栓在静脉和动脉里都可能出现,久坐不动会直接增加血栓风险。

03
血栓更容易找上哪些人?
方
人体血液中有凝血和抗凝两套系统,二者在正常情况下可保持动态平衡,确保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通,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血栓。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等,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才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体处于“高凝状态”。 7类“易栓体质”人群尤其要注意: 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 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长期吸烟者; 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特定家族病史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 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04
血栓“堵路”时,身体这样提醒你
方
四肢麻木 当人体血液中存在血栓,四肢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日常生活中若突然感到腿疼、有压迫感或下肢麻木,一定要警惕。 出现跛行 如果血管堵塞加重,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数百米后腿部酸痛,需休息缓解。
05
如何预防被“栓”住?
方
要想保护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定期活动 建议每坐一小时,起身活动5至10分钟,如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走动。 踝泵运动 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方法。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放松,然后缓缓将脚尖向上勾起,使小腿肌肉紧张,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脚尖,让小腿肌肉放松。 深呼吸与咳嗽 深呼吸可扩大胸腔容积,增强胸腔负压,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轻轻咳嗽几下,也能对胸腔和腹腔施加压力,帮助血液更好流动。 适度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