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每每到这个季节小李就觉得心烦,因为小李的体质有些特殊,即便是在温度适宜的季节,稍微运动一下自己就满身大汗,到了夏季更是稍微动一下就感觉大汗淋漓。
这给小李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自己每每想要健身运动时,总会被自己这满身的大汗劝退,而另一方面小李自身也有些担忧,因为小李也听人说过,一动就容易出汗很容易是肾虚的表现。

这不又到了夏天,小李刚刚出门买了些东西,等到爬楼梯回家之后小李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面对这个情况小李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但是小李却没有选择前往医院检查,而是私下里购买了一些所谓的“补药”来对自己补“虚”。
结果在喝了半个月后小李感觉自己有些更加不对劲了,不仅出汗的症状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头晕、心慌的情况,此时小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来到了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一动就出汗意味着肾虚?出汗多和少哪个更健康?了解完小李的遭遇后,医生表示容易出汗可并不代表就是肾虚,出汗的情况影响因素很多,像小李这样盲目的私自进补可是大忌,有时候不仅无效还有可能像小李这样补不对地方而导致起到反作用。

亲爱的读者,为了科普更多对大家有益的内容,作者每天辛苦写稿,创作不易,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让我获得坚定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面对小李的疑问医生也给小李做出了解释,原来出汗比平时多并不一定意味着体虚,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出汗两方面。
1、生理性出汗
这类出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体型原因,像比较肥胖的人群他们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就更容易出汗。
另外一种则是神经源性出汗,这种出汗多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者脑组织排汗反射过度激活所导致。比如很多人吃饭的时候容易满头大汗,这种原因就是其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过度敏感所致,每次吃饭时会向大脑发射促进排汗的信号从而造成人满头大汗。
另外像一些特定部位比如腋下、胸部、脚心等地方出汗则是因为这些部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

2、病理性出汗
对于病理性的出汗增多相对就要复杂很多,很多病症都会引起过度排汗的出现;对于像小李这样稍微一动就大量出汗的情况,我们将其称之为多汗症,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多汗症,一类是继发性多汗症。
其中原发性多汗症可以说是上文中神经源性多汗的加重版本,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兴奋性过强引起的持续性排汗增多,像很多人手汗过多就是这个原因,比起生理性的这种原发性多汗排汗要多得多,有些甚至会把手套打湿。
继发性多汗则是由于某些其他疾病所导致的汗液排出增多,比如典型的甲亢。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疾病会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速率过快,此时也会造成排汗过度的情况出现;小李就是这种情况。

此外,糖尿病也是引起排汗异常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糖尿病会损伤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从而促进汗液分泌,同时糖代谢紊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脾虚等症状,从而进一步加重出汗的情况。
最后一些急性病症也同样会造成大量的出汗的情况,比如结核感染的时候,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大量盗汗,因此如果在生活中像小李这样莫名出现大汗的情况,一定不要按照自己猜想的盲目进补。

说完了汗多的情况我们再来说说汗少,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和多汗症恰恰相反,平时基本上不怎么出汗,那么这种情况又是否正常呢?汗多和汗少哪个才是健康的呢?
事实上和多汗一样,少汗的症状也同样不是健康的体现!
和神经源性多汗一样,当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出现问题时有时就会造成少汗症的出现,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不出汗不是什么大事。
出汗是我们人体在炎热环境下散热的主要途径,如果汗液分泌出现问题,那么我们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中暑以及热射病的概率就要更高,并且缺少了汗液排出钠钾离子还有可能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此外像一些疾病同样会引起少汗情况出现,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产热功能失调同样会造成少汗的情况出现。
除了上面这些机制外,皮肤炎、汗腺堵塞等情况也同样会引起我们人体汗液分泌降低的情况出现,这种过度的少汗对于我们人体身体健康来说肯定是不好的。
因此,无论是多汗还是少汗都不是健康的表现,自然也没有那种情况更为健康的说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重与否和造成这一异常情况出现的病因有关!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有汗液分泌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原因,千万不要像小李一样盲目自行治疗哦。
被你忽视的健康保障机制——排汗,快来了解清楚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讲解了多汗和少汗的原因,也由此发现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于排汗这个机制都不甚了解,但事实上排汗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人体健康保障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面我们就来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要了解排汗机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我们出汗的机理。
我们人体皮肤表现分布有温觉感受器、体内也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当我们处于炎热环境或者感到口渴缺水时,这些感受器就会给大脑发出信号,调节汗液分泌调节中枢,进而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汗液分泌速率。
而汗液分泌的直接结构是汗腺,我们人体全身一共有大概230万个汗腺,这些汗腺分布在我们人体各个部位,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布密度也有所不同,像头部、腋窝、手心等处分布尤为注意密集。
我们人体的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小汗腺,占到全身汗腺比例的90%,主要分泌一些水分、无机盐和小分子尿素;

而大汗腺只分布在胯下、腋窝、乳晕以及外耳道等初,分泌的汗液除了以上的基础物质之外还包括一些蛋白质和脂肪酸。
汗液的分泌对我们人体至关重要,与我们正常生活的进行息息相关。
以大家最熟悉的散热来说,汗液分泌量的多少是我们人体散热多少的重要调节途径,在炎炎夏日如果没有排汗机制的保障,想比每年中暑的人要多出数十倍。
除了散热之外汗液分泌还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之一,像在体内代谢中产生的尿素、乳酸以及大量无机盐离子都能依托汗液排出体外,是体内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质稳定的重要保障机制。

正常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通过汗液蒸发的水分约为600ml,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可以增加到800ml,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都会被排出!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补水,重视起来排汗这个健康保障机制。当然,大家也不要在因为“出汗多,出汗少,那个更健康”之类的问题进行争吵了,没有意义的!
医生建议大家:如果短期内出汗情况出现变化,一定要提高警惕,太多太少都不见得是好事,大家要尽早就医,确定异常情况出现的病因,从而科学处理,大家记住了吗?
参考文献:
【1】郑广玲.《手足多汗症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有哪些?》.2024.01.01.
【2】张曦文.《手汗症是怎么一回事》.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