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年轻公子,出门的时候,通常是骑马的。像他去袭人家那次,还有贾芸认他作父亲那次,出城祭奠金钏儿的时候,以及多次前往北静王府的时候,包括秦可卿出殡那次都是如此。
不过呢,他也不是每次都骑马,有时候也会乘车。毕竟他是贾府里的宝贝,就像金凤凰一样珍贵,要是整天骑马进进出出的,万一出点什么意外,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呢?特别是宝玉和凤姐一起出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坐车。贾宝玉和王熙凤有过两次同乘一辆车的经历,这里面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要是仔细分析起来,可有意思了。就比如说在原文第七回,王熙凤向王夫人回话,说要去宁国府逛逛。正巧被那无事忙的贾宝玉听到了,他也要跟着去,凤姐没办法,只好带着他。原文写的是“姐儿两个坐了车一时进入宁府”,这很明显就是凤姐和宝玉坐同一辆车,不可能是一人坐一辆车,因为后面他俩回荣府的时候,坐的还是同一辆车。其实在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就算宝玉和凤姐是一家人,那也是男女有别的。特别是外出乘车这种事,贾琏还因为这个吃过醋呢,说凤姐不管是小叔子还是侄儿,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在一起说说笑笑的。
不过平儿也说了,王熙凤这个人,行为端正,心里没鬼,所以不怕别人说闲话。更何况,在她眼里,贾宝玉就是个小孩子,所以不用太在意那些礼节。
后面两人回去的时候,描述得更加亲切。原文说“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凤姐拉着宝玉的手一起走,要是不知情的人看到了,没准在背后嚼舌根。但对于凤姐来说,这就跟姐姐拉着弟弟一样。而且这个时候的贾宝玉年纪还很小,最多也就十岁左右,根本就是个小孩子呀。两人上车之后,轰轰烈烈的焦大醉骂就开始了。贾宝玉是个不谙世事、不通人情世故的富贵公子,自然听不懂焦大在骂些什么。当大家都听到了却假装没听到的时候,只有贾宝玉不一样,原文说“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不愧是富家子弟啊,别人都觉得这是羞耻之事,想掩盖过去,他却觉得好玩。因为和凤姐同乘一辆车,宝玉听不懂的话,自然要问王熙凤,他不明白什么是“爬灰”,结果凤姐一听,立刻皱起眉头,瞪着眼睛呵斥宝玉,把宝玉吓得再也不敢问了。
王熙凤心里很清楚焦大醉骂的深层含义,也知道骂的是谁。这在宁国府乃至整个贾府都是个大丑闻,而且早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像贾宝玉这样天真无邪的少年,肯定是不明白其中的门道的。凤姐为了让贾宝玉别乱说话,防止他回府后到处打听、乱说一气,只好把王夫人搬出来吓唬他。宝玉毕竟是个小孩子,这么几句话就足以把他镇住了。
毕竟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凤姐都得装作没听见,要是宝玉回府后到处宣扬,这消息要是传出去,贾府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凤姐见宝玉害怕了,可能是担心真把他吓坏了,要是那样的话,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于是又哄起宝玉来,拿和秦钟一起去学堂读书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挺有意思的是,凤姐和宝玉这一次乘车去宁府,还有和秦钟的初次见面以及遇到焦大醉骂这一系列事,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秦可卿。更奇妙的是,等到宝玉和凤姐再次同乘一辆车的时候,还是和秦可卿的事相关。他们俩第二次同车,是在原文第十五回的时候。不同的是,上一次凤姐和宝玉同车,是去宁府闲逛,和尤氏、秦可卿婆媳俩打牌玩乐。而这一次两人同车,是因为秦可卿出殡,要送秦可卿的灵柩到贾府的家庙铁槛寺。秦可卿出殡的时候,一开始贾宝玉是骑马走的,但是凤姐担心宝玉在外面出什么意外,害怕贾母怪罪,所以就吩咐人把宝玉叫过来。那她为什么不直接让下人去安排,让贾宝玉直接上车呢?因为她了解宝玉,要是那样做,宝玉不一定愿意上车,骑马多有气势啊,而且这时候宝玉还有秦钟陪着呢。常言说,山人自有妙计,像王熙凤这样满肚子心眼儿的人,想让宝玉上车还不容易?
当宝玉来到她的车前,你瞧她说了什么:好兄弟,你是个尊贵的人,有着和女孩儿一样的好品性,别学他们那样在马上晃悠。下来,咱们姐弟俩一起坐车,难道不好吗?
王熙凤可真是太会说话啦!她夸宝玉是“尊贵人”,那尊贵到啥地步呢?是“女孩儿一样的人品”。这话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贾宝玉而言,那可太有吸引力了。贾宝玉最喜欢女孩儿了,在他心里,女孩儿就像是水做的骨肉,是无价的宝珠。就因为这样,他还常常说自己是须眉浊物呢。没想到现在有人夸他有女孩儿一样的人品,他能不激动、不兴奋吗?凤姐还说“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他们”是谁呢?自然是那些骑马的男子啦。这些男子里有贾府的子孙、亲友,可凤姐把宝玉和他们分得清清楚楚。“他们”就是那些须眉浊物,宝玉和他们不一样,宝玉虽是男儿身,却有着“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就这一句话,贾宝玉就得乖乖听话上车。果不其然,“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脂砚斋的批语也说了:没有这一句话,宝玉肯定不会依从。阿凤真是有才华啊!
王熙凤可不只是“有才华”,她还能对症下药,下的还是猛药呢,保证药到病除、立竿见影。她当然了解宝玉啦,知道他对女孩儿的喜爱,知道他钟爱女孩儿,所以才能一下子就说到宝玉心坎里。
不仅如此,后来宝玉跟着凤姐在一处农庄暂歇,下车之后又有了一些经历。从农庄离开之前,宝玉都没再骑马,一直是和凤姐同乘一辆车。后面写到宝玉离开的时候是这样的:过了一会儿上了车,走了没多远,就看到迎面二丫头怀里抱着她的小弟弟…… 宝玉都恨不得下车跟着她去呢。这个二丫头,就是宝玉和秦钟在农庄遇见的。当时秦钟还说了一句特别轻浮的话,说“此卿大有意趣。”秦钟这话明显很油腻,话里有话。宝玉听了这话啥反应呢?他一把推开秦钟,说道:“该死的,再胡说,我就打你了。”因为贾宝玉喜爱女儿,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跟男女之事一点儿都不沾边。更何况,之前凤姐刚夸过他是“女孩儿一样的人品”,把他和其他人区分开了。当秦钟这个“须眉浊物”来挑逗二丫头的时候,有着“女孩儿一样人品”的贾宝玉,当然不会不管,肯定要站出来维护他心爱的女孩儿啊。不得不说,王熙凤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和把控能力,真不是一般的高。就一句话,就能把贾宝玉拿捏得死死的,太厉害了。这一次姐弟俩同车后在农庄的见闻,也是一个不小的伏笔,和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以及贾宝玉将来的结局都有关系。
好
单单纯纯的说吃的,后面高鹗都写不出来。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怎么会写的出来呢?你看前八十回林黛玉吃不什么?牛乳蒸羊羔,鲟鳇鱼,烤鹿肉,风腌果子狸,鸡髓笋,,酒酿清蒸鸭子,炸野鸡,人参,燕窝,海参,这些补品。茶有老君眉,普洱,这些名茶。糕点多的数不胜数…可到了后四十回,那画风突变。简直就是穷人版的《红楼梦》,林黛玉都沦落到吃香油拌大头菜了。读者都心疼的不行啊!
或许是吧!
脂砚斋是曹家一个亲戚家的女儿,小时候常年在曹家住。小时候跟曹雪芹一起读书,刚刚成年,因为一些政治事件全家被发配到宁古塔。她自己也被充了官妓辗转又卖到青楼,曹家被抄家后雪芹前去京城投靠亲戚,父亲在京城的旧故。一天走到一家青楼下面,听见楼上有人在弹“枉自嗟”的曲子。雪芹一听很是熟悉,但想想也不可能那么巧吧?犹豫再三,决定上去一睹。结果上去后发现真是脂砚斋,两个人相见又惊又喜。相拥而泣,在一起叙述了这些年来的过往经历!家庭的变故,相同的经历。都是颠沛流离,他乡遇故知不尽的感慨!两个人热泪盈眶。问到雪芹以后有什么打算,雪芹便说我想写写以前的经历过的往事。也算不辜负曾经的姐妹们的好来。脂砚斋立刻同意,说需要的话可以帮助他一起回忆,雪芹甚是感动和欣慰。于是经常在写完一章回后便拿来让脂砚斋阅览,唯独批注最让他挂念和寄托!脂砚斋看到书中犹如自己亲身经历一样,看一次哭一次。等看完一百二十回以后。从春天哭到夏天,又从夏天哭到冬天。在成书的第二次修改的时候,脂砚斋已经泪尽而亡了。雪芹一心在书上。唯一的儿子也夭亡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修改成书第十次的时候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