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26 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亲手结果了自己的两位兄长,进而登上了帝位。这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是非恩怨?李世民这个为争王位而对亲兄弟痛下杀手的人,究竟是怎样一个既复杂又充满矛盾的君王呢?
【一、李世民与兄弟之间长期积怨的根源是什么?】
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打小就英勇善战,军事方面的才能和胆量那是相当出色。李渊曾答应把太子之位给李世民,这使得李世民对日后能登上皇位满怀憧憬。可是唐朝建立后,李渊却把长子李建成立为了太子,那长期空着的太子之位,就这样成了李家兄弟产生争执的引火线。
李建成这人性格尖酸又暴躁,自打当上太子后,更是毫无章法,常常跑到李渊跟前讲李世民的不是,想要以此稳固自己的地位。他老是在朝堂之上公然指责李世民的决策,还指使自己手下的官员给李世民统领的禁军使绊子。李渊呢,宠爱长子,对李建成的这些行径压根不加以阻拦,这可把李世民给委屈坏了,心里也是怒火中烧。
那李元吉老是跟李建成一块儿对付李世民,就像在军政要事方面,故意跟李世民对着干。有一回,李世民带兵打了胜仗回来,按说应该得到表扬,可李建成和李元吉却一起上书,指责李世民擅自出动军队。李世民着实受不了这两人的故意为难。
626 年,突厥挥师南下进犯,按理应是李世民率领禁军前去抵御。然而,经李建成一番安排,统领大军的担子却落到了李元吉肩上,这显然是对李世民权力的再度削弱。就在这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相互勾结,打算在军队中布下致命陷阱,妄图一次性将李世民这个心头大患给除掉。
【二、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为何会覆灭自己的亲骨肉?】
当李世民知晓兄长打算要自己性命的那一瞬间,他的心里满是恼怒与被背叛的滋味。长久以来,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明着暗着合伙对付他,企图把他排挤掉,好夺得皇位,这一回,他们总算显露出了杀意。李世民清楚,这是那二人想要除掉他的绝佳时机。
要是自己在这回的军事行动里被自家兄弟给设计害死,那皇位可就彻底没指望了。李世民清楚,要想保住性命,就得自己动手把这个威胁给除掉。他心里也晓得,这次和兄弟闹掰,主要是因为多年来争夺皇位积攒下的矛盾,这也是形势所逼。为了自己的未来,也为了回报已然年老的李渊,必须得坚决行动起来。
好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李世民,最善于找准时机,出奇制敌。那玄武门之变,就是他精心谋划的致命一招。他先是把兄长二人引到会面之地,紧接着亲自率领众人,将二人射杀,那动作可谓是又快又狠又准,丝毫没有手软。然而,当弓箭射出的那一瞬间,李世民的内心也并非毫无触动。他很清楚,这一箭一旦放出去,兄弟间的情谊就彻底断了,而自己也会落下个杀害亲人的恶名。
然而,权力的诱惑终究压过了李世民内心的纠结。这一残忍的决定,为他换来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当兄长的身躯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时,李世民的双眼泛红。他清楚地意识到,皇位已然被自己牢牢掌控!
【三、美艳动人的嫂子杨氏又是如何落入李世民怀抱的?】
李世民夺得大权后,立马赶赴李元吉的府邸,将其遗孀杨氏接入宫中。杨氏生得极为美貌,容颜出众,一颦一笑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那迷人的眼睛,以及温柔动听的声音,深深地将李世民的目光吸引住了。
实际上,李世民在李元吉成婚之前,就对杨氏动了心。当年,杨氏刚嫁到李元吉府上,成为新媳妇的时候,李世民曾见过她,一下子就被她那国色天香的容貌给迷住了。打那时候起,李世民心里就有了想要得到杨氏的想法。只不过,杨氏成了自己的嫂子,这层关系成了障碍。可如今,李元吉不在了,杨氏又恢复了单身,李世民的心底涌起了一股难以遏制的渴望。
李世民一见到杨氏的美貌,当即就被迷得丢了魂儿,哪怕要背上杀弟夺嫂的恶名,他也心甘情愿。他全然不顾外界的指责,在杨氏为丈夫悲痛之时,硬是用强硬的方式将她占为己有。刚开始,杨氏悲痛欲绝,对李世民这个害死自己丈夫的仇人满心愤恨。可慢慢地,在李世民的甜言蜜语和哄人说辞下,杨氏的心也渐渐有了变化,最终还是接纳了这个既残忍又多情的男人。
杨氏那可是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李世民咋可能抵挡得住呢?就为了这心心念念的美人儿,他宁可被人戳脊梁骨。有那么一阵子,他还动了心思,要把自己宠爱的妃子给废了,让杨氏当新皇后呢。好在最后大臣们一通劝,李世民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要不然他刚当皇帝那会的名声可就更糟糕了。
【四、一个杀兄弑弟的暴君,如何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虽说李世民夺取政权的方式有些残忍狠辣,然而这个看上去冷酷无情的男子,在登基之后的作为却格外的明智贤能。他勤奋理政,关爱百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便是在他的引领下走向昌盛繁荣的。
为啥李世民能够创下这般伟大的事业呢?这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大体上一直推行王道政治,目光敏锐,做事公正合理。他并未因为得到了权力就变得骄纵奢侈、放纵享乐,反倒是始终秉持着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以及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
他清楚要让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帝位稳固,那自己就得抛开私欲,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李世民这人性格直爽,就算有时发火过了头,也能够迅速自我反省,主动加以改正。他常常亲自处置奏章,了解百姓的情况,还对官吏提出严格要求,让他们做到廉洁奉公、关爱百姓。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位君主,心性颇为复杂。在争夺权力时,他能狠下心来,残忍到极点,连骨肉亲情都能不顾。然而,当权力稳固之后,他却能够抑制自己的私欲,全身心地投入到政事之中。他算是那种善恶交织的少见之人,也正是这样一种既矛盾又宏大的性格,促使他缔造了盛世的辉煌功绩,同时也让他在历史上占据了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地位。
【结语】
李世民是个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夺嫂、杀兄的行为残忍冷酷,但也算是为求自保并获取胜利的手段;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彰显出他的治国本领,可玄武门那血腥的一幕又让他饱受争议。不过,没法否认的是,这位让人既钦佩又惧怕的帝王,凭借自己的果断和治国才能,引领唐朝走向了昌盛的巅峰时期。历史上罕见地出现了这样一个仿若魔又仿若神的男子,铸就了一个既极度繁荣又极度衰败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