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保台立战功,品优艺精调北洋。”
我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历经坎坷,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我国在东方列强的蚕食之下,被迫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造成这样的情况,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有一定的关系,但在这其中也不乏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民族英雄名为邓世昌。
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最后一刻,驾驶着致远号与日本战舰同归于尽,许多人对他这种行为感到不解,直到125年后致远号被成功打捞,才解开了这一谜题。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我们先来谈一谈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可谓是进一步加深了,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进程,战争结束后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也让我国大片土地流入他国之手。
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还是得归结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同一时间的日本,已经经历了明治维新,以及两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军事方面和政治集权方面都遥遥领先我国。
但是,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的缘故,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无法将商品外销,所以他们急需寻求外部市场,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方法。
同时,也将目光放在了仍在“闭关锁国”东方大陆。
而此时的清朝,仍然忙于官场中的明争暗斗,虽然,有以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派为首发起的“洋务运动”,但很快就招来了清政府的打压,“洋务运动”也是草草收场。
清政府的无能不仅体现在政治上面,对于军事建设方面也是极其的敷衍了事。
当时,清政府为了巩固我国海面上的军事力量,打造了一支堪称豪华的“海上王牌”——北洋水师。
无论从装备质量以及规模上,放眼整个亚洲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那么就会有人就会感到疑惑了,这么强悍的一支舰队,为什么会打不过日本?
罪魁祸首还是清政府,清政府在建立北洋水师初期,承诺每年会拨出400万白银用于各方面支出,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
每年在军事方面的支出呈直线下降,那么钱都用到哪去了?
都被慈禧太后用来维修后宫、建造宫殿上面。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
经济愈渐萧条的北洋水师,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出现了混乱,这个时候李鸿章站了出来,自掏腰包弥补了北洋水师的经济开支。
但这些远远不够,北洋水师仍然处于一个“元气大伤”的状态,但在慈禧太后的眼里,她认为北洋水师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直到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才让她追悔莫及。
中日甲午战争的突然爆发,让整个清政府都手忙脚乱,他们急忙委任邓世昌为主帅,统领着北洋水师迎击日本舰队。
但是由于常年的经济负支出,北洋水师早已没有了当年雄厚的实力,军心散乱,弹药不足,一开战就遭受到了来自日军的猛烈进攻。
邓世昌只好指挥着战舰边打边退,邓世昌看着自己的舰队一个一个被击落海底,此时的他已经有了抱着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决心。
邓世昌站在军舰上方,眼神坚毅,他用激昂的语气进行着最后的宣讲,军舰上的每一个人都丝毫不畏惧,就算是死他们也要拉着一个垫背。
所以,邓世昌将目标放在了日军的吉野号上,随即便让致远号卯足了马力,全速冲向了吉野号,但是很可惜,致远号在离吉野号只有近百米时,被敌方鱼雷击中,船沉大海。
对于邓世昌这个“同归于尽”的抉择,许多人感到不解。
因为致远号的体型要比吉野号小的多,就算是全速撞击吉野号,也不能彻底的摧毁它,邓世昌作为水军统帅,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为什么他还要毅然决然地选择撞向吉野号呢?
直到124年后,也就是2014年,人们将沉浸在大海中的致远号打捞上来后,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邓世昌的“秘密武器”
专业人员对致远号的残骸进行了周密的检查,他们发现在致远号的导弹发射管道内,有一颗鱼雷并没有发射出去,而这颗鱼雷已经处于随时都能引爆的状态。
这样,我们就能大概推断出邓世昌的“秘密”。
邓世昌虽然是抱着与吉野号同归于尽的心态,但是他知道,凭借致远号的冲撞力无法彻底的摧毁吉野号,而致远号中的这颗鱼雷却能够做到一击必杀。
由于吉野号并不在鱼雷的射程之内,所以,邓世昌选择了全速冲向吉野号,等致远号进入到了允许的射程,就向吉野号发射鱼雷。
但是,专业人员经过从残骸中发掘,这颗本来应该发射的鱼雷似乎卡在了发射轨道之中。
那么,我们就能够推断出当时的情景,邓世昌在全速冲刺到达了射程范围之内时,鱼雷却卡在了发射管道内。
在这千钧一刻之际,邓世昌选择以致远号肉身作为鱼雷的载体,只要撞上了吉野号,那么就会触发志远号内的鱼雷,以达到摧毁吉野号的目的。
可是,邓世昌还是低估了日军的实力,在距离吉野号有几百米的时候,被敌方的鱼雷给击沉了。
这个困扰我们100多年的秘密也由此解开,邓世昌选择同归于尽并非匹夫之勇,而是已经经过了缜密的计算和规划,可惜,他离成功只差那最后一步。
如果清政府能够保持每年给北洋水师的开支,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出现鱼雷卡壳的情况?
而最后的胜利者会不会是我们的舰队?对此,我们在惋惜邓世昌的同时,也对清政府的无为而治感到悲愤与无奈。
结语
虽然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当中是失败的一方,但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歌颂的,面对外敌侵略,做到了真正的舍身取义。
也正是因为我国有着许许多多像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国家才成功打破了被侵略被欺凌的局面,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的安居乐业。
想了很多年也没有想通,你说的我还是不明白,与其自杀、为什么不撤出以利再战!
装备跟不上,战场上很抓狂的。任何时期任何活动都是那拨人可靠。调皮捣蛋的只会捣乱。
日舰即使速度快也不能说比清舰先进,比如装甲车比坦克速度快,不能认定比坦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