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时做出了重要的谈话,引导中国经济走向另一块天地,细心的人如果观看当年的影像,会发现小平同志的身旁站着一位七岁的孩童,幽默的网友评论道:“这应该是见证深圳奇迹年龄最小的中国人。”
多年后这位孩童长大,如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考上北大,为了深造,继续到美国杜克大学攻读法律,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这个孩子叫做邓卓棣,小平同志唯一的孙儿,出生于美国。因其身份特殊在出生的时候还被人质疑入了美国国籍,毕竟是伟人的后代,随随便便脱离祖国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邓质方同志在美留学期间与刘小元相识相恋,走进婚姻的殿堂,在美国诞下他们爱的结晶,美国法律规定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均可入美国的国籍。因此外界存在这样的声音并不奇怪,人生来无非就是说说别人,又被别人说说,他们夫妇浑然不在意,污言秽语脏不了纯净的灵魂,于是他们又去质疑小平同志。
邓卓棣其人
小平同志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难道这种民族情结的传承就是如此吗?最终谣言不攻自破,邓卓棣不久后被送回中国,据媒体报答邓质方同志第一时间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登记了孩子的出生。
孩子回国后,经常陪伴在爷爷邓小平左右。小平同志喜爱桥牌,小卓棣常伴爷爷左右,很快也爱上这项优雅的娱乐项目。后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爷爷对自己的影响,经常现身在各种桥牌的游戏比赛中。
不能因为一种游戏就否定一个人呢?人生在世,有几项爱好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小平同志也颇具老顽童精神,在闲暇时光与友人约好下桥牌的时间后,往往都是第一个赶到,唯恐耽误娱乐的时间。
邓卓棣也是如此,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业完成后,他本来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就业岗位。但是血液里流淌的爱国精神告诉,世间有一种高贵不可以用金钱衡量,就像爷爷的一生,早年间在法、美等国家勤工俭学,目的就是挽救中华民族。
身为邓家后人 ,岂有不回国报效祖国的道理。他回到祖国,去到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到了这个地方一个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城——平果县。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为百姓服务,不浮夸,不张扬,为群众解决每一项燃眉之急。不久之后他成为新安镇的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平果县县委副书记。
足见他的能力之强,然而他依然是那样的低调,谦逊,如同内含光芒的璞玉。因此网友们戏称他是最低调的伟人后代,不知看到这个称呼后,身为80后的他会生出一番怎样的感慨。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以来以地处偏远,贫穷落后著称,如何改变当下的发展困境,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和以往的发展经验,同时创造性地借鉴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是摆在面前一个不得不解决的课题。
时间的期限早已规定好,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脱困。具体他是如何操作,又做了那些建设性的工作,此处并非什么汇报会议,暂且不聊,有兴趣的人可以到到底去参观新安镇的发展现状,唯有看到、听到、了解到,才能切实体会到措施的优势。
后来他回到北京,担任桥牌理事会理事。由此可见他为民服务并非为升官发财,而是完全发乎自己的内心,这就是自五四以来的青年精神的精髓。
何为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在在特殊时期形成的爱国精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青年们积极探索各种救国之路,他们不惧生死,不慕名利,一心为救国为中。因此咋各个领域出现了许许多多一流的人物,邓小平在那个时候就是其中之一,12岁独自出国留学,勤工俭学,换成今日实在是难以想象。
这种精神必定会耳濡目染地传给自己的孙儿邓卓棣,身为伟人的后代,国外留学期间的待遇本可以更好。但因为心目中有学习的榜样,他依旧独自蜗居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勤工俭学,和其他无数普普通通的青年一模一样。
同样在新安镇任党委书记期间,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不慕奢华,甘于清贫。当地的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经常一身普通装扮出入在各个场所,急百姓之所急,切实为百姓服务。甚至许多百姓根本不知道他是伟人的后代,以为不过是一位普通的青年,因为能力强、学历高被派遣到这个地方。
这就是家风的传承,身为出生普通家庭的我们。在听闻这些事迹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梦想是否和时代的追求融为一体?我们是否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过贡献?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能你会说我们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身为炎黄子孙,难道不应该随着前人的步伐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最简单的道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却往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道,但凡正道走起来都是万分的艰难,毛主席说:人间正道是沧桑。
唯有正道才能够成就人生。当然正道也并不是让我一门心思搞事业,整得自己没有人生兴趣爱好,人生很好,培养一些高雅的爱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比如小平同志的桥牌爱好,他老人家一不小心还成为对世界桥牌事业影响最大的人。
他老人家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身教胜于言传,家中有孩子的父母,你学会了吗?先要求自己,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