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是纳粹德国副元首,深受希特勒器重,为何最终驾机叛逃英国?

文史砖家 2024-06-19 17:14:25

文|格瓦拉同志

希特勒在掌控纳粹德国前后,曾培养出一批罪行累累但能力出众的人才,除被普遍认为是其第一接班人的戈林外,最受他器重的下属,莫过于副元首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不过,就在赫斯权势达到顶峰之际,他却独自驾机前往宿敌英国,并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和盘托出,由此被纳粹德国视作叛徒、卖国贼。那么,赫斯为何要这样做?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01纳粹副首

赫斯,1894年生于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一个德国富商家庭,15岁以前都在北非生活,直到1909年才返回祖国生活、学习。青年时代的赫斯,对于继承乃父衣钵、经商致富并无兴趣,但对物理和数学倒是情有所钟。一战开始后,赫斯应征入伍,陆续服役于第7巴伐利亚野战炮兵团、第1步兵团和巴伐利亚第35战斗机中队。在此期间,赫斯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参战,曾两次身负重伤,并因战功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

正在发表演讲的赫斯

一战结束后,沦为战败国的德国遭到协约国集团的严厉惩罚,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一落千丈,而席卷欧美的经济大危机,更是给其带来致命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前途悲观、迷茫的德国民众开始拥抱极右翼思想,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的纳粹党由此成立,并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成为执政党。1920年7月,赫斯参加纳粹党,成为该党的第16名党员,并在翌年结识希特勒。

赫斯甫一接触希特勒,便被他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才能所折服,由此成为他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1923年11月,赫斯追随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举行暴动,失败后逃往奥地利,后被抓回德国判刑,被关押在兰德斯堡监狱,恰好与希特勒同处一间囚室。在服刑的8个月时间里,赫斯激起希特勒对地缘政治学的兴趣,并笔录了后者的“战斗纲领”-《我的奋斗》。

希特勒(左一)、赫斯(右二)及其他纳粹领导人

正是这段共蹲大狱、联合著述的经历,使得希特勒和赫斯之间结为深厚的“革命友谊”,并为赫斯日后的飞黄腾达埋下伏笔。1933年,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执政,赫斯随即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旋即又兼任不管部长,统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装部队以外的一切事务。当时的德国属于典型的“党国体制”,身为纳粹党副元首的赫斯,自然也成为德国的“二把手”,地位仅在希特勒之下,由此可以想象他的权势之大、地位之尊。

02叛逃英国

然而,伴随着“党国体制”的巩固,赫斯却逐渐失去希特勒的宠信,身兼空军部长、冲锋队总指挥、国会议长、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要职于一身的戈林开始后来居上,并在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日之前,已经成功地越过赫斯,成为希特勒的第一号接班人。逐渐被边缘化的赫斯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为了扭转不利地位,他迫切需要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

赫斯所驾驶飞机坠落后的残骸

1941年5月10日下午,赫斯与妻子伊尔莎匆忙告别,然后在副官的陪伴下驱车来到奥格斯堡。到达机场后,赫斯换上德国空军尉官的制服,然后留给副官一封信件,并叮嘱他如果自己4小时后仍未返航,便将这封信交给希特勒。随后,赫斯单独驾驶业已准备就绪的Me110战斗机飞往英国的格拉斯哥,并在当晚23点09分,通过伞降的形式进入汉密尔顿公爵的住宅区。

1936年,赫斯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结识了汉密尔顿公爵,而在驾机飞往英国之前,他又与此人多次秘密通信,以商谈德英媾和事宜。然而,赫斯事后才得知,汉密尔顿公爵对通信一事毫无所知,而跟他保持联络的,其实是英国的秘密情报机构-军情五处。因此,赫斯甫一降落,便被守候在周围的英国特工抓捕,随即被关押在玛丽山兵营。

丘吉尔通过赫斯了解到希特勒的扩张计划

赫斯被捕后,汉密尔顿公爵前往玛丽山兵营去探望他,由此了解他驾机飞往英国的意图,并将这些情况上报首相丘吉尔。随后,丘吉尔安排相关部门跟赫斯进行了一系列会谈,虽然会谈内容不得而知,但研究者们相信,赫斯在会谈中将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和希望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的想法全盘托出,无疑属于严重的叛国行为。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赫斯的举动应该是得到过希特勒的默许。

不管赫斯驾机飞往英国的举动是否得到希特勒的默许,但英国成功诱捕德国“二把手”,无疑是巨大的胜利。一方面,纳粹副元首擅自出走使希特勒丢尽脸面,为同盟国集团在宣传战线上赢得一场大胜。另一方面,英国可以利用赫斯在政治上牵制苏联,防止其与纳粹德国建立同盟关系,从而减轻德国在西部战线上对英国的压力。

赫斯的出走令希特勒无比愤怒

赫斯的不辞而别无疑让希特勒陷入暴怒当中。根据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赫斯的出走曾被希特勒认为是其人生中最严重的打击,他非常担心,日本、意大利据此会猜测德国企图跟英国单独媾和。为此,希特勒公开宣称赫斯驾机飞往英国属于叛国行为,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患上精神病。与此同时,希特勒还下令,一旦赫斯回到德国,应当格杀勿论。

03蹊跷离世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举行数十次军事审判,赫斯因策划战争罪和破坏世界和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在1947年7月被转移到西柏林的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服刑,编为第7号囚犯。施潘道监狱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指派1名监狱长共同管理,各组织30名卫兵轮流看守,但随着前纳粹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等人在1966年相继获释后,赫斯便成为该监狱中唯一的囚犯。

施潘道盟国军事监狱

赫斯的监狱生活很有规律的:早晨7点起床,洗漱、早餐后,大部分时间用在散布和读书上。晚餐结束后,赫斯会继续散布一段时间,然后在晚上22点左右熄灯睡觉。根据狱方规定,赫斯获准阅读指定的3份德文报纸,每月可由家人提供4本书籍作为读物,1978年起室内备有1台电视机。不过,赫斯不得收听新闻广播或收看有关当代历史的节目,有关纳粹德国、纽伦堡审判和施潘道监狱的报刊与文章更是事先被删剪。

虽然身为战犯,但随着赫斯的年事日高,包括其家人在内,社会各界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纷纷呼吁同盟国集团提前释放他,但无一例外都被苏联强硬拒绝。或许是对漫长、孤寂的监狱生活的绝望,赫斯在1987年8月17日选择上吊自杀,终年93岁。不过,考虑到赫斯已是耄耋之年,行动极为不便,单凭自己的力量似乎无法完成高难度的自杀行为。因此,坊间普遍怀疑赫斯之死属于他杀,幕后实施者很可能是英国军情五处。

赫斯的墓地

赫斯死后,遗体最初被安葬在巴伐利亚小镇文泽德尔,从2002年开始成为新纳粹主义分子的集会地,2004年时参加其忌日悼念活动的人数竟达到3800人。这种现象引起德国政府的忧虑,联邦宪法法院为此在2009年颁布决议,禁止极右翼社会团体在文泽尔德举行游行集会。2011年7月20日,在征得赫斯家属的同意后,德国政府铲除赫斯的墓地,将其骨骸火化,并将骨灰洒入大海。至此,文泽德尔的局势才趋于稳定。

参考书目

威廉·夏伊勒(美):《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2015年版。

理查德·奥弗里(英) :《第三帝国图文史》,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利德尔·哈特(英):《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武尔夫·施瓦茨韦勒:《希特勒副手赫斯的一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 阅读:340
评论列表
  • 2024-07-18 00:48

    他不是去跟丘吉尔谈判去了

  • 2024-06-19 23:15

    反正他活到了战后,否则只有纽伦堡的绞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