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是从精神上安慰弱者的工具,但弱者永远不要希望联合国能给予你实质性的安慰。
巴勒斯坦驻联合国代表马吉德·巴姆亚在美国近期再次一票否决加沙停火决议后气愤至极地拍着桌子怒吼(图1):“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我们拥有错了国籍,信错了信仰,生错了肤色。但我们也是人,我们应该被平等对待!以色列有权杀人吗?巴勒斯坦人只有死亡的权利吗?以色列到底还要怎么做,才能让安理会依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

很感人,很催人泪下,可惜,毫无作用。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强权当道,没有力量就没有公理。那些载之于文字,堂皇发行于天下的所谓宣言、所谓公义,不过是欺骗、麻醉芸芸众生的工具。早有人对此做出了精辟的总结:两个弱者闹矛盾,世界会依据公理调停解决;一个弱者和一个强者闹矛盾,会解决掉弱者;而两个强者闹矛盾,会毁掉这个世界。
巴勒斯坦至今还对所谓的国际社会、联合国调停抱有幻想,只能让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毕竟,从苦难深重的旧时代里走过来的中国人,早就知道了所谓的世界公理是什么样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也曾和今天的巴勒斯坦政府一样,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干预。为此,国民政府努力约束东北军不要反抗,甚至在转过年来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时,依然采取不抵抗方针准备退却,把一切交给当时的万国联盟考察团来调查解决——只是由于不堪受辱的十九路军违背了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奋起自发反击,才没有使上海成为第二个东北。

一二八抗战
国民政府如此小心谨慎地避免使中国落下动手的证据,但换来的是什么呢?当年国联的调查团的确是一本正经地到中国来走了一趟,从东北到上海,在国民政府隆重的接待和热烈期盼下逛了一大圈,结果呢?
结果就是和今天的联合国一样,所有的决议只对强者(日本)有利。这一点,甚至当年在上海的西方记者也看不下去,发表了一篇极尽讽刺意味的报道:
“白天在公共租界,几乎感受不到持续不断的恐怖活动。轮船、电车、人力车照旧在他们各自的道路上跑,电影院照旧放着电影,公司照旧做生意,海关照旧办公,报纸照旧出版,而在此期间,空中流弹横飞,街上火烟四起,孩子被倒塌的房子埋葬, 拖儿带女的逃难家庭,不断有人被击中倒地。
但是国联并不着急视察战场,所以日本人有时间收拾战场,就像内斯特罗伊(Nestroy)有关霍洛芬斯(Holofernes)的诗:“把尸体抬走,我无法忍受凌乱的场面。”场面确实难看至极,随处都有大批被杀的中国男女,有的嘴巴塞着东西,有的被砍了四肢。这种模样当然会败坏国联的先生们的胃口,迎接他们的可是茶点、晚餐和宴会啊。在闸北和吴淞的视究一结束,他们就去华懋饭店吃饭了,而宴会的主人就是战争的发动者——尽管上海在中国,而不是日本。宴会上有十六种葡萄酒和香槟酒,还有乌普曼(Upman)雪茄(瓶装,在从哈瓦那进口的店里卖1.6元一支),还有丰富的菜品。

30年代的华懋饭店(即今天的和平饭店)
在中国流血的土地上,日本人为国联的先生们准备了一场隆重的宴会。这是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亲自审批的招待菜单:
灰珍珠白鲸鱼子酱
杯装浓汤
黄金香槟
比目幼鱼
阿尔梅农维拉 菲力之心
焗马铃薯丝配蓟菜
上品小青豆
冷笋配文森特汁
秘制香料烤火鸡
高卢沙拉
国泰冰冻慕斯
花式小甜点篮
过滤咖啡
……
日本军队甚至在江湾的赛马场为国联考察团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赛马比赛……
“

一二八事变中在上海的日本侵略军
这真的是独属于强者的宴会。日本和来自西方列强的国联考察团成员们在硝烟尚未散去的中国土地上言笑晏晏,完全不理会几英里外对他们翘首以盼的中国政府的目光——中国不过是当时世界的弱者,有什么资格让国联为他主持正义呢?最后国联调查团给出了一份极其软弱的劝和呼吁,已经是列强们的最大善意了。

1932年国联中国调查团与日本侵略者的合影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中国毕竟还拥有数万万庞大的人口和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联恐怕早都裁决让日本拥有这块土地了。
而日本因为国联决议居然没有完全倒向自己这个强者的一方而勃然大怒,竟最终索性退出了国联——强者霸气如斯啊。
可笑的是这个世界上偏偏还有许多弱者为那由强者所书写的满纸大道之言折服,一遇到危机就连忙拿起这些“圣经”来麻痹自己、麻痹同胞——这种人,国内外都有很多。
比如已经逝去的那位我国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前大使吴先生,在东西方矛盾逐渐激化时就公开宣称激怒西方要不得,否则会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中国必须要对西方妥协。将一切对祖国怀有忧患意识的爱国者打入他所定义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之上去,并以反对改革开放的名义压在五行山下。而他眼中的支持改革开放道路的举措就是对西方的“合理”要求一律答应(其实在他看来所有要求都合理),经济上全面让步妥协。总之,洋大人是讲公理道义的,我们给了足够的让步妥协,那么他们总不好意思打脸不认那些他们自己书写的公理吧?

坐观成败的法塔赫军事力量
加沙打成了一片废墟,然而法塔赫的数万武装力量却一直待在约旦河西岸“祈祷和平”,天天在联合国搞外交攻势,乐此不疲地一次次重复着表决-否决-再表决的流程!
如果吴先生活到了今天,亲眼目睹以色列如何一意孤行轰炸巴勒斯坦,哪怕阿巴斯的巴勒斯坦政府死了数万子民也依旧没有还手;还有美国如何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蹩脚的理由制裁中国,他还坚持他的和平妥协观点吗?
永远不要忘了毛主席的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话永远适用于世界的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