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被蒋介石政府软禁了五十多年的张学良终于被释放。
消息传出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张学良长女张闾瑛,立刻回到台湾探望。
作为张家长女,又是张学良唯一一个女儿,张闾瑛从小受到祖父、父亲百般疼爱。
不过,出身高贵的张闾瑛非常排斥父母安排的媒妁婚姻,甚至直言“要嫁就嫁布衣”,这究竟是为何?
张学良一生共有5个儿女,其他子女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张家千金张闾瑛1914年,张学良遵从父亲张作霖的命令,与一个叫做于凤至的大家闺秀结为夫妻。
两年后,于凤至为张家生下一个女儿。
虽说当时的传统封建思想仍然很浓厚,可这毕竟是张家的第一个子嗣,帅府上下都对这位小千金的到来感到很兴奋。
作为爷爷的张作霖,更是绞尽脑汁亲自为孙女取了名字——张闾英。
张作霖发家于辽宁锦州医巫闾山,“闾”字正是取自于此,他又联想到远古时期舜帝结发之妻“女英”之名,遂为长孙取名闾英。
后来,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另外三个儿子也跟随长姐名字,取“闾”字为名。
于是三个儿子的名字依次为闾珣、闾玗、闾琪,就连女儿的名字也改为了闾瑛。
张闾瑛作为张家长女,自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刚满月时,祖父张作霖就亲自为其操办了一场盛大的筵席。
当时的张学良虽然只有16岁,但同样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位掌上明珠。
小时候的张闾瑛可谓是有求必应,生活得无忧无虑,即使于凤至接连为张家生下几个男孩,张学良最疼爱的也还是闾瑛。
虽说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张闾瑛是一个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的大小姐。
相反,张闾瑛从小在母亲的教养下,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大家闺秀。
张学良18岁之后进入了陆军讲武堂学习,张家上下都交给少奶奶于凤至操持,张闾瑛的教育任务自然也落在了她的头上。
于凤至本人知书达理,是远近闻名的“女秀才”。
张闾瑛继承了母亲聪慧好学的品质,7岁开始就跟随教书先生学习,八岁正式进小学读书。
此外,于凤至还非常注重女儿艺术气质的培养,专门为其请来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让女儿学习绘画。
9岁的时候,张闾瑛已经是一个熟读唐诗宋词,且多才多艺的千金小姐。
就连教书先生也评价她:“沉静好学,聪慧过人,颇为不凡。”
1928年,对于张闾瑛、乃至整个张家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老帅张作霖被日本人炸至重伤,送到沈阳后很快不治身亡,这是张闾瑛第一次直面亲人的死亡。
自那以后,父亲张学良继承家业、主政东北。
在此之前,张闾瑛的童年时光一直都是五彩斑斓的。
在学校中,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喜欢的事情。
父亲一有空就会回到家中,带着张闾瑛兄弟姐妹几人四处游玩。
即使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但张家还是给张闾瑛提供了一段无忧无虑的静好岁月。
可随着张学良接过张作霖的帅印,陪伴儿女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张闾瑛常常几个月见不到父亲一面。
另一方面,此时的闾瑛也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从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小公主,摇身一变成为了张家的千金大小姐。
张闾瑛因为身份的特殊,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沈阳《大亚画报》曾经刊出过一张张闾瑛的照片,照片中的张家千金英气逼人、清秀脱俗,比一般的大家闺秀更加光彩动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母亲于凤至的悉心培养下,张闾瑛身上有一股十分典雅的文艺气质,让人一看就心生喜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刚刚从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张闾瑛,希望到国外留学,继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但由于此时她尚且没有成年,张学良便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时间来到1933年4月,张学良因为“热河沦陷”引咎辞职,前往欧洲考察。
于凤至携子女随同前往,张闾瑛出国留学的心愿得以实现。
张学良与意大利外长齐亚诺交情深厚,所以当张学良、于凤至返回国内时,几个孩子就留在了罗马上学。
然而随着意大利公然对外宣称“承认伪满洲国”,张学良愤然与齐亚诺断交,于凤至通过国外的朋友,将几个孩子转移到了英国伦敦。
此时的张闾瑛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张学良、于凤至多次为她物色结婚对象,前来向张家提亲的世族大家也络绎不绝,其中就有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
孔家家主孔祥熙,希望张闾瑛能跟自己的儿子孔令侃结为秦晋之好。
张学良对此很满意,双方门当户对,张家与孔家又来往甚密,两家子嗣结合对彼此都好。
可是当联姻的消息传到张闾瑛耳中时,却引起了她的强烈反感。
她甚至放出豪言:“要嫁就嫁布衣!”
不管是孔家的孔令侃,还是张学良为其物色的世家子弟,张闾瑛统统严词拒绝。
其实张闾瑛不想听从父母媒妁之言的选择可以理解,但是她为何会对世家子弟如此反感?以致于只愿嫁给普通人呢?
这恐怕跟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脱不开关系。
张学良、于凤至的婚姻悲剧张学良和结发妻子于凤至的婚姻,是父亲张作霖一手主导的。
当年张作霖在漠北郑家屯一带剿匪时,结识了当地的商号“丰聚长”的老板于文斗。
1913年,已经是一方豪强的张作霖专门前往郑家屯和于文斗叙旧,正好跟于文斗的千金于凤至碰了一面。
张作霖早就对这位小姑娘的人品才学有所耳闻,当下一见更觉不凡,心里顿时升起了联姻之意。
临走之前,张作霖要走了于凤至的生辰八字,拿回去找人一算,竟与张学良是“天作之合”。
于是张作霖当即派人到郑家屯,准备请人说媒定亲。
而另一边的张学良对此事还浑然不知,待于文斗也同意了这门亲事后,张作霖直接以命令的形式告知了他。
毫无疑问,张学良并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
一方面是因为他饱受新思潮影响,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抗拒。
另一方面是张学良年少风流成性,在奉天城内不知有多少红颜知己,他又怎愿早早地成家立业呢?
况且,奉天城内有多少年轻貌美女子?张作霖却专门跑到穷乡僻壤的郑家屯给他说亲,这让张学良怎么也接受不了。
可惜的是,14岁的张学良根本反抗不了父亲的意志。
张作霖本就经常把儿女的婚姻当做政治筹码,当年为了笼络蒙古达尔罕王,他不惜把二女儿嫁给了对方一个半痴呆的儿子,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四女儿张怀卿的婚姻同样是政治联姻,成婚之后张怀卿抑郁一生,根本毫无幸福可言。
张学良亲眼目睹了几位姐姐的不幸婚姻,因此也知道自己难逃父亲的安排,只能硬着头皮前往郑家屯提亲。
反观女方于凤至,她对自己的婚姻也相当有主见。
一开始父亲同意这门婚事时,于凤至就有些不情愿,她不主张攀附权贵,但经不住父母劝导只能从命。
其实单就品性学识来说,于凤至完全配得上张学良,她自由天资聪颖、温柔端庄。
7岁开始学习,10岁那年就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当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于凤至时,也有些惊到了,他没想到父亲在这样一处偏远之地为他寻来的一个媳妇,竟是如此的优秀。
或许正是基于这点,让张学良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和于凤至的结合。
成婚之后,于凤至也的确没有让张作霖失望。
她知书达理,又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天赋,一进门就把张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全府上下无一不对这位少奶奶敬重有加。
张学良自己也对这位妻子相当满意,可惜他始终对于凤至没有生出男女之情,就连对她的称呼也只是家人般的“大姐”。
在外,张学良仍旧与自己的红颜知己纠缠不清,与一个叫做赵一荻的女子甚至生下了一个儿子。
对此,于凤至没有哭天喊地,更没有闹得人尽皆知,而是站在丈夫的立场上帮助赵小姐埋买下了一套房产,甚至派人照顾她们母子。
此时的于凤至,毫无疑问已经彻彻底底把自己当做了张家人。
她对张学良是否有过感情,我们无从得知,但就其为张学良和张家所做的一点一滴来看,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一个完美的张家媳妇。
但是这一切对于凤至来说公平吗?她心里的苦怨又能向谁诉说?
唯一看清这一切的人,只有女儿张闾瑛。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闾瑛逐渐意识到了父母之间的不对劲,心思细腻的她本就与母亲朝夕相处,自然而然领悟到了母亲在这段婚姻当中的无奈和凄苦。
后来随着赵一荻正大光明地与张学良走到了一起,张闾瑛更加心疼母亲。
所以,闾瑛对世家子弟有着天生的排斥,她向往自由的恋爱与婚姻,她痛下决心一定不要听从父母的婚姻安排,以至于发出了那句“要嫁就嫁布衣!”的豪言。
这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抗争,也是对母亲这些年来婚姻不幸的发声。
或许是太过疼爱女儿,又或许是不想让不幸再发生在女儿头上,张学良最终还是没有逼迫张闾瑛与孔令侃成婚,张闾瑛也幸运的在英国邂逅了另一半——陶鹏飞。
陶鹏飞是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同样来自奉天。
相较于世家子弟身上的浮华与傲慢,贫苦出身的陶鹏飞显得格外朴实无华,这让张闾瑛很是喜欢。
二人很快发展为情侣关系,并于1941年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只可惜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被蒋介石软禁起来,他们的婚姻只得到了母亲于凤至的祝福。
结婚后,张闾瑛、陶鹏飞二人在美国洛杉矶定居。
后来于凤至从台湾来到美国治疗癌症,病愈后就一直跟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一家人为了营救张学良四处奔走,于凤至更是孤身一人闯荡纽约股市,企图用商业上的成功换取丈夫的自由。
虽然最后她的确成为了纽约首屈一指的华人女首富,但蒋介石对此并不买账,就是不愿放走张学良。
不过,张学良共有5名子女,那么在他被软禁之后,其他子女又都去了哪里呢?
继承父亲长寿基因众所周知,张学良是一个长寿之人,享年101岁才寿终正寝。
但是在他的儿女中,继承他长寿基因的却只有张闾瑛和张闾琳二人,其余几位儿女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张学良次子名叫张闾玗,生于1918年。
当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几个儿女在英国被国民党特务监视,长时间处于恐慌中。
加之当时正值二战,外面整日炮火连天,张闾玗落下了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在极度恐慌中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1942年,于凤至将几个儿女转移到了美国,但张闾玗的病情始终得不到好转。
于是,宋美龄建议把张闾玗接到台湾治疗。
虽说台湾的医疗水平比不上美国,但来到台湾之后可以跟张学良见面,或许对他的病情有帮助。
1954年,张闾玗辗转来到台湾基隆,见到了分别近20年的父亲张学良。
与父亲的重逢的确让张闾玗的精神有了改观,心情也恢复的不错。
可惜的是,已经是病重之躯的他,适应不了台湾的水土,病情持续恶化,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张家长子张闾珣,生于1917年,比闾瑛小一岁。
当年在伦敦被监视时,张闾珣的精神也受到了惊吓。
1958年,年仅41岁的张闾珣突然患上了中风,从此瘫倒在床。
同年秋天,张闾珣在美国与世长辞。
消息传到台湾,张学良痛哭不已。
随着张闾珣的去世,意味着他与于凤至的三个儿子已经全部离开人世。
因为张学良的小儿子张闾琪,早在10岁那年就因为肺结核早早的夭折了。
亲眼目睹儿子离开的于凤至更是心如刀绞,接连经历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她一度精神奔溃。
好在于凤至的身边一直有张闾瑛陪伴,在女儿日复一日的亲情沐浴中,于凤至才慢慢挺了过来。
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儿子张闾琳,继承了父亲的长寿基因。
1940年,10岁的张闾琳就被送往美国学习、生活。
直到1925岁那年,张闾琳在与被监禁中的父母联系上。
后来张学良被释放后,来到美国夏威夷居住,张闾琳陪伴父母度过了最后一段时光。
至今,已经92岁的张闾琳仍然健在,是著名的航天专家,曾多次回到大陆探亲。
当然,张家兄弟姐妹中同样健在的还有现如今已经106岁的张闾瑛。
1961年,张闾瑛、陶鹏飞曾受邀来到台湾讲学。
临行前张闾瑛激动不已,因为不出意外她有机会见到分别近30年的父亲。
然而当张闾瑛抵达台湾后,蒋介石却阻止了这对苦命父女的重逢。
张闾瑛找遍了父亲在台湾的至交好友,终于被特许见张学良一面,不过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张闾瑛、陶鹏飞跟随国民党特务来到了张学良的软禁之地。
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守十分严密。
终于,张闾瑛在一个光线略显昏暗的房间中,见到了一位老态龙钟、头发灰白的老人,此人正是当年那个统领东北40万兵马、威震神州的张学良。
看到这一幕,张闾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悲声痛哭朝着父亲扑去。
张学良抚慰着女儿的后背,同样哭的老泪纵横。
当年在欧洲分别之时,张闾瑛还是一个刚刚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张学良也正值意气风发。
没想到再重逢之时,张闾瑛早已嫁为人妇,张学良更是垂垂老矣。
相逢的时光是短暂的,张闾瑛很快再度告别了父亲。
两人本以为此生或许难以再相见,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父女俩跑赢了时光、跑赢了历史。
随着蒋介石、蒋经国先后离世,张学良终于在1990年恢复自由之身。
张闾瑛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相聚。
后来张学良被允许离开台湾,父女二人又在美国得以重聚。
结语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走完了自己的百年人生。
张学良虽说被蒋介石囚禁了54年,但好在到了人生暮年,他终于重获自由,并且仍有儿女陪伴在身边。
现如今,已经106岁的张闾瑛仍然健在。
虽然她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她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发展,替父亲守望着这片当年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保卫的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