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一波的资历,倘若参加55年授衔,授予“大将”是否板上钉钉?

不吃亏加冰 2024-12-27 16:56:11

1931年6月,由于省委军委负责人叛变,河北省委及所属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薄一波同志在北平被捕,被判刑8年。

5年后的1936年9月,薄一波等54名同志在党组织的营救下终于重获自由。

离开了国民党的监狱近一个月的时间,薄一波便接到了北方局的任务,让其前往山西,组成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并任书记。

去往山西,意味着薄一波便要与在山西地界经营日久的阎锡山打交道。

到山西从事抗战工作

由于早年在山西工作的时候,薄一波被通缉过两次,算是间接与阎锡山有嫌隙,因此对于前往山西与阎锡山共事很是抵触。

但是考虑到当时大局的需要,刘少奇特别叮嘱薄一波要摒弃前嫌,去与阎锡山合作,并强调要:“彻底转变我们过去的斗争方式与工作方法,学习和创造新的斗争方式与工作方法,这是新形势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后来,在领会了刘少奇的意思后,薄一波在山西做了一次长达40多天的调查,最后发现山西“按照党所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来衡量山西的情况,觉得不但可以做工作,而且大有文章可做。”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还是因为这次党组织让薄一波前往山西开展工作,主要还是收到了阎锡山的邀请。

早在1935年的时候,日本人就想通过“华北自治”运动来分裂中国。日本人对华北有野心,迟早是要发动战争的。

而作为山西的“土皇帝”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地盘被日本人占领,何况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于是阎锡山便三番五次地请蒋介石对自己进行军事上的援助,希望蒋介石能够帮助自己扩充军力以御外敌。

但是当时的蒋介石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没有给予阎锡山任何的支持,还想方设法地诓骗阎锡山去陕西剿共,有借此削弱阎锡山的想法。

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阎锡山想到了与中共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明面上又不能张扬出去,因此就想着悄悄地让共产党人到山西发展抗日势力。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要以“官办团体”的名义和山西抗敌救亡活动家、组织家的面貌出现。

当时阎锡山最先找到了正在北平草岚子监狱里的薄一波,不过薄一波不愿相信阎锡山这个人,于是便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直到薄一波出狱之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上级党组织,时任北方局的领导人刘少奇在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才批评了薄一波的想法,并要求薄一波借用这次机会在山西开展工作,组织抗日武装。

接到任务的薄一波在1936年11月到达太原,与阎锡山商谈关于合作创建“官办抗日团体”的相关事宜。

阎锡山考虑到共产党人在发动群众进行抗日上的宣传优势,以及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因此对于创建“官办抗日团体”给出的条件很是宽裕。

当时薄一波所提出的要求有三个:“第一,我参加共产党多年,可以说是定型了,说话行事总离不开共产党的主张,希望得到理解;第二,我只做抗日救亡工作,对抗日有利的事情都做,不利的事情都不做;第三,在用人方面要给予方便,对我用的人要保障安全,其中会有不少是共产党人。”

对于薄一波提出的这三条要求,阎锡山没有反对,只要求对方不要借用发展抗日武装的机会在山西发展共产党的组织。

其实不用阎锡山说,早在来山西之前,中共北方局就对薄一波做了相应的要求,为的就是要促成这次合作的达成。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执行的却是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来到山西之后,薄一波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接手“牺盟会”,并开展工作,使得这个原本的空架子的“牺盟会”成为了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

但是“牺盟会”不能只是以官办组织的形式只做一些宣传工作,想要有实际的作为就得招兵买马,但毕竟这是在阎锡山的地盘,扩充军事力量恐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于是薄一波只能是暗中等待时机。

终于在阎锡山召开的一次高干会议上,阎锡山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日本人打进山西来,我们该怎么办?”

创建新军

其间作为“牺盟会”代表的董天知在薄一波的授意下,在会说道:“日军步步进逼,晋绥首当其冲,不早做准备,将来必吃大亏。不成立一支以保卫桑梓为宗旨的强大部队,就不足以抵抗日本入侵。因此,像阎会长讲的,发展30万国民兵是当务之急”

阎锡山听完董天知的话之后深表赞同,并让薄一波负责“招兵”的工作,同时还让牺盟会领导负责培养军政干部的军政训练委员会

有了阎锡山的放权,牺盟会很快便开始了招兵买马的工作,首先是在1936年12月,连续举办两期“临时村政协助员训练班”,训练1000名宣传抗日的专职人员,并发展牺盟会会员60万人。

紧接着又开办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军士训练团”等,先后训练10个团,2万余人。这为以后组建新军,为抗击日寇做准备。

山西新军诞生之后由阎锡山定名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就这样山西新军的第一支战斗部队从此诞生,薄一波担任这个总队的政治委员,徐绩章任总队长,牛佩琮任政治部主任。

新军成立之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新军驻守到上党地区,与八路军的一一五师成掎角之势,并且去往上党意味着给阎锡山留出了喘息的空间,新军发展部抢阎锡山的地盘。

结果阎锡山一听薄一波要带着部队去上党,当即就准许了。

薄一波带着新军前往上单名将张慕陶活生生地挤走了,并且在这里创建了自己的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阎锡山的旧军在内长城设防线,结果节节败退遭遇重挫。后来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敌后打出了“平型关大捷”。

在看到八路军的战力之后,阎锡山也有了做大新军的打算。

于是“决死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先后成立了四个纵队,并且由一二九师派遣80余名干部到一纵队工作。二、三、四纵队建立以后,又陆续给这些纵队输送过400名以上干部,骨干都是我军中抽出来的精英。

然而就在“决死队”做大之后,阎锡山却有了想要夺权的念头。于是阎锡山接着蒋介石的命令妄图取消掉新军的政治委员制度。

当时阎锡山估计,就算引起了新军的分裂,自己起码能够掌握一半的军队。但是阎锡山显然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在当时新军中有很多军事干部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也没有在我党的部队中有从军经历,但是思想还是很进步的。

薄一波的创军之功

1939年年底,阎锡山以对日军发动“冬季攻势”为名,命令决死二纵队于12月5日向灵石、霍县段的同蒲路实行破击,又命旧军的“预备队”在新军之后,等到新军与日本人交手之后再行伏击之事。

结果纵队政委韩钧立在发现了对方的企图之后,立刻给阎锡山发了一封电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进行了转移。

阎锡山得到电报之后,便称韩钧立叛变并通电全国,要对韩钧立进行讨伐,于是晋西事变爆发。

但是,阎锡山万万没想到,新军除了三纵队有4个团,二纵队有极小部分分离出来外,其余33个团全部离开阎锡山。

而就在阎锡山于晋西北与新军作战失利的时候,蒋介石乘机接着驰援阎锡山的命令让胡宗南部派两师“增援晋西”,又让“卫长官统一指挥晋东南之中央军及孙楚部”。

这样一来,阎锡山的不仅丢了“新军”,自己的地盘也被蒋介石蚕食。

就在阎锡山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共中央却主动地与阎锡山讲和了。要求薄一波等新军的领导人“在痛斥阎锡山的部下进攻新军、破坏牺盟会,残杀抗日人员的罪行以后,表示愿意和平解决山西内部问题,并愿意在阎锡山领导下继续团结抗日,以免被敌人利用。”

最后薄一波等新军领导人与阎锡山经过谈判,终于在4月初正式达成协议。新军的33个团基本上已经完全处于我军的统领之下了。

1941年决死队整编为太岳纵队决死队第一旅,下辖25、38、57、59团和洪赵支队,旅长李聚奎,政委周仲英,副旅长兼参谋长李成芳,政治部主任刘有光。

而薄一波则是升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此,新军正式归于我军的建制。

薄一波在山西有建军之功,开辟了太岳地区敌后抗日的新局面。此后,又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协助刘、邓取得了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胜利。

凭此功绩,要是薄一波一直留在军中,在55年大授的时候至少可以被授予“大将”军衔。但是由于薄一波在解放战争后期就转为行政工作,不在部队序列。所以当时毛主席在大授之前就做过要求,让已经转为行政工作的部队干部不参与授,因此薄一波才没有出现在55年大授的名单之中。

不过,就薄一波的当年在山西的工作成绩来看,却有吕正操、彭雪枫类似的创军之功。

参考资料:

《与阎锡山在山西斗智斗勇 晋西事变中的薄一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余广人

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77196/77200/5289447.html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