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春节,慢慢就懂事了

可读一二 2025-02-07 20:04:19

春节也就这样。这句话,平淡之中透出一丝凉薄。话虽如此,春节作为第一大的节日,节日的意义还是十分丰富。年年过春节,慢慢就懂事了。

虽然,春节成功申遗,但是,对于普通大众的感受而言,春节跟往年一样,没有变得更热闹。

以前,走街串户的花灯、龙灯,还有打春锣等,差不多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往事。虽然,有些地方会组织民众舞狮舞龙,主要还是为了上电视。当民俗文化到了需要保护之时,这个习俗就已经脱离民众,失去活力了。对于很多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这样去理解。

对于躲春、犯太岁、本命年等诸多的春节禁忌,相信的人,肯定会在嘴里念叨,但在不相信的人面前,未必就显得博学,反而会让人觉得迂腐。很多的习俗禁忌,来源于巫文化。虽然来源于巫术、方术的禁忌,如同神秘的魔咒,显得深不可测,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对此感兴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习俗禁忌,信则灵,不信则百无禁忌。不懂习俗禁忌,那又怎么样?何必在习俗禁忌上费神劳心而自己吓自己呢?

过个春节,吃好喝好玩好,高兴就好,玩得开心,红包发到位,才是硬道理。

对于春节的诸多习俗,也大体上可以去这样理解和应对。习俗,可以尊重,可以遵循,也可以看淡,其实还可以不当回事。对于习俗,是否为定规,取决于遵从的意愿。如果不遵从的人多了,这个习俗,慢慢也就消失了。世事变迁,习俗变化,可能就是这样。

春节总免不了要走亲戚。可能,每个人走亲戚的感受并不一样,到不同的亲戚家里,感受也不一样。感受不同,可能与亲戚的亲疏有关,也可能与亲戚的亲疏无关。

有时候,走亲戚只是完成一个约定俗成的任务。有些人,就不想走亲戚。总觉得,走亲戚是春节的一个负担。春节接待亲戚,同样如此。同样是满桌饭菜,同样是迎来送往,无论是做客与待客,心态与体味,千差万别。

春节走亲戚,在热情与欢笑中,难掩人情冷暖。亲戚的众生相,应该是了解世态人情的一面镜子。这可能就是春节走亲戚背后的意义所在。有些人,春节不愿意走亲戚,更准确地说,是不愿意走某些亲戚,可是,春节该走的亲戚,还是要走。这就是习俗的社会性能量。

春节也就是这样,春节还是年年要过。春节习俗是人情世故的课堂,渐渐地懂得春节,慢慢就懂事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