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圆满落幕

名校头条 2025-04-28 09:29:08

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学水平。近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决赛(云浮校区通过视频连线实现同步直播)。经过激烈角逐,何楚婷、黄海燕等13位教师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脱颖而出,分别斩获本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承办,党委办公室、学校团委协办。两校区150余名师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观摩,此次大赛既是对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检验。

广州校区决赛现场

云浮校区观赛现场

党办主任石朝阳在致辞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勉励全体教师要“以教学为火炬,照亮青年成长之路”。他指出,本次比赛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站位的考量,期待通过赛事激发教师“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学改革局面。

以赛为媒:打造教学创新的竞技舞台

自赛事启动以来,全校30余名思政课专职教师及辅导员踊跃参与,历经院系初赛、校级复赛多轮角逐,最终6位教师凭借深厚理论素养与卓越教学技艺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决赛阶段,参赛教师紧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等核心命题,创新运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智慧课堂互动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深度融合。

决赛精彩瞬间

一等奖获得者何楚婷老师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文化自信”为教学切口,将“中医药改革智囊团”等案例融进课堂、汇入主题;黄海燕老师则通过云浮革命史的案例植入和“中国新四大发明”的时空对比,引导学生增进家国情怀和感悟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的战略布局。现场评委高度评价参赛课程,政治站位有高度、理论阐释有深度、案例选用有温度,精准对接青年认知特点,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与创新活力。

以赛促建:专家把脉引导改革导向

学校对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高度重视。为确保评审工作的权威性与专业性,特别邀请教务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科研处处长、教学督导室主任、教学督导室副主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共同组成专家评审小组,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术运用、课堂互动效果及思政育人实效等多维度对参赛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审专家团队涵盖教学管理、学术研究、质量监控和学科建设等领域的负责人,既体现了多部门协同联动的严谨性,又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审导向。

以誉励行:榜样力量激发队伍活力

在颁奖典礼上,教务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王泽秀、科研处处长刘兰平分别为一等奖获得者何楚婷、黄海燕颁发荣誉证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良初为二等奖获得者王彩云、刘燕等4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校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王焰安、教务处副处长曾英姿为三等奖获得者张青、黄婧等7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教务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王泽秀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比赛凸显了学校“以高质量思政课引领育人全局”的思路。同时,高度评价比赛成效:“这是一场充满思想张力与教育情怀的盛会”。认为参赛教师普遍展现出三大亮点:一是教学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将国家战略、社会热点转化为鲜活教学资源;二是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模式,运用情景辩论、匿名评价等创新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三是教学语言具有理论穿透力与情感感染力,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后,她建议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在课堂设计中深化“师生共研”机制,推动思政课从“单向传授”向“双向奔赴”升级。

数字赋能: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作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年的重要举措,本次比赛呈现出显著特色:一是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评审,促进跨学科教学经验互鉴;二是突出“数字赋能”,要求参赛教师运用智慧教学工具,50%的复赛评分基于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质量。

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教学竞赛—培训提升—质量评估”三位一体机制,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学科发展、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