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江孤溪埂、慧远龙池寺与庐山东林寺
老九江的“花园饭店”,从甘棠湖上看连着“赓和里”,再一拐弯就到了“浔庐餐厅”与“烟水亭”的一带湖岸,现在是豪华版的市民广场“游览休闲风景区”,在1950年代我们小时候还跟着解放前叫“孤溪埂”——看看九江民俗专家郑光中手绘的《老九江风俗地图》和《慧远龙池寺》,画面中一大块就是“孤溪埂”,原是老城墙脚下的一片小桥流水绿树人家,那一份风雅要能流传下来,也不差过今天吧?!
(图1 九江民俗专家郑光中手绘老九江风俗地图中的孤溪埂)
那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模范城市,说孤溪埂是个臭水沟垃圾场,发动群众义务带专业劳动就把它填埋了。当然孤溪埂变垃圾场非一日之功,起码开始在1934年前。史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九江市政委员会拟将孤溪埂空地辟为公园。可惜过两三年日本人打来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落了空,再一过10多年无法建设,孤溪埂垃圾场便越变越大拖到了解放后,糟塌了原本一个好公园。
(图2 1932年时的东林寺)
郑光中手绘的慧远龙池寺,查1932年的《九江指南》“龙池寺在市区甘棠湖北岸,晋慧远创,明景泰元年住持深宫,建造毗庐宝阁,药师佛殿,药师灯塔,大雄宝殿,罗汉僧殿,为十方丛林,咸丰毁复建,至今倾圮,现为公安局分区驻所。”
其中“咸丰毁复建”,应是在太平天国九江攻防战中被毁、战后又复建。用词简约不指明,最大可能是因民国主流看法也认太平天国为革命。
(图3 1982年庐山东林寺聪明泉)
按郑光中手绘《慧远龙池寺》,是画中左侧的寺庙,“解放初还尚存旧庙,原址在今邮电局后第二栋楼址。1912年孙中山视察九江时龙池寺香火很旺盛。”——尚存旧庙?可惜没能多熬几年,没能像九江“东林寺”撑到改开后。它可是与著名的东林寺同根同宗的哦!
以上“晋慧远创”,即龙池寺是东晋著名高僧慧远创建。此慧远,也就是著名的庐山东林寺的创建高僧彼慧远!他(334-416年)于公元281年前往广东罗浮山路过浔阳,看中了庐山是修行的好处所,即放弃广东而定居庐山,先建精舍龙泉寺,再建东林寺,在东林寺主持30多年,聚集门徒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结白莲社,成为佛教净土宗(莲宗)的始祖。
(图4 1982年庐山东林寺聪明泉)
1932年时的庐山东林寺,有载“寺为晋僧慧远所创……由山门至殿约半里,中有虎溪桥,左右有白莲池二,今为农田矣。寺有远公影堂,罗列十八贤像,堂西有泉曰聪明,堂后有泉名冰壶,堂内有铜塔一座,高丈许,均以范铜为之……影堂之东有三笑堂,堂前有出木池……池东为神运殿,今已毁圯。后有文殊阁,阁新修造,前有泉曰古龙泉,(又名卓锡泉),干涸卑小,无足观也。寺侧有六朝松一株……壁嵌石碑为,柳公权、虞伯生,李北海,赵子昂手书”聪明泉有诗曰“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回想42年前1982年的东林寺,看上去还不如图2;可惜没留下外景照片。那时国人旅游的概念还没兴起,交通很不方便。说是庐山东林寺,实际在山下,从庐山与九江去路虽不太远,但等长途车二三小时一班不容易,进寺里碰不到几个游人。那聪明泉就是一方简易水池,并排几方木板作盖,放着几把小水筒,就是小竹筒安个斜长把,供游客舀水喝,干不干净随便。
东林寺在1987年后得到大规模的复建,实现了“祖庭中兴再重辉”,如今已是中国佛教重点对外开放寺庙、江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江重点旅游景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可惜原本九江市里的龙池寺没有好命,没能赖到重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