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府该给这个叛徒发勋章:凭一人之力,把西方弄得人人自危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01-24 07:04:20

今天要讲的是冷战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其过程离谱而诡异。

1961年12月22日,有个神色可疑的男子悄摸摸地来到美国驻芬兰大使馆门前,立马引起了执勤美军士兵的警惕。可对方接下来的话,让士兵大吃一惊,慌忙向长官报告。

男子名叫阿纳托利·戈利岑,自称是苏联驻芬兰大使馆的一名官员,因一些原因决定向美国“投诚”。他声称自己掌握着苏联情报部门的许多机密,很乐意将这些资料提供给美国,作为交换,CIA必须立刻为其全家提供庇护,把他们转移到美国。

为表诚意,戈利岑将一叠绝密档案交给了接待他的CIA负责人。对方带来的“见面礼”非同小可,怎么看都不像是假情报,美国人还是留了一手,他们首先劝说戈利岑留在苏联大使馆,充当美国的“内线”。

对此,戈利岑一口回绝,声称自己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如果被发现,他一定会被处死。

戈利岑不愿留下,心急火燎地想要去美国,而后者又担心其中有诈,双方谈判迟迟没有结果,正相互拉扯时,戈利岑有意无意的一句话顿时引起了CIA的重视。

他拐弯抹角地表示,克格勃其实早就在CIA内部安插好了不止一名“内鬼”,其中还有人已晋升高位,甚至可以左右美国情报部门的决策。苏联间谍在美国情报系统里兴风作浪,后者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倘若CIA乐意接受条件,那么戈利岑便很乐意帮助美国情报部门清理“内鬼”。

此话正中美国人的痛点,CIA立马就矜持不住了。3天后,一架飞机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秘密起飞,然而出乎戈利岑意料的是,飞机的终点并非美国,而是联邦德国。

原来,美国人也留了一手——无论对方的价值有多大,他们必须首先确保戈利岑不是苏联人设局而撒下的诱饵。在西德,戈利岑接受了极为严格的审查,而他顺利通过了测谎测试。随后,他和家人才被护送到美国。

1962年2月,CIA正式开始榨取戈利岑身上的情报价值。他们在马里兰州设置了一处警戒森严的基地,在重重保护下,戈利岑终于开口交代自己掌握的机密。而对于美国情报部门而言,他的首轮供述就像是一场大地震。

据戈利岑供述,神通广大的克格勃已将整个西方国家的情报网渗透成了筛子,其中有4名特工被安插进了法国情报部门高层。因为这些角色的存在,只要有新情报送进法国情报机构,用不了24小时,同样内容的文件就会出现在克格勃领导的办公桌上。

我们不知道他当时凭借何种方式、用那些资料佐证了自己的说法,总而言之,美国人对此深信不疑。当肯尼迪总统得知此事后表现得极为震惊,他赶紧写了一封亲笔信,绕过大使馆,直接派人交给法国总统戴高乐。

与此同时,法国方面也派出了一个六人小组,赶赴美国当面核实戈利岑的说法,经过漫长审问,法国专家认为戈利岑说的都是实话,他们在他的言辞中实在找不出破绽。

随后,法国情报部门自上而下展开了一轮自查,结果令整个西方惊恐不已:他们锁定了两名“内鬼”,其中一人居然是掌握着反情报部门的主管,另一人也官至法国总统私人情报顾问,可以直接干预戴高乐的决策。

3个月后,又有一位在法国情报机构中位高权重的官员被确定为苏联间谍,这名间谍意识到自己暴露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

如此一来,法国人对戈利岑自然是感恩戴德,而CIA更是对他情报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赶忙询问美国情报机构“内鬼”的相关信息。怎料戈利岑卖了个关子,答非所问地谈起了英国。

他表示,有一个极其危险且神通广大的人物正潜伏在大名鼎鼎的军情五处内部,并且职位还不低。

眼看法国的闹剧,此时的英国人早已是草木皆兵,此话一出,不用美国提醒,他们也连忙展开内部调查,然而却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英国情报部门确实搜集到了一些线索,但这些证据都指向时任军情五处最高长官的罗格·霍里斯。

这个结果令英国朝野一片哗然,大人物们对此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霍里斯身出名门,在英国社会中颇具地位和声望。他位高权重,人脉遍布朝野,怎么可能是苏联间谍?最终,经过几番纠结后,英国高层还是决定信任自己人,而不是一名叛徒的一面之词。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这轮行动中也并非没有收获:有着“双面间谍之王”之称的、被后世称作“剑桥五杰”之首的金·菲尔比就是因为在审查中被挖掘出来,身份败露,不得不提前结束潜伏生涯逃往苏联。

虽然雨点儿尚未砸到自己头上,此时的美国人已然是惶惶不可终日。

戈利岑这嘴真是开过光,说谁谁就要遭殃。不等戈利岑开口,CIA就展开了一轮极其严格的内部自查,尤其是作为同克格勃斗法的前线部门,几乎每一名特工都或多或少地被针对过。其中,作为对抗苏联情报系统的东欧司,汇集了一大批美国精英特工,这些人能力很强,该部门也堪称一把利剑。

然而,正是因为这轮审查,大量工作人员遭到解职,后来,整个部门干脆被解散。

英法美情报系统的自查工作并没有随着几名“内鬼”浮出水面而宣告结束,相反,这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自我怀疑,“抓内鬼”之风反而愈演愈烈。最离谱时,几乎每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调查和测试,同事间看对方都像是“内鬼”,彼此收集能够证明对方是苏联间谍的资料,争先恐后地找领导打小报告,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些平日里有过节的更是趁机相互倾轧,你死我活。人们在惊恐和猜忌中根本无心工作,西方国家情报部门的职能与效率大打折扣,甚至一度几乎陷入瘫痪。

有趣的是,他们反而对此倍感庆幸:若非戈利岑出现,鬼知道苏联间谍还会悄无声息地潜伏多久?然而没过多久,一部分人开始觉得整件事似乎有些不对劲儿,他们脑子里诞出乐一些可怕的想法。

最先回过神来的是法国人。

当初戈利岑透露克格勃在法国情报部门高层安插有至少4名间谍,但法国人严格审查了一轮又一轮,最终只有3人浮出水面。

考虑到“锄奸”行动此前的巨大收获,法国高层对戈利岑的话毫不怀疑,他们只在乎将剩余的苏联间谍也揪出来。再说了,法国情报系统为此已蒙受了惨痛代价,事情都到了这份上,岂有不一查到底的道理?

于是,在随后十多年里,人们一直在这种遮天蔽日的恐惧感中晃晃不可终日,根本无心工作,而直到最后,法国人也没查出那理论上存在的第四名苏联间谍。英国和美国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只是相比于英法,美国下手更狠——既然找不到内鬼,就把有嫌疑的分部门整体裁撤解散。

总而言之,相对于强大的克格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CIA、军情五处等情报机构可谓一败涂地。

最终,这场近乎于“自我清洗”的歪风终于搞崩了一众西方国家的心态,有人旋即提出了这样一套观点:戈利岑总说克格勃在他国安插间谍,说得言之凿凿,可他从未说出其中一名苏联间谍的哪怕是一个代号;因此有没有可能,戈利岑才是被安插进来的那个“内鬼”?他是克格勃抛出的一枚炸弹,正按照计划在敌对阵营腹部引发爆炸。

为了让计划成功,被戈利岑当成敲门砖送给美国人的那些情报资料是货真价实的,然而相比于他日后在敌对阵营中造成的恐慌与破坏,给英法美情报机构带来的损失,这点儿付出压根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戈利岑究竟当真叛逃,诚信投靠美国,还是借“投诚”之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这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最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倘若戈利岑叛逃事件真是克格勃事先安排好的,那么这真是一出顶级阳谋。

——没错,我克格勃就是在你内部安插了“内鬼”,就看你是否调查。不查,你的底细就会被我摸得一清二楚;查,哪怕我安插的人都被你揪出来了,这个过程造成的破坏,恐怕比情报泄露还要可怕,更难承受。

换个角度说,戈利岑用简单几句“谜语”达成的成就,恐怕连一百名精英特工用常规手段都无法实现;即便他的叛逃是真实的,苏联政府反而得感谢他,甚至给他颁发一枚勋章都不算过分。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