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里的形式主义(四)——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嵩山老樵 2023-07-29 17:59:14

写在开篇:熟悉老樵的读者和资深粉丝们都知道,在老樵的写作生涯里,除了每周都要深入农村和基层采风之外,还会定期居住在农村写作。今年的5月至7月,老樵就暂停了所有平台创作,深入各地农村和基层采风。期间掌握了大量农村和基层工作的一手资料,记录了长达15万字的采风笔记。然而伴随着采风笔记的越来越厚,老樵的心中却时常感到不安,我们的农村和基层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多到了老樵一时竟不知从何处下笔地步。

以下进入正文:

一、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如果阅读本文的您是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话,那么您一定经历过下列情形:

当某企业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后,同行企业都要停产整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各级领导部门的文件也会不失时机的逐级下发。于是,各单位就会如出一辙的履行以下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文件,贯彻学习要有记录、有签字,有照片、有视频,并发送到某某地区微信群;单位负责人组织开展某某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活动要有照片、有视频、有记录可查;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制定本单位的自查自纠方案;本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全面排查;对查出隐患指定责任人,限期整改;上报自查隐患的整改报告;上报工作总结;对照上级检查表格,逐条逐项完善资料,随时应对各级部门的“回头看”检查验收....

对于上述内容,您是否看着都眼晕?那么我告诉你,基层人员和企业在做这些资料的时候,伴随着他们的,除了眼晕之外,还有深夜里的键盘、红眼圈和不知何时才能熄灯的办公室。而上述情形,只不过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不是老樵杜撰,老樵发明不了这么多的专业词汇,这是老樵在深入基层采风时的真实见闻,很多基层工作者和企业人员已经没有时间深入开展具体工作,各种资料会占据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

曾几何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已经成为了基层单位和生产企业日产工作中的关键词。兄弟单位出问题了要举一反三;同行业出问题了要举一反三;有关部门的验收标准要举一反三;查出的隐患要举一反三;“谈心对话”更要举一反三......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老樵并不是要反对这样的工作模式,而是反对在这样工作模式下产生的一系列形式主义现象,这才是本文的主题。

正如上述举例中,企业自查自纠查出了重大隐患要不要上报?上报了上面追责怎么办?如果上报了那么经常来检查的基层部门脸上能不能挂的住?有鉴于此,很多企业上报的自查隐患都是经过“仔细斟酌”后的。

这样的自查自纠,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至于相关的表格、报告、方案、总结等等资料,有不少是科室里的科员熬夜做出来的,领导看了之后没有原则问题,签了字,就算是完成了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二、形式主义何时了

很多人把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归结于基层部门的不作为,这是一种片面思维。我们不排除基层人员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然而更多时候则是出于基层人员的无奈。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们的很多领导部门在对下一级的工作安排中,往往以文山会海的形式下达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任务,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有走“捷径”才能完成任务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就有一个活生生的实例,前一段时间老樵曾经写过《形式主义再创新高度:玉米竟然可以这样栽》的文章,在非法占用耕地的复耕整改中,成都市双流区自然资源局只给了辖区怡心街道2天的整改时间,于是倒逼的怡心街道上演了“移栽结穗玉米”的“壮举”,再次刷新了形式主义的新高度。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2天内怎么可能完成土地复耕?

当一种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制度的时候,单凭个人或一个单位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只能把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应对各种考核与检查。

长此以往,一切工作将变得虚无。

<本文到此完结>

以上仅代表作者一家之言,如有偏颇,烦请斧正。如果你对于本文内容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我是老樵,感谢你的关注。

10 阅读:1443
评论列表
  • 2023-07-29 19:06

    被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折磨的欲哭无泪

  • 2023-07-30 13:54

    目前百分之九十的活都是形式主义!

    嵩山老樵 回复:
    我们不能排除有很多形式主义现象,然而目前的整顿工作似乎是一个好的开端
  • 2023-07-30 08:14

    写了这么多,能改变多少?

  • 2023-07-30 15:18

    写得是真的好,可惜的是这种文章发不了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