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朔日”,记得:1要备,2不洗,吃3样,地聚八方鸿运财

志禾聊社会趣事 2025-03-29 03:48:03

大家可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这天被称之为三月朔,也就是三月的第一天,这个日子源自于月相的一个更迭,也是古人观察天象的一个展现。古人认为此日“阴阳俱尽”,需以特定习俗调和自然之力,祈求家宅安宁、财源广进。

那么这天具体要做什么呢?明天三月初一“朔日”,记得“一要备,二不洗,吃三样”,地聚八方鸿运财。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分别指啥?

一要备

备祭品,蓄福气

朔日被视为“月首之始”,古人常以祭拜祈福,祈求新月带来好运。《礼记》记载:“大昕之朝,入蚕于蚕室”,三月初一亦是祭蚕神、祈丰收的日子,蚕事的兴盛象征财富积累。

今日可备三样祭品:

1. 糕饼:以糯米蒸制花糕,寓意“步步高升”,《岁时杂记》载:“糕者,高也,三月朔日食糕,岁岁有余”。

2. 清水与五谷:象征天地清朗、五谷丰登,呼应农谚“三月初一晴,一年旱不停”,祈愿风调雨顺。

3. 酒食:古时祭祖必备酒,如虞俦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以酒敬天地,纳福气。

二不洗

不洗头

古人认为朔日“阴气重”,需避忌“冲散阳气”,故有“二不洗”之俗。不洗头,头发被视为“精气所聚”,《黄帝内经》云“发为血之余”,洗头易损元气,不利财运。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洗头。

不扫地

在三月初一的时候,还要避免扫除,以免“扫走财气”。清代《民俗志》载:“朔日扫地,家财外流”,故需保持家中洁净,但忌大扫除。因此在这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乱去打扫。

吃三样

榆钱

寓意余钱盈门,榆钱形似铜钱,谐音“余钱”,《本草纲目》称其“食之健脾,益肾气”。三月初一采榆钱炒蛋,既应时令,又寓意“钱串不断”。

做法:将榆钱摘洗干净焯水五秒钟,将鸡蛋打入洗净的榆钱中;将鸡蛋搅散,倒底葱花辣椒适量,放入食盐、鸡精搅拌;烧热后倒油,放入搅拌好的鸡蛋大火将蛋液炒至结块变熟装盘。

黄桃

寓意福寿双全,黄桃象征“长寿”,民间传说三月初一王母娘娘宴请众仙,食桃可延年益寿。黄桃咕咾肉酸甜开胃,暗合“甜甜蜜蜜,财福双收”之意。

做法:里脊肉切块,加入少量盐、料酒、一颗鸡蛋、适量淀粉抓均匀;提前准备好酱汁,两勺番茄酱、一勺生抽、两勺白醋、一勺白糖、一勺淀粉搅拌均;锅中热油,放入腌制好的里脊肉,炸至金黄捞出,在进行一次复炸至酥脆盛出;锅中放油调好的酱汁煮至浓稠,加入炸好的里脊肉和切好的黄桃,裹上汁即可。

花糕

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以糯米粉、玫瑰花制花糕,蒸腾的热气如“财气升腾”,《东京梦华录》载:“朔日食糕,百事皆高”。

做法:干玫瑰花摘取花瓣,加南杏仁倒入破壁机,研磨成粉;山药去皮蒸熟,趁热碾压成泥。加入细砂糖和玫瑰杏仁粉拌匀;取一半的山药泥,加入适量红曲粉和玫瑰花瓣拌匀;把山药泥分为12.5克一份,馅料分为15克一份;红色和白色的山药揉合,按扁,包入馅料,用模具按压成型即可。

三月初一的朔日习俗,是古人智慧与自然敬畏的结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借由“一备、二不洗、三吃”的仪式感,与天地呼应,让传统民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为生活注入福运与生机,真正实现地聚八方鸿运财。

0 阅读:86

志禾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