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提出前,工厂里的生产线虽然有序,但效率和精准度还有提升空间。现如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主旋律,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动作精准、效率极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制造业发生变化的这一过程中,测控技术作为感知物理世界的核心技术载体,扮演着数据入口、系统神经末梢与智能决策基础的关键角色。因此,在蓬勃发展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受到了不少考生与家长的青睐,甚至被称为“中国航天背后的工程”。
而作为新中国首批创办的6所航空院校之一,南昌航空大学在测控技术研究领域也下了不少工夫。且基于该校在这一领域积攒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很是出色。
据了解,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国内首个“无损检测”本科专业,被誉为无损检测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专业虽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但该校仍是无损检测领域办学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全的高校。
也正因此,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先后入选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要知道,这些教育改革项目的评选标准非常之严格,能够入选其中,不仅是国家对其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服务产业需求的综合认可,也意味着学生能获得更优质的工程教育资源,增强竞争力。
就以该校现有的“航空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例,它与中国航空工业洪都集团、昌飞公司合作,引入“直升机旋翼状态监测系统优化”“飞机起落架液压故障诊断”等企业实际需求作为学生实训课题,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痛点同步。
与通用测控专业的泛化培养不同的是,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测控技术的通用能力,更通过航空领域的垂直深耕,赋予其“专业精度+行业深度”的双重竞争优势。对于志在航空、国防、高端制造领域发展的学生,这一资源体系将成为其职业成长的加速器。
如今,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迈向高精尖方向,一大批先进战机和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相继问世,这标志着中国航空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中国航空事业想要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现代飞机的神经系统,也就是测控技术是不可忽视的核心技术领域。
从目前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建设情况来看,其人才培养有十分成熟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国内先进的航空测控科研平台等教学资源,可以说是大家未来发展的绝佳平台。因此,如果有同学对这一领域感兴趣,小编建议你提前关注、重点了解,不要错过南昌航空大学这所优质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