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盐城市的“难处”有哪些?
若提及这个问题,那么全市层面上的“人口净流出”必然是其中之一。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因为这个局面至今存在;二是因为人口净流出数量相对较多、流出人口的比例相对很大;三是因为在网络上存在以此“中伤”盐城的情况。
盐城市的人口净流出情况达到了什么程度?
以截至2023年的情况为例,盐城市仍是净流出人口超百万的地级市,120.2万的数量虽然低于徐州,但如果再结合户籍人口数量来看,盐城的流出量占比是15.2%,而徐州的净流出人口占比是12.4%。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网友觉得出乎意料的同时也很疑惑,毕竟盐城的经济体量也不算小,而且近十年进步的很迅速,怎么还是会有如此多的人口净流出呢?
对于全市层面的人口净流出,有网友说是响水、滨海、东台等县域成员的流出情况严重导致,盐城市区一定是净流入的。
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以及非普查年份公布的情况来看,盐城面临的问题却是市区整体、各县域均呈人口净流出的状态。
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为例,滨海县净流出近40万人、阜宁县超30万人;建湖、响水、射阳、东台5均净流出10万人以上。
以2022年的江苏各市市区(不含县和县级市)的人口情况为例,盐城市区的户籍人口数量为241.07万,但常住人口为237.37万,3.7万的人口净流出数量虽然相对很少,但却是省内仅有的4座出现市区人口都净流出的地级市。
反观徐州、泰州虽然也是人口净流出地区,但两者的市区仍保持人口流入状态。
具体到市区内部来看,盐都区直管区、大丰区仍是人口流出地区,截至2022年分别达到8.33万、4.44万。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几乎持平,盐南高新区成为市区吸引人口的核心区域。
盐城为何会成为市区整体层面、各个县域皆是人口净流出的地级市?
一、江苏省内南北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上海的虹吸
既然有人口外流,那么绝大多数人的流向自然是经济比本地经济更好的地区,盐城身在江苏,那么江苏省内部和上海自然是最主要的流出目的地。
假设江苏各市的发展差距,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差距相对很小,那么就不会出现人口大规模从甲市流向乙市的情况。例如盐城市的经济体量若与苏州或无锡相当,不仅不会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反而能更多地吸引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级市甚至苏北其他地区的人口,即使有上海的分流也能成为人口净流入地区。
但现实情况是江苏省内南北部地区的悬殊实在太大,省内的经济头部城市均位于苏南地区,这就使得包括盐城在内的苏北地区成为了苏南地区重要的人口来源地。
二、县域人口确实太多,但本地产业规模无法支撑起人口体量
5县1市之所以大量人口外流,一是因为户籍人口确实太多了,其中滨海县、阜宁县、东台市均是户籍人口超百万的人口大县,分别多达121.25万、110.34万、107.22万,射阳也在90万以上,只有响水、建湖相对少一些,均在80万以下。
二是因为1市5县都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产区,耕地红线比例、永久基本农田面积都很高,但仅靠农业并不能满足人口大县的发展需要,所以工业、服务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工业和服务业规模又不足以保证所有的就业群体、劳动力都能在本地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这导致“户籍仍在当地而人在外地发展”的情况难以避免,只是多与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