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做了石榴裙,为何一直不穿?是送给袭人了吗?

栖鸿看红楼 2025-03-18 09:24:29

这个这个,你怎么知道宝钗没穿石榴裙?

《红楼梦》写服饰极美极精,可也不能把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穿着都写出来。薛蟠和宝钗争吵之后,薛蟠陪礼,提出“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宝钗就回答“连那些衣服我还没穿遍呢,又作什么!”可见宝钗虽然喜欢朴素,衣服也是很多的。不会像有的穷人,有一件新衣裳,马上穿在身上,还得到处去显摆炫耀。

香菱的石榴裙被雨水弄脏了,宝玉替她分析:“既系琴姑娘带来的,你和宝姐姐每人才一件,他的尚好,你的先脏了,岂不辜负他的心。”如果让宝琴知道了,会有被辜负的感觉。尤其是香菱是薛蟠的妾,本来没资格和宝钗接受一样的礼物;只是因为薛蟠尚未娶妻,香菱是他唯一的“眷属”,算是“代持中馈”。这样一来,更加尴尬。

于是宝玉给出了个主意:“袭人上月做了一条和这个一模一样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换下这个来如何?”这个情节,引起读者联想:既然袭人有孝,不能穿红,为什么要做红裙子?宝琴带来的石榴红绫,送给宝钗香菱各一件,宝钗那件并没提起,会不会就是送给袭人了?

宝钗给袭人东西,作品中有先例:湘云送的绛纹石戒指,她就给了袭人,正好也是转送。而以宝钗的大方和善于笼络人心,送袭人一匹绫子,也符合她的为人。

但是,宝钗特别细心,送人东西也总是急人所需。给孝期的袭人,送一件石榴红绫,这简直类似于丧礼上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婚礼上朗诵“悼亡诗”、新生儿的满月宴上感慨“人活百岁终有一死”,是不恰当的。宝钗不会做这么没头脑的事。

况且,黛玉要把宝琴送的水仙转送宝玉,宝玉就说:“琴妹妹送你的,如何又转送人?这个断使不得。”非得黛玉拿“这屋里一股药气,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也倒清净了,没杂味来搅他”作为理由,宝玉才肯接受。那么,宝琴送给宝钗的礼物,宝钗转手就送了袭人,会不会有“辜负他的心”之感?这又不像绛纹石戒指,湘云是“经月不见”的,宝琴宝钗和袭人却天天在一起。

如果袭人的石榴红绫不是宝钗送的,会是哪里来的?宝琴特意千里迢迢带来,当然不是市井街坊随便能买到的货色。袭人也没有上街购物的自由。应该还是宝琴带来的。

只是,宝琴带了石榴红绫,说是送给宝钗香菱各一条,没说是否送给别人了吧?“一面叙些家常,一面收看带来的礼物”,这是说贾母。给贾母送礼物,能不给王夫人送吗,以薛家与王夫人的关系?

如果给王夫人的礼物中,也有一件石榴红绫,王夫人会如何处理?登记入库,然后按需要赠送或赏赐给人。姑娘姨娘丫鬟的衣裳,“年年横竖也得”,是有制度、从贾府的“公中”发放的。只有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袭人的姨太太待遇,走的是王夫人的私账。

这样解释,是不是就说得通了?王夫人收了宝琴送的红绫(当然还有别的,红绫只是礼物中的一件),放在库房里;到过年过节做衣裳的规定时间,王夫人要从私库里拿东西给袭人,就顺手拿了这一件;袭人也很喜欢,虽然在孝期之中,也先做了裙子,放着过三年再穿,结果转手送给了香菱。

王夫人“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把红绫赏给孝期的袭人,符合她的风格。当然也可能根本不是她亲自操作,而是委托别人;或者给袭人的赏赐不止一件,比如一匹红绫一匹蓝绸一起赏下来,就没什么不良影响了。

宝钗给袭人东西,是朋友间的赠送;王夫人给袭人,则是上对下的、制度化的赏赐。守孝的袭人,是从哪个渠道得到红绫的,不是很容易理解吗?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