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位诗人写出“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还是变心爱上别人?

浩潜评历史 2023-05-17 15:18:12

说到纳兰性德,或许有些人还不知他是谁,但要是提起“人生若只如初见”,想必大家都听过。没错,这句诗就是纳兰性德写的。

要想真正了解纳兰性德这个人,我们先来看下他的出身和家庭。纳兰性德,字容若,也叫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原名纳兰成德,因为要避讳太子宝成的这个成字,后改名为纳兰性德。

他出身于富贵人家,他的父亲是纳兰明珠,是康熙面前的红人,手握重权。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纳兰性德从小就饱读诗书,17岁就师从国子监徐文元,23岁就考中进士。

再加上,作为满人的他,骑马射箭更是样样精通。文武双全的他,初入官场,就做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三等侍卫。这是很多人可能奋斗数十年都求不来的职位,但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就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很快他就做到了御前一等侍卫,官场上顺风顺水、平步青云,是多少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升官速度。

但官场上的如云得水,并没有让纳兰性德感到快乐。反而他醉心于诗词歌赋的写作,沉迷于感情世界中无法自拔。

纳兰性德的初恋是自己的表妹雪梅。雪梅是纳兰性德姨妈家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被纳兰性德的母亲接入府中抚养。

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互生情愫。但纳兰性德的母亲认为,雪梅无父无母,没有任何权势,孤身一人,配不上自家文武双全、前途一片明朗的儿子,便将雪梅送入了宫中。

就这样,纳兰性德和表妹雪梅这对佳偶,被父母硬生生的拆散,两人以雪梅被送入宫中,感情结束。因此,纳兰性德失去初恋的伤心和难过,无处释放,只得借助自己心爱的诗词,便写下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首诗抒发出纳兰性德失恋后心中的苦闷。短短一句,简简单单,却胜过千言万语,不仅写出了初相遇时的美好,时光短暂,还表达出了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

而“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道出了时光已回不到过去,曾经一见倾心,如今却是伤心之时。这首词,后来被后世比喻深情男女的悲欢离歌,被人千古传唱。

失恋中的纳兰性德,面对失去的痛,情绪无处释放,于是他写下了《画堂春》这首词。在词中,他细致刻画了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阴差阳错,不能在一起的悲剧,字字句句都是爱情的悲唱。

而且,他还在诗中发出对“一生一代一双人”的追求和渴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对当时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表达自己的反抗。

生活并不是如他所愿,在他20岁那年,父母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娶卢氏为妻。当时他还在失恋的感情当中,不愿意成亲。但是身处权势富贵人家,胳膊毕竟拗不过大腿,不得已他只好娶妻。

婚后,随着生活中两人的点滴相处,纳兰性德慢慢地发现,妻子卢氏无论是性格还是才华学识,都和自己不相上下,而且还能互相交流和沟通。

最关键的是,纳兰性德冷落她,她不仅不哭不闹,反而时时宽慰他的心,开导和疏导他郁闷的情绪。逐渐地,纳兰性德喜欢上了妻子卢氏。

就这样,纳兰性德和妻子恩爱起来,两人过上了短暂的幸福婚姻生活。而卢氏,自此也就成了纳兰性德一生的至爱。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要出关祭祖,纳兰性德跟随。然而出关在外的纳兰性德,在晚上夜深人静的塞外,开始想念关内的家人,想念家中的妻子卢氏。

于是他辗转反侧,孤枕难眠,就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随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字字含情,句句真情,阙阙真心。纳兰性德写出了自己当时远在塞外的真切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虽然纳兰性德的祖籍是在关外,有趣的是,他思念的却是家中有家人的关内。

一句 “故园无此声”,将思念家乡的那种心情跃于纸上,让思乡的人们看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自然无雕琢之美。

身在塞外的纳兰性德,对于妻子的思念,也通过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期盼着过一生一世一双人幸福生活的纳兰性德,生活并没有厚待他。短暂的三年幸福生活,在妻子卢氏难产身亡后结束。妻子卢氏的离世,是纳兰性德一生中最致命的打击。自此很长一段时间,他沉迷于丧妻之痛中,无法走出来。

在妻子过世后,他专门写了一首悼亡词《金缕曲》。开头一句,“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我们就能看出,纳兰性德在写这首词时的心情,是灰蒙蒙、雾蒙蒙的。再加上屋外的雨声连连,心情更是沉重凄惨。

而且两人本就约好誓言,谁知妻子卢氏失信,先纳兰性德一步离开人世,这让他非常的苦闷。他想要通过词作来询问妻子,为什么丢下他一个人,自己先走?

像这样的悼亡词,纳兰性德写了特别多,占他所有诗词的十分之一。前面的内容,包括从生前的恩爱,到关心亡妻死后的生活,甚至在其逝去后经常失眠,辗转反侧的思念她等等,无不透露着容若对卢氏的爱已经深入骨髓。

读完他给妻子卢氏写的词作,我不禁潸然泪下,如果世间真有这样的真挚情感,那么死亡不再令人可怕。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纳兰性德都是至真至情之人。对待妻子,他用情忠贞,情深义重;对待友情,更是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一旦认定,他便两肋插刀,重情重义。

纳兰性德虽贵为名门贵族子弟,却不是轻浮之人,反而是特别的有个性。他所结交的朋友,皆是能人学识,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他结交朋友,不顾及彼此身份地位的不同,即使当时满汉两族间鸿沟不可逾越。但是他做到了,还曾写了一首诗《金缕曲·赠梁汾》“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以此表达朋友间的友谊之情。

顾贞观的朋友吴兆骞,被流放到宁古塔,终身不可回来。顾贞观为了救他,便去求纳兰性德。但纳兰性德并不认识要救的吴兆骞。出于友谊,纳兰性德答应了顾贞观的请求,而且承诺五年内让吴兆骞回京。

其实吴兆骞这个案子是顺治钦判,康熙并不想平反。因此纳兰性德想救人的难度非常大,仅凭他一人之力是做不到的。

后来,纳兰性德求他父亲纳兰明珠帮忙,再加上康熙对纳兰性德的赏识和纳兰明珠喜欢,终于吴兆骞得以回京。这件事,当时一度被传为佳话。

然而,纳兰性德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在他31岁那年,也就是8年后妻子卢氏的忌日这天,纳兰性德因病离世。

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却写了349首词作,分别被他收录在《侧帽集》和《饮水词》之中。当时,顾贞观评价他的词作,“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确实是的,世间没有几个人能懂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曾在《浣溪沙》里写到:“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只这一句,纳兰的哀愁之绪,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的到他的孤独和无奈。

虽然纳兰性德身在富贵人家,仕途顺利,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这一切并不是他想要的。反倒是,因为他饱尝了人间的离愁别苦,内心孤苦凄凉,无人慰藉,只得自我冷嘲。

我常常想,作为一个贵族公子,一个深受皇帝的宠臣,纳兰性德怎么会有如此细腻的情思。后来,通过读他的词,我才明白,原来他不是人间富贵花,只是投胎错在了官宦人家。

他是天生的诗人和词人,也是个痴人,拥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细腻和饱满情感。反过来,正是因为感情太过细腻,造就了他在词作方面无人超脱的成就,同时也注定他一生情感漂泊,孤苦无依。

这就是纳兰性德,一位多情、深情,又敏感的男子。一生为官,却是个文学家;文武双全,却是一生情种。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