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公司的修罗场?巨头只要人才和技术

趣唠科技不打烊 2024-08-18 20:26:50

文丨海中天

不论是谷歌微软还是亚马逊,都不想全盘收购AI创业公司,但对人才和技术却兴趣浓厚。

2022年的时候,AI精英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离开谷歌。待遇优厚,为什么离开?因为他们嫌弃谷歌的进度太慢。于是乎,二人创建聊天机器人创业公司Character.AI,顺利融资2亿美元。

几天前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突然发布消息,重回谷歌怀抱。随同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一起加入的还有约20%的Character.AI员工,以及公司所拥有的技术。

只要技术和顶级人才,不要全部公司,这就是谷歌给出的态度。

收购模式正在改变

为了获得Character.AI的技术,谷歌同意支付30亿美元授权费用。当中25亿美元用来购买“股东”,包括Noam Shazeer,他拥有公司约30-40%的股份,价值约为7.5-10亿美元。剩下的Character.AI部门将继续运营,没有创始人,也没有投资者。

吞并主要资产,不想成为创业公司的主人,这种投资方式最近在硅谷AI圈流行起来。知情人士认为,科技巨头为了避开监管审查、保持技术领先,选择这种比较稳妥的收购方式。

康奈尔大学反垄断经济学家Justin Johnson说:“不直接收购目标公司,大型科技公司也许可以避开监管机构的审查。”从表面看,科技巨头的收购就像是常规收购行为,不会引发垄断担忧。

谷歌对Noam Shazeer等人的回归感到“激动”,但拒绝谈及反垄断审查问题。Character.AI也只愿谈论收购一事,其它问题拒绝评论。

2022年年末时,AI突然变得火爆,行业内达成多宗交易。最开始时投资人十分疯狂,给AI创业公司极高估值。创业公司Anthropic频繁融资,而且同意各种苛刻条件,比如必须使用投资者的芯片和云计算服务。

疯狂之后,市场渐冷,一些高光AI创业公司并没有获得巨大成功,于是乎,大型科技企业开始以非传统交易的方式介入。

3月份,微软向AI创业公司Inflection支付6.5亿美元,获得技术授权,并将Inflection约一半员工收入囊中,包括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他现在是微软消费AI业务的掌门人。

6月份,亚马逊与Adept达成交易,收购该公司许多员工,包括创始人David Luan。亚马逊向Adept支付至少3.3亿美元,获得技术授权,当中大部分钱还给了投资者,因为该公司曾融资4.14亿美元。除此之外,亚马逊还提供1亿美元留任奖金,引诱精英人才留下。

虽然如此,美国FTC还是没有放过这些科技巨头,它认为,微软应该早一些通知Inflection收购交易。

新模式带来新问题

采用非常规交易方式进行收购,创业公司创始人可以继续开发原技术,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来自科技巨头的庞大资源,不需要担心创业公司是否赚钱。不只如此,新收购方式对投资者也有利,它们可以快速获得回报。

比如Character.AI,它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投资者向Character.AI投资,仅仅2年后便拿到谷歌资金,回报达2.5倍。Adept和Inflection的投资者也基本上拿到了投资的钱。

收购交易完成之后,剩下的员工并没有获得实际经济利益,这一问题引起不少恐慌,投资者、企业家都有忧虑。

曾资助谷歌汽车项目的Sebastian Thrun说:“如果你创建一家公司,从投资人那里融到钱,那么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受益。硅谷正是靠这种模式崛起的,按照新的模式搞下去,生态系统难以生存。”

来自FirstMark Capital的投资人Matt Turck说,他希望类似的交易不要继续发生,因为这种架构很混乱,它破坏了创始人、员工、投资人的一致性。

原本是一个整体,被部分收购之后,创业公司余下的部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Character.AI目前由总法律顾问Dominic Perella管理,他成为实际上的CEO,该公司称:“未来会用创新新产品继续服务用户。”

又比如Adept,它旗下的产品、销售等部门没有并入亚马逊,亚马逊只要AI技术研发人员。现在Adept前工程主管Zach Brock成为CEO,公司试图将技术授权给其它企业使用,以获得更多收入。

Inflection聘请了新CEO,但只有2名员工留下来,大约70人加入微软。投资人曾向Inflection投资15亿美元,Inflection通过出售从微软手中拿到6.5亿美元技术授权费,这些钱基本都回流到投资者手中。

创建早期,AI创业公司借着东风融了许多钱,制定了宏大目标,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大公司只愿意收购人才、创意和产品,很多AI创业公司无法创造高额利润,也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它们最终只能选择出售部分业务。

FirstMark Capital投资人Matt Turck说:“创业人和投资者已经明白,不是每一家拥有出色创始人的AI创业公司都会成为下一个OpenAI或者谷歌。”

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

乐观者认为,AI将会创造价值1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如果AI真能变得如此庞大,参与者必定相信它真的能带来变革,而且必须坚定不移。

2018年谷歌CEO Sundar Pichai曾公开表示:“AI是目前人类正在开发的最重要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它的意义将超过电或者火。”

带着这种信仰,投资者投入大量金钱,AI创业公司的估值水涨船高。OpenAI估值达800亿美元,Anthropic达到184亿美元。单是在美国,2023年AI创业公司融资230亿美元,全球共有AI独角兽企业200多家。PwC甚至预测,2030年之前AI将为全球经济增加16万亿美元。

但AI产业太烧钱了,连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也说,OpenAI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最密集的创业公司。模型越来越大,训练成本越来越高。有人认为,为了运行ChatGPT,OpenAI每天支付约70万美元。还有人认为,今年OpenAI可能会亏损50亿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10倍。

在沉重的财务压力之下,AI创业公司选择卖身或者部分出售,这是合理的选择,但《财富》杂志却认为:新趋势可能意味着狂飙2年多的AI产业开始爆雷。

比如炙手可热的创业明星Character AI,它的技术可以让用户与真人或者虚拟角色聊天,还可以帮助用户创建AI伴侣,在娱乐市场有应用前景。但Character AI的目标不只如此,它在2022年的博文中说:“如果你能拥有自己的AI会怎样?它一直陪在你身边,可以帮你做任何事。”后来该公司还说Character AI技术可以让人类离AGI更近一步,并说未来AI完成重要任务时将会像人一样出色。

2023年3月,Character AI成功融资1.5亿美元,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估值10亿美元,当时该公司基本没有什么营收。2023年9月,Character AI又准备融资,估值达到50亿美元,但交易没有达成。

环顾整个世界,与Character AI竞争的对手越来越多。2023年10月Meta推出新AI功能,它可以帮用户创建自己的AI,与Character AI类似。与Character AI竞争的还有Nomi、Kindroid、Replika、Candy.ai和EVA。

很明显,Character AI没有很深的护城河,竞争对手太多了,蛋糕不够分。在如此形势下,选择卖身也是迫不得已。

OpenAI和Anthropic算是最知名的AI创业公司,虽然它们可能最终会盈利,但仍然需要证明自己的模式可以成功,可以变成钱。

选择回到大公司怀抱,对AI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来说也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虽然AI创业公司的狂飙时代可能会结束,但大公司仍然雄心壮志,依然在血战,并没有放弃。

0 阅读:0

趣唠科技不打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