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宣告失败,蛇年禁令已生效,反逼美国买单‌‌‌‌‍

卿文 2025-02-13 15:17:16

刚到2025年,我国和美国的关系又迎来重大转折,随着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对我国商品加征10%关税,历时数月的双边谈判宣告破裂。

我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就等着对方放招,立马制定出了反制措施,对钨、碲、铋等关键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并加征美国能源产品关税,以强硬姿态反制美方挑衅。

这次博弈不仅标志着中美贸易战的全面升级,也向我们展现了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裂变,那我国究竟是如何倒逼美国买单的呢?

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触碰我方底线

从特朗普第二次大选胜利,重返白宫以后,其实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过短暂缓和的迹象。我国曾派出高层代表,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并展开多轮经贸对话。

但是特朗普在2月1日突然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用的借口就是“保护美国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还有“芬太尼问题”。

但是这两种所谓的“理由”从某种方面来说是不成立的。

一来我国对美国企业出口的一些货物是有助于让美国供应链稳定的;二来我国早就是全球禁毒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我们还建立了从生产到流通的严格监管体系,会向美国提供很多的情报支持。

可美国将我们的举措视作“政治操弄”,他们的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两国此前达成的合作共识,这不是对我国核心利益的挑衅吗?

于是我方迅速回应,美方这样的举措属于“背信弃义”,把关税作为政治筹码想要拿捏其他国家的做法损人又不利己。

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其实是想复制2018年贸易战的策略,通过经济上的压迫使得我国让步,但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被动防守者”了。

现在的我们已经在供应链主导权、科技自主性还有国际话语权上都提升了很多,反制手段比之前更有精准性和威慑。

而且商务部也明确表示了,美方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我方将“打痛打醒”单边主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二、蛇年禁令精准打击美国“七寸”

作为对美反制的核心措施,“蛇年禁令”就在2月4日正式生效,我方宣布对钨、碲、铋、钼、铟等稀有金属及化合物实施出口管制。

而这些材料是高端武器,比如说F-35战机、半导体芯片和精密机械制造的核心原料。

美国军工企业现在的库存仅仅只能维持五个月,而且导弹生产线因为材料短缺被迫减产,他们的半导体行业也陷入了产能危机。

不仅如此,我们也对美国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加征10%-15%关税。

在2024年的时候,我国从美进口的原油和LNG高达84.34亿美元,但通过从多个供应商进口已经降低了很大的依赖程度,而美国能源商则面临库存积压和利润缩水。

如今AI技术发展更迭的也特别迅猛,面对美国对于我国的科技封锁,我们也准备要启动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并暗示可能扩大到苹果等企业,这也会直接影响美国科技巨头在我们国家市场的利益。

三、美国的困境

射出的子弹正中眉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立马就引发了“回旋镖效应”。

五角大楼评估称,超过1000种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都依赖于我们国家出口的矿物。

如果关税政策继续实行下去,那么美军的装备更新计划将会严重受到阻碍,像海军舰艇建造就首当其冲,还有很多依赖我国原材料的中小企业更是濒临破产。

影响不止如此,美国的消费者因为我国的商品涨价,一下子生活成本攀升了不少,需要多花不少钱,可能加剧通货膨胀。

还有我们上文就提到过的,油气企业因出口受阻积压库存,并且还会影响到农业,农民对华农产品出口渠道收窄。

美国还曾试图想要暂停接受来自我们国家的包裹,结果却在24小时内因民众抗议撤回。

这种朝令夕改的举措,也会加剧美国国内对特朗普“贸易战逻辑”的质疑。

同样国际上也有一些反应,欧盟、日韩等国担心我国和美国对抗会外溢,影响到别国,而且全球供应链动荡可能拖累疫后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警告道,贸易战或使2025年全球GDP增速下降0.5哥百分点。

四、贸易战无赢家,合作方为正道

2018年中美贸易战已证明,单边主义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那个时候美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从5800亿美元直接飙到2022年的9512亿美元,而我国的顺差却逆势增长至近万亿美元。

特朗普这次的“故技重施”,不仅低估了我国反制能力,更忽视他们国内经济的脆弱性,毕竟美国国债规模就在不断的扩大,而且速度还越来越快。

结语

其实我国和美国的这次较量,既是经济实力的碰撞,也是全球治理模式的选择。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禁令还有措施,都在传递一个讯号,那就是任何试图以霸权逻辑遏制我国发展的行径,都将会自食恶果。

这些事情不一定非要整出个输赢,因为合作才是王道,很多问题还等着大国合作去解决,像气候变化、贫富差距之类的。

我们外交部就说过一句话,非常适合这篇文章的结尾,那就是“贸易战没有赢家,对话之门始终敞开。”

0 阅读: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