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第一天我都会做一份简单的预算表,预算这一个月大概要花多少钱。
而且预算表做得比较苛刻,几乎没有给自己留多少余地。
但往往一个月下来,很少会有超出预算的时候。
跟朋友分享,朋友好奇问:你就不会有突然很想买些东西的时候吗?
我想了下,发现自己确实很少突然想要买些什么的冲动,几乎都在计划内花钱。
在我的小红书笔记下面,几乎每天都有姐妹说:
老想买点什么怎么办?
就是很喜欢买衣服怎么办?
为什么你总是想买买买?
想要从源头上省钱,先搞清楚真正的原因。
·
1)我们头脑中大大小小的消费欲望,都是外界从无到有激发出来的。
我曾在蔡澜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则对话——
我画了一尾鱼给她看,说:“这就是鱼,天下美味,你没吃过,实在可惜。”
她回答说:“我没吃过,有什么可惜?”
这段对话让我意识到,我们本身是没有多少消费欲望的。
但随着商业信息对个人生活的入侵,对个人心态的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洗脑了。
欲望一旦被撩拨起来,想要压制下去就很难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主动隔绝信息,比如少看社交、视频软件等,避免被带节奏。
·
2)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了我们?
买买买的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是我们占有了物品。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姑娘说:宁愿少吃饭也要买衣服。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反过来被物品奴役了。
我们应该只买为我们所用的东西。
不能为我们所用的物品,为其买单,不过是增加负累而已。
可能有人会说:我买的时候是开心的就值了。
但其实短暂的开心之后,就是漫无边际的精神内耗——
为自己买了无用的东西内疚、后悔,是一种。
为怎么处理买了无用的东西,又是一种。
为时不时要整理收拾这些用不上的东西而烦恼,又是一种。
本来应该是为我们所用的,却反过来被拖累,这很值得深思啊。
·
3)很多人都在被商品符号牵着鼻子走。
纪录片《英国人的消费秘密》里,有一个单亲妈妈,用负债的方式买了很多昂贵的物品。
当朋友来她家玩,称呼她是“富婆”时,她会很开心,很满足。
这就是传说中的“商品符号”赋予的“表面富贵”的假象。
不得不说,很多人追求的富有、成功,都是别人眼中显得“富有”“成功”。
所以哪怕承担不起,也愿意为了某样物品一掷千金。
这或许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内心深处,并不确定“自己是谁”“真正想要什么”?
所以才需要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物品为他们打气,这样就可以证明“我是富有的、是值得被爱的、是时尚的、是有小资情调的……”
·
当这些泡沫被戳破,我也慢慢保持了自己应有的清醒:
只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消费,而不是为迎合他人的价值观;
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价值,不必刻意向他人展示“我拥有什么”;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再盲目追求“在别人眼中显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