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送黛玉的燕窝动了手脚?这倒没有,她的目的不过和螃蟹宴一样

如玉公子 2024-06-11 22:50:47

第三十七回的螃蟹宴,就是湘云被宝钗洗脑后,由宝钗做主办起来的。她借用湘云的名义,通过这样一个不太光彩的手段,邀请了贾母王夫人等人来赏花吃螃蟹。

宝钗这样做的目的,既讨好了王夫人,又趁机反击了一把贾母。搞得好像史家连二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请客,还得依靠薛家,这让贾母是大大的不爽。

贾母出生于侯府的鼎盛时期,从小就是绫罗绸缎包裹着长大的千金小姐,不懂什么叫穷。嫁到贾府以后,作为国公夫人,也是从来没有吃过一点苦。她压在箱底的宝贝,金的、银的,数都数不清,上等的人参都放到过期,因为太多了根本用不上。

贾母一辈子没有为银子着急过,宝钗倒是真狠,直接通过一场螃蟹宴让湘云,甚至让史家失了脸面!其实谁又真的缺那二十两银子呢?

为此,贾母后面借着带刘姥姥游大观园,也毫不客气的反击了宝钗,让薛姨妈、王夫人都尴尬不已。不料,宝钗经此一事还没死心,还要继续她的小心思。

到了第四十五回,宝钗抓住黛玉无依无靠的心理,打造好姐姐人设,让黛玉对她产生了信任。她利用黛玉不想麻烦别人的想法,和黛玉对她的信任,再一次施展的她的计划。借着关心黛玉的病情,主动给黛玉送燕窝,宝钗送燕窝的目的和螃蟹宴一样,都是想要让贾母丢脸。

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都是贾母最重要的人。湘云丢脸,丢的是史家的脸,也是贾母的脸。而黛玉丢脸,丢的是贾府的脸,更是贾母的脸。若连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都照顾不好,贾母这脸还往哪里放?

燕窝不是多贵重的东西,贾府提供完全没有问题,只是黛玉不想惹麻烦,怕下人背后多嘴,其实贾府真正的主子根本不会在意这点东西。宝钗就是利用了黛玉的这份心理,主动提出自己每天给她送燕窝,让黛玉心生感激,将她当亲姐姐看待,借此又成功的打击了贾母。

贾府何尝吃不起燕窝,后来宝玉知道宝钗送燕窝的事情后,他和贾母说了,贾母马上交代凤姐,从此凤姐安排人每天给黛玉送二两燕窝。

宝钗看似好心的背后,实在是存心想看人笑话,看人出丑。宝钗前期是一心想讨好贾母的,比如点菜时点贾母喜欢的口味,点戏时专点贾母爱看的热闹戏,甚至不惜贬低凤姐来赞美贾母,哪知贾母根本不领她的情,反而每每当面说出让她下不了台的话。

所以后面宝钗改变策略了,她不再讨好贾母,只一心讨好王夫人,而打击贾母也是讨好王夫人的一种手段。

比如第七十七回,凤姐的病情加重,需要二两人参入药,王夫人这边没有,便向贾母求援,贾母拿出了一包人参。谁知这人参已放得太久,失去了药效,不能再用。王夫人只好还给贾母,并让人外头买去,宝钗得知后马上主动帮忙,说薛家可以寻来上等的人参。

因人参这事,宝钗还阴阳怪气的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宝钗这话说的是谁,贾母啊,她在背后明晃晃的嘲讽贾母,说贾母是“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王夫人听了也附和道:“这话极是。”

贾母当然不会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这不过是宝钗借题发挥。但从这话可知,宝钗已经完全和王夫人联手。她不再从贾母身上入手,所以也不再讨好贾母,反而是一次次的借故打击贾母,想让贾母失去高高在上的形象。宝钗为了自己的目的,果真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