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副外长萨法良即将启程访问莫斯科的消息引发国际观察家警觉,这个曾积极向西靠拢的外高加索国家,在目睹乌克兰危机持续三年后,正悄然调整外交航向。2024年与欧盟签署的2.1亿欧元军售合同尚未履行完毕,亚美尼亚已开始向乌克兰输送苏式武器弹药,这种矛盾举动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
2023年纳卡冲突的硝烟尚未散尽,亚美尼亚政界已在基辅的遭遇中看到自身投影。乌克兰军队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单日伤亡超800人的惨烈画面,通过TikTok短视频冲击着亚美尼亚年轻一代的认知。曾力主西化的前总理帕希尼扬公开承认:“当美国暂停2.35亿美元军事援助时,我们突然理解了泽连斯基的绝望。”
美国国际开发署数据显示,2022-2024年间亚美尼亚接受西方援助下降47%,而同期俄罗斯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向其输送的能源补贴价值达18亿美元。更令埃里温警觉的是,乌克兰危机期间欧盟对基辅的财政承诺兑现率不足60%,这迫使亚美尼亚重新评估《全面加强伙伴关系协议》的实际价值。
亚美尼亚的战略回调体现在具体行动:2024年9月重返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联合军演,2025年3月批准向俄军提供纳卡地区雷达监测数据。这些举措与三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亚美尼亚曾允许北约在其领土开展排雷培训,引发莫斯科强烈抗议。
军事专家指出关键转变:亚美尼亚陆军将俄制“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维护合同延长至2030年,同时暂停采购土耳其Bayraktar TB2无人机。这种选择具有现实考量,在2023年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装备的TB2无人机摧毁了亚美尼亚62%的防空系统,而俄军驻吉普尔基地的存在有效遏制了冲突升级。
亚美尼亚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控制着其83%的天然气供应,俄资企业占据全国铝业产能的79%。更关键的是,20万在俄务工人员每年汇回23亿美元,占该国GDP的12%。
2024年亚美尼亚对欧出口同比下降31%,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等西向产业遭遇重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俄亚贸易额逆势增长18%,俄罗斯超越中国成为亚美尼亚最大贸易伙伴。
埃里温仍在推进与印度的军事合作,2025年1月接收的首批“皮纳卡”火箭炮系统已完成部署。这种“多向押注”策略引发莫斯科不满,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警告“第三国军事存在可能破坏地区稳定”。
与此同时,欧盟暂停了价值8000万欧元的数字化转型基金拨付,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直言“民主伙伴不应背弃价值观”。面对双重压力,亚美尼亚总统哈恰图良的应对颇具象征意义,他既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又批准议会审议《网络安全法》欧盟修正案。
当乌克兰用国土验证了“西方保障”的脆弱性,亚美尼亚的谨慎回调或许为中小国家提供了新范本:在大国角力中,生存智慧远比意识形态站队更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