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泽连斯基:乌克兰没钱了,士兵打不了仗看保家卫国竟然要钱?

感性社会观察 2025-04-03 00:22:40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无奈承认,乌克兰政府已无力为军队提供资金支持,直言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理应出钱”。这一言论,将资本主义国家“为国而战也要谈钱”的现实赤裸裸地摆在了世人面前,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与现实中的诸多场景,深刻体会到信仰与民心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回溯历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部队,打仗时竟抬着银元上战场。他们妄图用金钱来激励士兵作战,以为有了银元就能换来胜利。然而,再多的银元也无法挽回他们民心的丧失。国民党统治集团腐败横行,官员们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导致民不聊生。其军队内部克扣军饷、欺压士兵的现象屡见不鲜,士兵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只是为了那一点可怜的银元而卖命。这样的军队,缺乏坚定的信仰和为人民而战的精神,即便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也注定无法抵挡人民战争的汹涌浪潮,最终走向失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再到抗美援朝时期,人民军队始终处于缺医少药、弹药匮乏的艰难境地。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战士们穿着简陋的军装,拿着简陋的武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靠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存、奋勇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敌人的封锁和围剿下,缺衣少食、武器落后,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信念,一次次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毫不畏惧。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啃着硬邦邦的冻土豆,穿着单薄的棉衣,却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威风。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坚守阵地,许多战士被冻成了“冰雕”,但他们的手中依然紧紧握着钢枪,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捍卫和平。这种坚定的信仰和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让志愿军战士们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一支没有信仰的军队,就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泊奔逸,最终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而一支有着坚定信仰的军队,能够凝聚起全体将士的力量,激发他们无限的战斗潜能。信仰,是军队的灵魂,是战士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同时,民心向背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担架抬出了革命的胜利。而国民党军队因为失去了民心,成为了孤家寡人,最终只能走向覆灭。

在当今时代,虽然战争的形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信仰和民心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泽连斯基的言论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军队在战争背后的利益考量,而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历史则向我们展示了信仰和民心的强大力量。

0 阅读:0

感性社会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