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是我学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的最后一段和第一段。《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创作的报告文学,1951年4月11 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其中描写的松骨峰阻击战发生于1950年11月30日,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关键阻击战 。发生的时间大约同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同期。
一,历史背景

- 美军战略误判与进攻计划:志愿军入朝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后,美国政府仍妄图以军事进攻占领全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动“总攻势”,计划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为此将大量兵力调至前线 。
- 志愿军诱敌深入战略: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判断“联合国军”可能重新组织进攻,提出巩固胜利、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集中兵力歼灭,第9兵团奉命入朝增强作战力量,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形成兵力优势.
- 战役发展态势:11月6日“联合国军”试探性进攻,志愿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24日“联合国军”发起“总攻势”,25日黄昏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至28日美军第9军陷入志愿军三面包围,29日美军第8集团军全线退却,西线志愿军全力进攻,展开大规模围歼战.
二,地理位置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成鼎足之势,北通价川,东北可达军隅里,主峰高288.7米,是美军撤退必经之路,虽为半石半土的光秃小山包、伏击作战难度大,但战略意义重大 。
三,战斗经过

- 11月29日19时30分,3连急进50余公里,于30日拂晓到达松骨峰东侧,恰逢美军汽车纵队。3连迅速抢占公路两旁要点,待美军汽车接近时,机枪手杨文明开火,手榴弹在车群中爆炸,瘫痪美军车队.
- 美军以1个连的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3连阵地猛攻,3连顽强阻击,机枪手徐才毙死十多个美国兵,邢福禄一颗手榴弹撂倒四五个敌人,美军第一次冲锋被打退.

- 美军又出动战斗机、坦克、榴弹炮,狂轰滥炸3连阵地,并投掷大量汽油弹、燃烧弹,但3连指战员坚守阵地,七班长潘志忠头被炸伤仍不下火线,机枪连2排长陈宝贵眼睛被烧伤还鼓励战士,美军第二次冲锋失败.
- 美军加大火力再次冲锋,3连战士李玉民枪管被烧弯后,捡起牺牲战友的步枪继续战斗,多次负伤仍坚持,刺刀捅弯用枪托砸,枪托砸碎就摔跤,最终美军第三次冲锋被击退.

- 美军发动第四次冲锋,3连战士英勇抵抗,连长戴如义牺牲前还拖着左腿指挥作战,指导员杨少成与敌人拼刺刀,子弹打光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美军此次冲锋仍未得逞.
- 中午,2000余美军在飞机、坦克、榴弹炮掩护下发动第五次冲锋,阵地上烟火弥漫,美军突破第3排阵地,戴如义组织反击时中弹牺牲,3连弹药所剩无几,战士们子弹打光后同美军拼刺刀,朱顺发、熊席泉等与美国兵厮打同归于尽,邢玉堂等身上着火的战士带着火苗扑向敌人,美军被这壮举吓呆,最终冲锋再次被击退.
四,战斗结果

3连毙伤美军500余人,自身牺牲111人,3连仅剩7名战士仍坚守阵地,成功阻击美军第2师南撤,为大部队合围赢得宝贵时间 。战后,该连获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攻守兼备”锦旗、集体特等功,被38军授予“英雄部队”称号,称“松骨峰特功连” 。
五,战役影响

松骨峰战役的胜利对第二次战役产生了及其的重要影响:
军事战略层面
- 阻断美军退路:松骨峰是军隅里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在此阻击美军,使其无法顺利南逃,为志愿军西线主力部队对美军第2师等部的围歼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地配合了整个战役的战略部署.
- 扩大战役战果:该连以百人之力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使美军第2师遭受重创,被打得建制全失,大大增加了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歼敌数量,缴获众多武器装备和物资,进一步扩大了战役战果.
战役局势层面

- 稳定西线战局:在清川江前线受重创的美军企图从新兴洞南逃,松骨峰阻击战的胜利,成功稳住了西线战局,避免了美军大规模突围逃窜,确保了西线作战的胜利态势,为整个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增强作战信心:此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增强了全体将士对战胜美军的信心,让志愿军更加坚定地执行作战计划,在后续的战斗中更加英勇无畏地与美军作战。
精神象征层面
- 彰显战斗精神:松骨峰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展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成为了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象征,激励着更多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榜样.
- 赢得国际赞誉:这场战役的胜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战斗力和顽强意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六,作品影响

作家魏巍目睹战场后,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生动记录松骨峰战斗,志愿军英勇无畏的精神震撼无数人。
该文发表后,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总理也肯定了魏巍为子弟兵取的“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号。1958年,它被首次编入中学语文课本,2021年再次被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编入,培育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丁玲称赞其写了英雄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灵魂;周扬评价它以强烈的国际主义革命情感和对人民军队的热情赞颂而传诵一时;周恩来认为它刻画了典型人物,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战士.
《谁是最可爱的人》倒数第二段:
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