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鲁灿新,浙江绍兴上虞人士,1984年初踏入军营,成为南京军区1军1师1团5连的一名战士,当时年仅18岁。
在老山104高地,我迎来了军旅生涯中的首次考验。入伍不到一年,我便投身对越防御作战,坚守在最前沿的李海欣高地。

1985年1月15日,在抵御越军大规模反扑的战斗中,我肩负守哨、掩护、“卡口子”等多重任务,奋勇杀敌18名。在炮火与友邻部队的支援下,我们顽强抵抗了敌人两个营及一个特工连的轮番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为战斗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战后,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荣获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我“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我们所守的高地,位于老山地区最前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高地三面临敌,地势低洼,越军甚至挖了三条堑壕逼近前沿,最近处仅十余米,对我们构成了严重威胁。
上阵之时,正值越军筹备大规模反扑之际,高地每日遭受敌人数百发炮弹的轰击,堑壕被炸平,工事被摧毁,随手抓起一把土都能发现弹片。
对于我这个新兵来说,这样的阵地战斗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初上阵地时,我内心确实忐忑不安,生怕守不住阵地,辜负了战友和国家的期望。毕竟,这个阵地曾由战斗英雄李海欣等15位勇士守卫,他们曾击败越军一个营及一个特工连的六次轮番进攻,荣获“老山15勇士”的光荣称号。
然而,我也有着自信的一面。我军事训练成绩优异,技术过硬;身体健壮,灵活敏捷,战友们戏称我为“小老虎”;参战时,父母来信鼓励我杀敌立功,我也下定决心要成为英雄。
凭借这些信念,我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敌人。再说,李海欣等同志能守好阵地,我为何不能?
我暗下决心,要勇敢作战,在这个英雄的高地上打胜仗、立战功。

1985年1月14日,越军对我们阵地进行了长达18小时的炮击,阵地再次被焦土覆盖。我们预感到敌人即将反扑。尽管一天未进食饮水,但我们精神饱满,利用夜色抢修工事、准备弹药,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
果然,15日凌晨,越军出动两个营及一个特工连的兵力向我们高地反扑。敌人首先向五、六号哨位发起连续冲击,均被我们顽强抵抗击退。随后,敌人改变战术,留少数人在原地佯攻,其余兵力向二号哨位迂回。
当时二号哨位仅有我和配属我连的二机连新战士李林负责警戒,而敌人却有20多名。我坚定地回答指导员“不怕”后,面对真枪实弹的敌人,我暗暗告诉自己不能当懦夫。
我壮起胆子,让李林回去报告,自己则隐蔽在哨位上继续监视敌人。敌人越来越近,我果断开火,猛烈扫射,打乱了敌人的战斗队形。在换弹匣的瞬间,我迅速捡起敌人扔来的手雷反掷回去。接着,我又连续投出20多颗手榴弹。当硝烟散去,只见哨位下躺着3具敌人尸体,其余敌人狼狈逃窜。
首战告捷,我欣喜万分。然而,敌人的进攻并未停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方人员伤亡较大。为了更有效地杀伤敌人,副连长命令大家撤进坑道,呼叫炮火覆盖表面阵地。
在撤退过程中,我主动请缨留下打掩护,阻击敌人。我采用枪打“带头羊”的战术,瞄准跑在最前面的敌人射击,边打边退。在退到二号哨位拐弯处时,我消灭了两名追兵。随后,我又在四号哨位击毙了两名翻进堑壕的敌人。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在我附近爆炸,我多处负伤,鲜血直流。但我顾不上包扎,继续坚持战斗,直到同志们都安全撤进坑道,我才最后一个撤出表面阵地。
撤到坑道里,我正准备包扎伤口时,听到副连长焦急地呼唤炮火支援。大家都争着要出去反击敌人。我抢先一步,端着冲锋枪、带着手榴弹摸出坑道。
我接近二号哨位时,发现一群敌人正在挖掘工事。我突然开火,击毙了三名敌人。其余敌人被我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呆了,随后又嗷嗷叫着向我扑来。我借土包作掩护,拼命向敌人投手榴弹。当手榴弹只剩最后一颗时,敌人仍像饿狼一样扑过来。
我冷静下来,想起之前的一次经历:刚到高地时,我在三号哨位担任警戒任务时遇敌炮击,我迅速躲进哨位下的洞里。但敌人的机枪火力封锁了洞口。我灵机一动,用钢盔和小锹制造了一个假目标,引开了敌人的火力,从而顺利脱险。
现在,我故技重施,停止射击和投弹,引诱敌人上钩。当敌人离我只有七八米远时,我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随后滚到二号哨位,抓起手榴弹再次猛投,炸得敌人死伤惨重、抱头鼠窜。
我本想继续追击,但估计炮火即将打来,于是撤回到坑道。回到坑道后,我虽感疲惫不堪,但心里始终不踏实。
就在此时,副连长和排长决定在排指挥所外堑壕里埋设地雷,并派我到排指挥所外10米处的一个猫耳洞设伏警戒。我冒着炮火冲出坑道,与四班长潘洪祥一起迅速在堑壕里埋设了50多枚地雷。
随后,我钻进猫耳洞“卡口子”,监视二号哨位方向的敌人活动。不一会儿,五六名敌人鬼鬼祟祟地摸过来,我一口气扔出好几颗手榴弹,两名敌人当场毙命,其余敌人狼狈逃窜。

此时,我感到饥渴、疲劳、伤痛一齐袭来,浑身无力。但干粮和水早已耗尽,同志们都在忍饥挨饿、坚持斗争。作为警戒哨,我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疏忽,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我捏了捏鼻子、擦了擦眼睛,振作精神坚持下去。不一会儿,我听到前沿有动静,钻出猫耳洞一看,只见几十个敌人正悄悄向排指挥所方向摸来。
我赶忙回到排指挥所汇报情况并寻找弹药。一进洞就发现一个水桶里装着六根爆破筒,这是排长预先准备好的应急之用。我抱起爆破筒冲出洞口,一根接一根地扔向敌人,炸得他们狼狈逃窜。
打退了敌人后,我又回到了猫耳洞,坚持了8个多小时,牢牢卡住了“口子”,确保了排指挥所的安全。
夜幕降临时分,兄弟连队的同志冒着炮火赶来增援。副连长命令我给增援分队带路进行反冲击。临行时,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路上要多留心,这里只有你熟悉地形,往后带路、查哨都要靠你了。”
一听这话,我的眼泪不禁涌了出来。是啊,与我一起上阵地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安危、人民的幸福,有的牺牲了,有的负了重伤。这笔血债一定要让敌人加倍偿还!
我咬咬牙,朝副连长点点头,带着增援分队向敌人反击,又打死了五名敌人。至此,敌人的反扑被彻底粉碎,我们巍然屹立在高地上。
作为一名新兵,我第一次参战就打了胜仗,实现了立功的愿望。这背后凝聚着战友们的鲜血和宝贵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三点:一要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二要机智灵活、多想点子;三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战术水平。
我经历的战斗并不多,但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决心谦虚谨慎,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岗位上继续贡献力量。
……
2005年,我退役转业回到地方,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成为杭州市笕桥派出所的一名普通巡防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我继续为祖国做贡献。

2017年10月21日晚上,我下班回家时不幸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邵逸夫医院救治。由于失血过多,我急需大量O型血。
得知我的情况后,驻杭某部党委迅速号召官兵为我献血。号召刚一发出,就有200多名官兵踊跃报名。为了更好地配合医院和血液中心的工作,部队首先安排了26名官兵在浙江省血液中心为我献出了7700毫升O型血,使我得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在此,我衷心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各级组织对一个老兵的关爱,特别是人民子弟兵们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决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发挥余热、回报社会、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书目:《祖国在我心中》
向英雄敬礼,祝老英雄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