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的一次手滑操作,将白宫推向舆论风暴中心。这位特朗普亲信误将《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拉入讨论打击胡塞武装的机密群组,导致美军作战计划全盘外泄——这场堪称“社死级”的失误,让白宫内部达成罕见共识:华尔兹必须走人。
3月11日,华尔兹在Signal平台创建名为“胡塞PC小组”的加密群组,误将记者杰弗里·戈德伯格添加为成员。这个汇集副总统万斯、防长赫格塞思等18名高官的群组,在72小时内详细讨论了空袭也门的武器配置、目标坐标和行动时序。据《政治新闻网》披露,群内甚至传送过标注“绝密”的作战地图截图,这些信息足以让胡塞武装提前48小时调整防御部署。
泄密事件曝光后,白宫西翼办公室陷入混乱。三名核心幕僚连夜起草罢免建议书,指控华尔兹“严重违反《联邦档案法》第1924条”。匿名官员向《华尔街日报》透露:“超过60%的内阁成员认为他活不过本周。”更致命的是,群聊记录显示副总统万斯曾抱怨“不想替欧洲擦屁股”,这种背离“美国优先”原则的言论让特朗普震怒。
尽管白宫发言人公开表示“总统对顾问团队保持信心”,但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摔碎咖啡杯,质问幕僚:“这种蠢货是怎么当上国安顾问的?”矛盾在于,华尔兹是少数支持对伊朗强硬路线的幕僚,而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军事威慑重启核谈判。这种战略价值,让总统在“挥泪斩马谡”与“危机公关”间摇摆不定。
事件意外激化共和党内部矛盾。“让美国再伟大”派系借机发难,质疑华尔兹保留新保守派联系人清单的行为。前国务卿蓬佩奥在福克斯新闻暗示:“手机通讯录不会说谎,有些人从未真正认同美国优先。”这种指控直指华尔兹曾担任切尼反恐顾问的履历,试图将其塑造为“潜伏在特朗普身边的深层政府分子”。
真正让五角大楼担忧的是战场影响。泄密事件后,胡塞武装将导弹阵地转移至萨那居民区,并利用民用车辆运输武器。美军侦察卫星图像显示,也门首都的军事设施伪装度提升40%,导致空袭误伤平民风险激增。更棘手的是,伊朗革命卫队通过加密频道向胡塞武装传送反制战术,这些情报可能源自泄露的群聊记录。
当五角大楼紧急启用冷战时期的纸质通信系统时,德黑兰的嘲讽传遍中东:“建议美国官员改用飞鸽传书,至少信鸽不会手滑。”这场因指尖滑动引发的危机,不仅暴露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脆弱性,更折射出特朗普团队在忠诚与能力间的失衡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