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越反击战,他左眼被伤至失明仍坚守阵地11小时,现已成为少将
引言:
1985年的那个夏天,云南边境的硝烟弥漫。在第67军199师的阵地上,一名年仅20岁的战士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当弹片击穿他的左眼,将眼球打出眼眶时,他只是默默地将眼球塞了回去,继续坚守阵地。当其他战友伤亡后,他独自一人坚守阵地11个小时,用鲜血铸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谁能想到,这位曾经的炊事员,会在战场上演绎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这位"活着的王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将军之路的?
一、从炊事员到战斗英雄
世人皆知韦昌进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却不知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原本只是部队里一名普通的炊事员。1965年,韦昌进出生在江苏溧水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他就在父辈们讲述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故事中长大。
1983年的金秋十月,18岁的韦昌进带着对军营的向往,穿上了橄榄绿军装,成为67军199师的一名新兵。这支部队有着光荣的传统,她的火种发源于井冈山,曾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更是战功显赫。
初到部队时,韦昌进被分配到炊事班。他个子不高,却格外结实,每天扛着几十斤重的大米,往返于仓库和厨房之间。战友们常常看到他一边忙着炊事工作,一边抽空看着《战斗训练手册》,有时还拿着扫把当枪练习基本动作。
1984年末,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一天,师里召开紧急会议,韦昌进从战友口中得知部队即将开赴云南边境。当时,后勤部门已经明确表示,炊事员可以不用参加此次行动。但韦昌进却主动找到连长,坚决要求上前线。
"我是一名军人,不是只会炒菜的厨子!"这句话,韦昌进反复对连长说了三次。连长被他的决心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1985年5月,韦昌进随部队抵达云南边境。初到前线,他就主动请缨担任前沿阵地的观察哨。白天,他认真观察地形,记录敌情;晚上,跟着老兵学习战场经验。短短两个月,这个曾经的炊事员,已经能熟练地辨识各种武器的声音,准确判断敌军炮弹的落点。
在前线,韦昌进和战友们负责守卫八个重要高地中的6号阵地。这个阵地地势险要,是越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为了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战斗,韦昌进和战友们在阵地上挖设了多个交通壕和猫耳洞,还在周围布置了大量的诡雷。
每天天不亮,韦昌进就要带领战友们检查阵地,调试武器,确保一旦发生战斗可以立即投入。他经常对战友们说:"宁可十年不用,不可一时不备。"就这样,这位曾经的炊事员,在战场上逐渐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
二、生死瞬间的抉择
1985年7月19日凌晨3点15分,云南边境的宁静被打破。越军突然发起猛烈进攻,两个营和一个加强连在炮火掩护下对6号阵地展开强攻。第一轮炮击持续了整整20分钟,密集的炮弹将整个阵地笼罩在火光中。
韦昌进和其他五名战友正在6号哨位执勤。这个哨位位于高地的最前沿,是整个阵地的制高点。当第一发炮弹呼啸而来时,六人迅速钻进了预先构筑的猫耳洞。炮弹在阵地上爆炸,震得土块不断往下掉落。
炮火稍歇,敌军的第一波冲锋开始了。借着月光,可以看到数十名越军士兵正在向阵地发起冲锋。韦昌进和战友们立即冲出猫耳洞,展开反击。这次遭遇战持续了约40分钟,成功将敌军击退。
正当他们准备返回猫耳洞时,第二轮炮击突然开始。由于距离掩体太远,他们只能就地寻找临时掩护。韦昌进和两名战友躲在一块突出的岩石后面,另外三名战友则分散在附近的弹坑里。
就在这时,一发近距离爆炸的炮弹改变了一切。弹片呼啸着击中了韦昌进的左眼,穿透了他的右胸。强大的冲击力将他的左眼眶炸得血肉模糊,眼球被弹片生生打了出来。同一时间,他的身上共被22处弹片击中。
在剧烈的爆炸声中,韦昌进本能地摸了摸自己的左眼,触到了一个温热的肉球。那是他的眼球,正挂在脸颊上。在极度紧张的战场环境下,他甚至感觉不到疼痛,只是机械地将眼球塞回眼眶。
当他环顾四周时,发现战友们已经倒在了血泊中。有的已经牺牲,有的重伤昏迷。整个6号哨位,只剩下他一个人还能战斗。
第三波越军已经冲到了距离阵地仅30米的地方。韦昌进想举枪射击,但右胸的贯穿伤让他无法抬起手臂。此时,他想起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王成的事迹。
韦昌进艰难地爬到通讯设备旁,抓起话筒,对着炮兵阵地大喊:"向我开炮!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炮兵接到命令后,立即对6号哨位周围实施了精确打击。炮火形成了一道火墙,将越军阻挡在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韦昌进一直保持着清醒,通过无线电指挥炮火,先后打退了敌军8次进攻。
从凌晨3点15分到下午2点30分,整整11个小时里,韦昌进以一己之力守住了这个重要阵地。当增援部队终于赶到时,发现他仍然紧握着话筒,身下已经积了一滩血。医务人员检查后发现,他的体内有4块弹片因为位置特殊,永远无法取出。
这场战斗,不仅让韦昌进失去了左眼,也让他的右胸永远留下了一个贯穿伤。但他用血肉之躯,换来了6号阵地的固守,为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伤愈归队后的重返战场
1985年8月,在医院躺了不到一个月的韦昌进就主动请求返回部队。当时的伤情报告显示:左眼完全失明,永久性视力损伤;右胸部贯穿伤未完全愈合;体内残留4块无法取出的弹片。按照规定,这样的伤势足以让他退伍转业。
然而,韦昌进坚持要回到部队。他向军医出示了自己能够完成单手俯卧撑、单手攀爬等基本军事动作的视频。经过反复协调,最终获准重返部队。
回到部队后,韦昌进被调往连部担任通讯员。但他并不满足于后方工作,经常主动请缨参加前沿侦察任务。1985年10月的一次行动中,韦昌进带领侦察小组成功获取了敌军阵地的重要情报。在穿越雷区时,他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带领小组安全通过了一片复杂的诡雷区。
1986年春,边境又起硝烟。这次战斗中,韦昌进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3月15日,在一次夜间突击行动中,他准确判断出敌军的火力点位置,为突击小组指明了进攻路线。当时,他虽然只有一只眼睛能看,但对地形的把握比双目健全的战友更准确。
同年5月,韦昌进参与了一次关键的阵地防御战。当时,敌军企图夺取我军新建的5号阵地。作为通讯员的韦昌进临时接替了受伤的排长,指挥全排进行反击。他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先用机枪火力吸引敌人注意,然后指挥突击组从侧翼发起进攻,一举打退了敌军的进攻。
1986年下半年,韦昌进被推荐参加军校深造。在军校期间,他将自己的战场经验整理成多篇战术研究文章,其中《山地作战中的通讯保障》一文获得了军区级优秀论文奖。他还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其中包括改进单兵装备、优化通讯系统等。
1987年春,军校学习结束后,韦昌进被任命为排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部队的实战化训练。他根据自己的战场经验,设计了多个贴近实战的训练科目。比如,他要求战士们在复杂地形中练习快速判断敌情,在夜间进行精确射击训练,甚至模拟在受伤情况下继续作战的场景。
1988年初,韦昌进参与制定了边境防御的新方案。他提出了"点线结合、重点布防"的战术思想,建议在关键地段设立固定观察哨,同时保持机动部队随时准备增援。这一方案在实践中证明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边防部队的战斗效能。
在这段期间,韦昌进始终坚持亲临一线。每次野外训练,他都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经常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虽然左眼失明,但他依然能准确地识别地形,判断态势,指挥作战。他常说:"战场上,经验比眼睛更重要。"
通过这段时期的历练,韦昌进不仅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军事理论和战术运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的成长轨迹,成为了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军事指挥员的典型范例。
四、从基层指挥员到将军之路
1989年初,韦昌进被任命为连长。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整个连队的作战效能亟待提升。他立即着手改革训练方式,将实战经验融入日常训练中。每周一次的战术讨论会上,他都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解战场上的各种情况。
1990年,韦昌进率领的连队在军区比武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这个成绩的取得,源于他独特的训练方法。他要求战士们不仅要练就过硬的军事技能,更要学会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比如,他创新性地设置了"伤员射击"课目,要求战士们在模拟负伤的情况下完成射击任务。
1992年,韦昌进晋升为营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创了"三个一"训练法:每天一次战术分析,每周一次实战演练,每月一次综合考核。这种训练方法很快在全师推广。同年,他主持编写的《山地反突击作战手册》,被军区列为教材。
1995年,韦昌进担任团参谋长。在这个岗位上,他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山地作战"理论,强调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战法相结合。他组织研发的"山地作战指挥系统",解决了山地复杂地形下的通讯难题。
1998年,韦昌进升任团长。他组织了一系列跨区域实战演习,其中最著名的是"虎啸97"演习。在这次演习中,他带领团队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完成了72小时的连续作战任务,创造了军区演习新纪录。
2001年,韦昌进被调任师参谋长。这一时期,他主持完成了《山地特种作战研究》等多项重要军事课题。他提出的"立体防御"理论,为边防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5年,韦昌进升任师长。在任期内,他大力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师联动的指挥信息系统。他还创新性地提出"模块化编组"概念,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010年,韦昌进晋升少将军衔。这位从炊事员成长起来的将军,用25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长之路。担任将军后,他仍然保持着深入基层的作风。每年边防检查,他都要亲自去最艰苦的哨所看望战士。
2015年,在"卫士-15"军事演习中,韦昌进担任蓝军指挥官。他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作战经验,设计了多个极具挑战性的战术课目。这次演习不仅检验了部队的实战能力,也为未来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炊事员到少将,从单兵作战到指挥千军万马,韦昌进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创新的训练方法、独到的战术思想、务实的工作作风,为部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他提出的"实战化训练"理念,已经成为部队训练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退役后的教学生涯
2016年春,韦昌进从军队正式退役。退役仪式上,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作战笔记、训练手册等资料全部捐赠给了军事科学院。这些资料中,包含了他30多年来在边防一线的实战经验和军事思考。
同年9月,韦昌进受聘于国防大学,担任军事战略教研室特聘教授。他的第一堂课就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他没有按照传统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是用自己在6号阵地的亲身经历,为学员们剖析现代战争中的战术运用。
2017年,韦昌进在国防大学建立了"山地作战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汇集了多位有实战经验的退役军官,专门研究山地特种作战、边境防御等课题。他们编写的《山地作战案例选编》,被多所军校采用为教材。
2018年,韦昌进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军事院校进行巡回讲学。他的授课方式别具特色:每次讲课都会带着实物教具,包括各种地形模型、作战装备模型等。他经常说:"在战场上,细节决定生死。"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战场环境,他甚至自费制作了多个精密的战场沙盘。
2019年,韦昌进参与组织了一次特殊的野外实训课程。他带领40名军校学员,在深山中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教学。期间,他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夜间行军、野外生存、战场救护等科目。这次实训的成功经验,后来被推广到其他军校。
2020年,韦昌进完成了《现代山地作战指挥艺术》一书的编写工作。这本书系统总结了他多年的作战经验和教学心得,全面阐述了山地作战的特点和规律。书中详细记录了多个真实战例,包括他在6号阵地战斗中的具体指挥过程。
2021年,韦昌进开始致力于军事科技创新研究。他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山地作战指挥系统的设想,并与多所理工科大学合作,开发新型战场辅助决策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为指挥员提供最优战术方案。
2022年,韦昌进组织编写了《边防部队训练改革指南》,这份文件详细阐述了边防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他特别强调要在训练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高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2023年,韦昌进创办了"边防战士技能训练班",专门为基层官兵提供培训。在这里,他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经验,以最直观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训练班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学员不仅要学习战术理论,还要进行实地演练。
2024年初,韦昌进仍然活跃在军事教育第一线。每周两次的授课之外,他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类军事论坛和研讨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他创建的"实战化教学模式"已经在全军推广,成为军事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