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科斯政府将前总统杜特尔特押送海牙时,他们未曾料到会点燃全国性的政治海啸。3月28日,马尼拉街头万人空巷,民众高举杜特尔特画像高呼“带英雄回家”,这位铁腕领袖的80岁生日庆贺演变为对现政权的集体抗议。这场逮捕行动不仅未能巩固马科斯的权力,反而让杜特尔特家族强势崛起,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以42%的民调支持率碾压现任总统,菲律宾权力格局面临重塑。
马科斯政府配合国际刑事法院(ICC)跨境执法的行为,被宪法专家判定为严重违宪。菲律宾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卡皮奥指出:“ICC在菲无司法管辖权,此次逮捕相当于外国势力入侵。”更致命的是,国家警察总署内部文件显示,逮捕行动前未获得司法部授权。总统亲姐、参议员伊梅·马科斯公开质问:“难道菲律宾降格为海牙的海外省?”司法争议直接导致马科斯支持率跌破30%,创下菲律宾总统任期首年最低纪录。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亲赴海牙组建国际声援网络,与欧盟人权委员会、东盟驻荷使团密集接触。其团队透露,已收集到17国议员的联署支持信,要求ICC尊重菲律宾司法独立。
与此同时,杜特尔特长子保罗动员南方武装势力,在棉兰老岛举行“保卫宪法”军事演习;次子塞巴斯蒂安则以达沃市长身份启动“公民不服从运动”,切断该市与中央政府的财政往来。分析认为,杜家南北策动的战术,意在迫使马科斯陷入多线作战。
菲律宾陆军第六步兵师突然宣布进入“宪法保卫状态”,拒绝执行马尼拉调防命令。该师指挥官桑托斯中将曾是杜特尔特反恐行动中的得力干将,其辖区控制着南海方向的巴拉望军事基地。更令马科斯焦虑的是,海军第三舰队司令罗德里格斯公开呼吁“军队应效忠宪法而非个人”,暗示可能停止配合美军在南海的联合巡航。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指出,菲军方高层已有12名将领与杜特尔特阵营秘密接触。
中国的低调介入成为关键变量。杜特尔特被捕次日,中国外长王毅与菲外长马纳罗紧急通话,强调“尊重菲司法主权”。南海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中菲此前停滞的油气开发谈判已重启,杜特尔特家族掌控的达沃港正扩建为中国投资的首个智慧港口。与此同时,美国务院却陷入两难,继续支持马科斯恐激化菲国内反美情绪,转向杜特尔特则可能失去苏比克湾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随着5月中期选举临近,莎拉·杜特尔特的竞选团队已提交135万份连署书,远超法定门槛。政治观察家认为,若其成功问鼎总统宝座,菲律宾将迎来史上首个父女总统传承。而马科斯家族正面临自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以来的最大危机,当司法权威崩塌、军队离心、民众怒吼三重压力交织,这个曾靠“戒严法之子”标签上台的政权,正重蹈历史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