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自汉朝以来一直是江南地区名门望族,南宋时却因一人落寞

小岛知风 2025-04-21 13:26:34

自汉朝以来留姓一直是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历朝历代都是人才辈出,但是有意思的是自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很少有人自称姓留,而现今江浙一带留姓人群也非常少,反而是内蒙、东北三省、福建、河北等地区有少许少留姓人群,那么曾经的江南名门望族留姓家族为何在江南绝迹呢?其实皆因一个人毁了一个家族。

留姓家族没落的原因主要与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天祥有关系,在南宋末年时,浙江衢州留姓家族出了一位杰出的人才,这个人就是宋理宗时期甲辰科的状元留梦炎。

留梦炎从小起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自幼聪慧好学,知识渊博,还以状元身份入仕,当官以后留梦炎也是一路仕途顺利,官至南宋左丞相。

可以说如果南宋不亡国,留梦炎就是名垂青史的南宋学者型高官,很可惜,在留梦炎出任左丞相之后不久,蒙古人开始灭宋。

在国家危亡之际,留梦炎身为宰相不仅不想着拯救国家,反而害怕的辞官归隐老家衢州,不论南宋朝廷如何请他出山出谋划策,他都不肯。

很快蒙古大军攻克衢州,留梦炎第一时间以南宋故相身份率领衢州士族打开城门跪迎蒙古军队入城。同时,留梦炎还以曾经南宋宰相身份号召了不少江南士族归顺蒙古,帮助元世祖忽必烈兵不血刃就占据了江南大部分地区。

留梦炎如此没有气节的行为引起了他曾经的搭档南宋右丞相文天祥的愤慨,文天祥为此写了书信羞辱留梦炎,把留梦炎气个半死。

后来文天祥兵败被俘,忽必烈很是敬重文天祥的气节,一直想招降他,但是文天祥坚持了三年多始终宁死不降。

一直到南宋彻底灭亡后,南宋谢太后已经带着宋恭帝向元朝投降,陆秀夫背负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这时候文天祥依然不肯向忽必烈投降。

但是文天祥已经决定与忽必烈妥协,他曾告诉忽必烈派来劝降的人,忽必烈释放他之后,他保证不再反抗元朝,而是归隐山林出家当道士,届时可以效仿山中宰相陶弘景,以道士身份为忽必烈治国安民出谋划策。

文天祥的这个提议让忽必烈很是心动,毕竟忽必烈是爱惜文天祥的政治才能,想用他来安抚江南地区百姓,再加上南宋投降元朝的很多大臣都联名上书力保文天祥,于是忽必烈就打算与宰相商议之后释放文天祥。

而当时元朝的宰相正是投降之后的留梦炎,忽必烈就与留梦炎商议否释放文天祥,留梦炎却力阻说道:“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

留梦炎的意思就是说文天祥如果被放出来,他不信守承诺,而是在江南地区重新号召南宋遗臣遗民反元,以他南宋宰相的影响力绝对能引起江南地区动荡,那时候联名保他的南宋故臣也跟着受连累。

忽必烈一听留梦炎此话也合情理,因此忽必烈为了江南地区的局势稳定,决心成全文天祥曾经死节的想法,就这样在留梦炎的劝阻下,忽必烈下令处死文天祥。

留梦炎因私怨劝忽必烈处死了文天祥,也被当时的人所不齿。再到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听说留梦炎的事迹后大怒,朱元璋下令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凡是江浙一带留姓考生,必须填写本人不是留梦炎家族子孙声明才能参加科考,这使得明朝时期的士族举人都称“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

朱元璋定下的这个规矩一直也被后来的清朝所继承,清高宗乾隆皇帝更是曾经公开说过留梦炎有才无德,是江南士族的耻辱。从明清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甚至到现代,浙江衢州人也都以留梦炎为耻辱。

这也是留梦炎一人导致了其子孙后代备受耻辱,进而为了遮掩家族之耻辱,改姓为刘,直接导致了江浙地区留氏家族从汉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几乎变成了绝户。

可以说文天祥之死是名垂青史,至今让人敬佩,而留梦炎苟且富贵还加害文天祥,给子孙后代带来了无尽的耻辱,更是让整个留氏家族不能再立足于江南地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