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林黛玉和女驸马同框,爱上王文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之玉娱娱 2025-01-18 04:46:36

年少时不爱戏曲,只知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越剧,“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是黄梅戏。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不穿戏服的王文娟,和不穿戏服的女驸马,在1984年春晚。

圆桌边站起一位淑女,款款地。

深蓝色烂花丝绒长旗袍,颈间搭一串珠链、珍珠吊坠,齐耳的卷发一丝不乱,通身上下利落清爽。

她微微颔首,笑意盈盈,开口道:

好紫鹃……

只三个字,便入耳钟情,自此难忘。

那是五十八岁的王文娟大师。

个人天赋、人生阅历、舞台经验的完美结合,使她的演唱已达化境。

她就那样儿,一个人站在圆桌旁,仅凭一副嗓子,诠释着林黛玉的百转愁肠。

好紫鹃,

句句话儿含意长,

她窥见我心事一桩桩。

想黛玉寄人篱下少靠傍,

还不知叶落归根在哪厢?

老太太虽然怜惜我,

总不是,

可恃宠撒娇像自己的娘。

舅父母是宾客相待隔层肉,

凤姐姐是里面尖来外面光。

园中姐妹虽相好,

总是那各母所生各心肠。

知心人只有宝哥哥,

从小就耳鬓厮磨成一对,

几年来,

心贴心儿把日月过,

情深似海难测量,

因此我愿为春蚕自作茧,

我为他日吐情丝夜织网。

心中事,

牵肠挂肚推不开;

好姻缘,

又似近身又渺茫。

若说今生没奇缘,

为什么合一个心肝合一副肠?

若说今生有奇缘,

为什么隔一座高山隔一堵墙?

不由人痴痴想,

我只有心坎里深把哑谜藏。

原著中说,黛玉听了紫鹃的知心话,不免伤感,直泣了一夜。

在越剧《红楼梦》中,大师用了一个完整的、美丽动听的唱段来表达。

文娟大师的林妹妹丝毫不刻板,她把自己对角色的透彻理解,通过特定的戏曲表达方式外化,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林黛玉。

五十八岁的绛珠仙子,娥眉凤眼、风韵依旧。

有人说,1962年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里,林黛玉太老了。

的确,那时的大师已经36岁了。

但是与普通影视剧相比,戏曲对表演者的要求完全不同。

其他的林黛玉,只要形象基本符合,演员表演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妆造、背景、配音、剪辑等多种手段来弥补。

而传统的经典戏曲,听的就是唱腔,看的就是身段。如果演员本人表演不到位,没有什么辅助手段能够挽救场面。

《红楼梦》的博大内涵,不是一个缺乏文化素养和人生经验的年轻演员能够理解,并且诠释的。

王文娟大师做到了。

62版的林黛玉,轻云出岫,拂柳照水,是最接近绛珠仙草灵魂世界的潇湘妃子。

当年的我,年龄太小了,甚至没能听得懂全部唱词。

但是58岁的林妹妹,依旧魅力无边。

自此,我爱上了王文娟。

那一年的马兰只有22岁,她作为黄梅戏新秀登台表演,唱的是《女驸马》选段。

一身粉色连衣裙的马兰,水灵灵活力四射。

在她身后,王文娟大师认真地聆听着、真诚地微笑着、热情地鼓着掌。

即便只是坐在那里,她仍然是一道优雅的风景,无法忽视。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2

之玉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