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士官立二等功,一人提干后到副师,一人满四期退伍,差距不小

宝哥说军营 2025-04-09 16:16:48

我以前在宣传科的时候,手下有两名士官,他俩都是新闻报道员,而且都立了二等功。后来啊,一个发展到了副师级,另一个在2016年四期士官服役期满后退伍了。

虽说这两人都干得相当出色,在新闻报道这块成绩斐然,个人发展也都还不错,但一个干到副师职,一个只是四级士官,差距还是挺大的。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干到四期士官退伍的战友,2016年退伍当年就考上了西藏当地的公务员,现在已经是正科级了。为啥他俩起点差不多,最后发展路径却大不相同呢?

我1998年到西藏这边工作时,有个山西籍的士官在宣传科,另一个士官在炮兵团的宣传股,炮兵团是我们师下辖的一个团。

这两人入伍时间差不多,山西籍的士官可能早一年,大概是1994年底入伍,炮兵团那个士官是1995年底入伍,晚一年。他俩都特别优秀,毕竟部队对新闻报道工作很重视嘛。后来我在宣传科工作时,炮兵团那个贵州籍的战友也调到了宣传科。最后他俩都因为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立了二等功,山西籍的战友立功早一些,贵州籍的战友晚一点。

就因为这个,贵州籍的战友虽然立了二等功,可年龄超了,不符合提干条件;山西籍的士官立二等功时年龄符合要求,成功提干了。提干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干后,山西籍的战友从正排、副连、正连一步步升上来,后来还到了军区机关。

而贵州籍的士官只能一直在师宣传科干,一直干到四级士官退伍。好在当年西藏有面向退役士兵招录公务员的考试,他一下子就考上了,发展得也挺好。山西籍的士官则一路高升,在军报驻西藏军区那边的工作也做得特别出色。

你看,能不能提干对士官在部队的发展影响多大啊,平台高低很关键。在师里和在解放军报工作,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一个早立二等功就先提干了,提干后去了军区宣传处,另一个只能一直在师里,唯一的变动就是从炮兵团调到了师里,其他没啥变化。

所以在部队里,大家一定要尽早干出成绩,像提干、考军校、转士官、立功这些机会,都得早早抓住。不然就算一起当兵,干一样的活儿,未来发展可能差得老远了。大家对这事儿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300

宝哥说军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