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图王的刘焉,为何最后却为他人作了嫁衣?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3-17 02:20:18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志》作为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断代史,《魏书》以曹操开头,《吴书》以孙坚开头都可以理解,《蜀书》苐一卷为什么会是刘焉父子,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却排在了苐二呢?

电视剧《武圣关公》刘焉剧照

一、汉室后裔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刘馀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先被封为淮阳王,七国之乱后改封鲁王,薨后谥曰恭,故史书称鲁恭王。刘馀后裔有一支在东汉章帝元和年间(84年—87年)迁到竟陵,刘焉即其后。说起来刘表也是刘馀之后,他和刘焉算近支。但从刘馀的“鲁”王来看,出生在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的刘表家族明显是大宗,而刘焉家族只是小宗,所以史书说刘焉是“宗室旁支”。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的关系,入京为中郎,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刘焉的老师祝恬去世,刘焉为其守丧辞官。两汉以孝治天下,官员在父母、师长去世后,要为其辞官守丧。而这个祝恬,还是桓帝朝的司徒。

刘表和刘焉是近支

刘焉辞官期间,于阳城山(在今河南巩义)开馆讲经。后来,刘焉又被举为贤良方正(察举科目之一),再被司徒府征召。后来他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终至九卿。

但刘焉不是个安分的人。很快,他的枭雄本 色就露了出来。

二、废史立牧

灵帝末年,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匪蜂起。这时刘焉向朝廷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建议——废史立牧。

这里的史指刺史,牧指州牧。

汉初施行郡县和王国并行制度。七王之乱后,王国权力逐渐被剥夺,诸侯王只食采邑,权利转入朝廷任命的国相手中,王国实际上与郡划上了等号。郡国后来增多,朝廷管理不方便,于是在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各部置刺史一人,以监察诸郡。

汉十三州图

这时的刺史,虽然权力可直达朝廷,但等级并不高,俸仅为六百石,而郡太守的俸为二千石。也就是说,州刺史此时还不是一 级行政机构,而仅是朝廷派出的监察专员,而且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到了东汉,刺史终于有了固定的办公地点,而且权力加大,逐渐有了统军政之权。

这时的汉帝国,已处在风雨飘摇的边缘,西北羌乱不息,北方匈奴屠各部蠢蠢欲动,加之各地黄巾蜂起,帝国的财政又经桓灵二帝的挥霍,已逐渐不能支撑运转。刘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废史立牧的。

刘焉当时是这样说的:“各地刺史、太守,大肆贿赂买官,盘剥百姓,这是造成大汉凝聚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朝廷应该挑选清名重臣司牧一方,以此镇守天下可也。”

刘焉这是面上的话,这话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些牧守一方的大员,自筹资金,镇抚地方,不是给朝廷省下了一大笔开销吗?

卖官皇帝汉灵帝

灵帝正被财政问题扰得焦头烂额,听到这个提议,这不花钱还能平定天下的好事,岂不美哉?于是点头同意,这样州牧代替刺史,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而中国的管理层级,也从原来的郡县两层制,变为州郡县三层制。

只是拥有军政两方面大权的州牧,以及后来虽名为刺史,但实际已与州牧划等号的各方势力,终成为不服从朝廷管理的割据军阀。因此在看《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就出现了州牧、刺史、太守并列的现象。

刘焉的废史立牧,历来认为,是进一步加速汉帝国灭亡的又一主因。

刘焉的这一提议,还有他自己的野心在内。这又是怎么说呢?

三、出任益州

原来,刘焉在这番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包藏着他自己的野心——他想去远离中原的交趾刺吏部为牧守,一来躲避战祸,二是天高皇帝远去做他的土皇帝。

交州位置图

交趾刺史部下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五十六县,范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及越南中北部地区。但他向灵帝提出这个要求,灵帝还未答应,又出现了反转。

侍中广汉 人董扶是个神棍,通占卜、望气之术,他听说刘焉要去交趾,私下对他说:“刘太常,去交趾不如去益州啊。”刘焉一愣:“这是为什么呢?”董扶小声说:“吾观天象,京师将有大乱,而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噢。”

刘焉一听,心下大喜,就留了心——他这一大喜,就把自己的野心给暴露了出来。于是刘焉又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说来也凑巧,这时益州刺史郤俭因横征暴敛招致民怨沸腾。朝廷又接连接报,说并州刺史张壹、凉州刺史耿鄙都为乱民所杀,灵帝一看,有人去接这个烂摊子,说好,那就有劳刘太常了。

三国益州地图

于是朝廷以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受命前往益州收捕郤俭治罪。董扶这老小子,也趁机请求为益州蜀郡西部属国(治在今四川雅安)都尉。太仓令(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头)巴西人赵韪可能也听了董扶的话,情愿辞去太仓令这个安怡的职务,随刘州牧一同前往治蜀。

灵帝那个感动啊:国乱出忠臣,诸位都是国之栋梁啊——他一点也没想到,这帮伙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四、割据西南

刘焉一帮人在往益州的路上,因道路不通,暂住荆州东界。但这时的益州,形势却急转直下。

益州人马相、赵祗托称黄巾,在绵竹(今四川绵竹)起事。益州原本被郤俭折腾得够呛,老百姓一呼百应,一两天之间就聚 集了数千人,他们攻城拔寨,杀绵竹县令李升,再裹协绵竹官民,一时人数上万。所谓人过一万,无边无沿,这万余人又攻破雒县(今四川广汉),将郤俭也杀 死。乱民随后转攻蜀郡、犍为(治在今四川乐山),旬月之间,连下三郡。马相遂自称天子,蜀中天府之国一时成为炼狱。

但川人自古多勇烈,益州从事贾龙这时组织部曲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收集不愿从贼的官民,前后得千余人马。他带领这千余人,向马相发起攻击。数日几间,马相败走,益州稍安。贾龙即派人东去荆州迎接刘焉。刘焉就进入益州,移治绵竹,然后招降纳叛,益州逐渐平定。

但刘焉入益州,出发点就是图谋割据。益州平定后,他外示宽惠,实则收买人心,野心越来越膨胀。

张鲁在道教称正一系师

沛国人张鲁,世修五斗米道,其母也善仙道,且长相美丽,张家与刘焉家族世代交好。刘焉就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以巴郡(治在今重庆)人张修为别部司马,北攻汉中,杀汉中太守苏固。但张鲁也不是省油的灯,据有汉中后,他即杀张修,而后绝断交通、斩杀汉使、断绝与刘焉的关系,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政 权(参见)。

刘焉这边呢,一边北攻汉中,一边上报,说米贼断道,不能与朝廷互通,于是借此断绝与朝廷的往来。然后,他又借故杀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立威,从此成为割据政 府。在天下讨董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而保境自守。

贾龙及犍为郡太守任岐看刘焉反心日露,于是起兵攻击刘焉,刘焉借青羌兵,攻杀贾龙、任岐,从此自立之心更盛。他后来私造天子舆服,荆州牧刘表因此上报朝廷说他有反心。这时的朝廷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董卓劫汉帝西迁

这时董卓裹胁献帝西迁长安(今陕西西安),哪里能顾得上这个?而由于董卓入长安,三辅、南阳等地数万百姓进入益州,刘焉选其精壮组成东州兵,这也是蜀中后期军事主力之一,蜀汉后来的重臣李严、法 正、费祎、董允皆出自东州集团。

五、枭雄末路

刘焉有四子,长子左中郎将刘范、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幼子奉车都尉刘璋,这时都跟随献帝在长安,只有三子别部司马刘瑁跟随刘焉在益州。董卓掌权后,征调刘焉,刘焉却一概置之不理,董卓于是将其三个儿子一并收押,关在郿坞。

刘焉就一个宝贝疙瘩刘瑁跟在眼前,就想为他物色一个好对象。他听相面的人说陈留人吴懿之妹有大贵之相,于是让刘瑁娶了吴氏,想借此进一步让自己家族长盛不衰。

但刘瑁却时常有疾,刘焉就上表称自己有病,让刘璋回来看望。朝廷便让刘璋带着诏书入益州,告谕刘焉。刘璋到益州后,刘焉却把他留下不让返回朝廷,刘璋后来就成了刘焉的接 班人。

刘璋后来主盖州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征西将军马腾反于关中,通过刘范与刘焉联络,想要他共同出兵长安。不想事情败露,刘范被杀,刘涎也受牵连被诛,而马腾则战败退回凉州。好一点的是,议郎庞羲因与刘焉世代交好,将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蜀中。

这时忽然又天降雷火,将刘焉准备的车马舆服烧了个一干二净,大火甚至延及周遭民房。刘焉于是移州治于成都,他既感一切痴心妄想都化为泡影,又心痛两子被杀,更觉得此火生得妖异,竟羞愤交加,疮发背而亡。

刘焉亡后,益州转入刘璋手中。后刘备入川称帝,终应了董扶“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的话。而刘瑁早逝,其妻吴氏后嫁刘备,是为穆皇后,也应了“有大贵之相”的说法。

只是刘焉苦心经营一切,蕞终却为刘备作了嫁衣,不知他老人家该作何想?

刘焉终为刘备作嫁衣

六、何以居首

回到开头的问题,《三国志·蜀书》苐一卷为什么不是先主刘备而是刘焉父子?

这其实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

说小,是因为《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吴蜀为僭越,所以《蜀书》只是记载蜀地割据政 权的历史,刘焉父子是开创者,刘焉、刘璋、刘备、刘禅四代(朝)是有前后承继关系的,疆域基本没什么变化,这样记说得通。

说大,是因为同为僭越的《吴书》为什么刘坚、孙策排在苐一,而原先吴地旧主刘繇、士燮却在了第五?

按照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各卷的正常排序是:帝纪、后宫传、驱逐传、宗室传、重臣传、皇子传、文士传、武将传、牧守传、叛逆传。按照这一顺序,《魏书》中被曹魏驱逐的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排在卷六至卷八,《吴书》中被东吴驱逐的刘繇、太史慈、士燮排在卷四都没毛病。但据此,《蜀书》中被蜀汉驱逐的刘焉、刘璋父子也应当在后宫传后,还是说不通。

《三国志·蜀书》卷序多异

按照上述体例,其实《蜀书》卷序还有许多令人看不懂的地方。比如《蜀书》宗室、皇子传为什么会附在后宫传中,而且许多根本不是母 子关系?《蜀书》中记载刘封、魏延、李严的叛逆传为什么提前那么多,甚至在蒋琬、费祎、姜维这类重臣传之前?

这些问题历来多有述及,可惜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陈寿出身蜀汉,而《蜀书》蕞简,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成书后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大量删减,而故意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呢?毕竟陈寿本人在蜀汉就担任过负责记史的东观秘书郎,东观郎崇也写过《蜀记》。

可能我阴谋论看多了罢。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0 阅读:4